作者 主题: 感谢昆仑山雪君  (阅读 12168 次)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616
感谢昆仑山雪君
« 于: 2013-04-29 11:47:24 »
4月15日,我在网站事务中心板块发出《诚请帮助》的帖子。希望大家对我即将出版的两部书稿纠错。有很多易友或公开,或私下,表示愿意伸出援手。4月18日我将解读《老子》的书稿全文发了之后,的确得到各位易友的关注和纠错。这里要特别感谢的是“昆仑山雪”君,他为了帮助我,在白天紧张上班之余,利用业余时间,十分认真地对照各种版本,按我希望的时间,极为仔细地审读了全书。而且的确纠错不少,令我十分感动。故决定将他今日上午发回的书稿,贴到这里。供大家继续检校、批评。
书稿中凡是红色的字,都是昆仑山雪君给我指出应考证、应补充、应修订、应再斟酌、修改的。我会认真采纳,仔细比对,慎重取舍,所以我要深表谢意。
更令我钦佩的是,昆仑山雪君在发回书稿时,还明白表达他并未因为我的“褒老子”,就已改变为完全接受老子思想的人。
« 最后编辑时间: 2013-04-29 23:26:49 作者 水木罗汉 »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616
Re: 感谢昆仑山雪君
« 回复 #1 于: 2013-04-29 11:48:30 »

——一个“旁观者”的自白
《老子》又名《道德经》。我认为此书用《老子》命名比用《道德经》命名更恰当。理由详后。
之所以将此书取名为《<老子>正读》,是因为在这之前,我从没有认真细致地读过《老子》。也许是因为《老子》一书每一章都相对完整,独立成篇;也许是我读书不专,即使是给学生讲《大学语文》,也只是就教材所选的章节进行注疏式的讲授,所以,若将自己定位为读书不专,讲课敷衍,甚至滥竽充数的不合格教师,都不为过。
我本来就想如此浅尝辄止地糊弄老子、蒙混人生,对世间喋喋不休的敏感话题,做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旁观者”。但真要做一个冷眼
看螃蟹的“旁观者”,又谈何容易。最近几年恢复传统文化学习和研究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扯我眼球,轰我耳鼓,就连我这个万念俱灰的旁观者,也被冲成有如在油锅里滚动的油条,硬生生地把我卷进了各种学术竞相登场亮相的闹戏中,特别是到处充满的关于老子的种种说道和议论,促我下决心沐浴焚香、正襟危坐,要认真一读《老子》五千言。
本书就是我在2011年于海南细读老子五千言第一次细读的读书心得,将其定名为《<老子》正读》,只是想说这里面的文字,是我真正细读后的读书心得而已。
我的读书心得有如下内容:
第一部分,是我对老子一书的直接品读,在这一部分,笔者试图尽量不带任何成见地去理解老子所写文字的初始本意。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老子思想是没有故弄玄虚的大实话。笔者由此认定,老子的语言表达也应当是质朴直白而不故弄玄虚。因此,笔者在阅读时,尽量先从文字初始意去理解,唯恐因自己对文字本身理解的错误,影响了对老子思想的正确解读。更有鉴于市面上流行的《老子》译读版本,有许多对老子章节的解读和看法,笔者实在不敢苟同,所以,这次阅读,特将对《老子》一书的直译式解读,记录下来,让读者能将其和一些版本的翻译对照。以供比较。所以,将直译式解读呈献大家,让各位检视我这次读《老子》,是否真的正襟危坐细读了,还希望大家对我直译中的不当,指正批评。
第二部分,是“老子注我,我注老子”,也就是我的读后感。在这里,我明确提出,《老子》八十一章,只是老子关于道,关于德,关于圣人等等自我思考的随笔。就每一章看,有完整的思路和完整的文章结构。就整个八十一章来看,章与章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不严谨细密。就以现在的通行本看,道篇中有关于德的章节论述,德篇中有关于道的章节论述,道与德,实在难作逻辑梳理。从考古发掘出的文物资料看,最早的版本,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据此可以得出,将《老子》定名为《道德经》,至少是西汉初年的事,并非老子本意之表达。再考虑到当时的书简,是可以任人有意或无意改串的竹片或木片。所以,目前我们所见到的《老子》八十一章的顺序,是否就是老子当初的写作顺序,实在大可置疑。
在我个人的读后感中,就人们普遍持有的下述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道”的确切解。
二.“德”的确切解。
三.“无为”的确切解。
三.“圣人”的确切解。
四,“智”与“愚”的确切解。
五.老子对儒家倡导仁、义、礼、智、信看法的确切解。
六,“小国寡民“的确切解,
……
总之,我认为,老子是比孔子更为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政治理论家。老子的社会主张,对今天呼吁进行政治改革的国人,仍具有十分有益的借鉴意义。
我发现,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证明了这样一个现象,号称有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学术思想,主流文化,虽然煌煌哉,但都只不过是当政者唯我所需、唯我所取,唯我所用的手段和工具。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在中国号称主流的学术文化,很多就是为政治服务的宦官与婢妾。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学术,往往是在野而不在朝。就以《老子》而言,当政者也只是在自己政权初定,实力欠缺,羽毛未丰时,作为权宜之计才一用。汉初文景时期的无为而治,使因秦汉之争而民生凋敝的社会经济刚刚得到复苏,汉武帝就迫不及待地改弦更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汉武帝及后来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是出于强化和巩固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才将孔子定为“素王”。才将儒学定为“国教”。如此,我们又会进而思考:若儒学真能救中国于水火,那经过几千年的政令推行,中国人的素质为什么还没有成为世界上最讲仁、义、礼、智、信的民族。为什么几千年的中国史就是以农民起义为工具的改朝换代史。
第三部分,“老子思想在西方”,是笔者对老子思想作为人类共同财富的延伸思考。《史记》说“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字而去,莫之其所终”。老子西出玉门,是骑着青牛继续往西消失在大漠荒烟中。以致我们无法确切知晓老子究竟逝于何年,葬于何地。其寿几何,但司马迁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大致的思考:“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德而养寿也。老子隐君子也”。据此,笔者有一大胆猜想:老子含愤离开战乱纷争的故土之后,去了欧洲。 要不今天的欧洲,怎么出那么多的“小国寡民”。他们的确不进行军备竞赛,不与大国争利,但也没有“虽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而是互免签证地自由来去,更到世界各地旅游人生。了解他们,熟悉他们的社会组织形式之后,我忽然明白,今日西方的很多国家,其社会组织形式,正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具体实践着老子所提倡的社会理想,主导社会的意识流,恰是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现代版。
在这一部分我转介了欧盟区国家的一些实况。还附录了两篇中国共产党高层干部研究欧洲民主社会主义的文章。
众所周知,我们是最善于出口转内销的民族,就让老子思想在欧洲众多国家的实践经验,再转回神州吧!
               2012年10月21日星期日,
第一部分:《老子》解读
 第一章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罗汉解读:
先说这个道字,是“首”和“走”的组合。“首”是人的头面,“道”字的初义就是人在走的意思。一个人走动,最简单的动机也是由此及彼,从甲地到乙地。人从此到彼的走动,总会循着一定的方向,总要达到一定的目的。或探寻,或发现、或寻觅、无论是探寻、发现、寻觅,都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同时,为探寻、发现、寻觅走动得多了,就会留下足迹,最终形成一条看得见的路。这就是会意的“道”字从动词(走动)到名词(道路)的转变。老子从现实生活中人们探寻、发现、寻觅的活动中悟出了更高的思维概括。所以他说:
道可道,非常道——我在这里说的道,已经不是大家肉眼所看到的具体的道路,而是世间万物发生发展到成熟的过程以及我们探寻、发现、寻觅(事物)成因的的途径和方法了。名可名,非常名——我在这里说的名,是可以讨论的名,不是通常我们说的名了。举例来说,前面的路、以及白马、黑猫等等,通常都是有确指的具体事物。但是我们现在讨论的“名”,已经和具体的事物分离开来成为讨论的抽象的名了。比如前面的道路,是具体的,但我们讨论达到实现某一目标的途径时的“道”,指的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思维了。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最初是没有名的,比如我们叫的猫,狗,这名并不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是我们人为了区分他们而强加到他们身上的。所以宇宙万物最初是没有名的,自从他们有了名之后,说明人类认识万物的活动也就开始了。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因此,我们常常是在莫名事物为何的时候观察他们生发、生长过程中的种种奇妙,此时的我们对事物的观察,是不带任何欲望、任何功利之心的;当我们一旦有了欲望、功利之心后,就会对客观事物做进一步的界定和区分。
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无论我们常常用异中求同观察事物奇妙,还是常常具体地进行分类区分,寻找他们的差别,都是在对事物进行归纳梳理。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对事物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归纳再归纳,梳理再梳理,就可以找到发现众多事物奇妙之处的道路和门径。现在,把我的解读连起来,大家看看是否符合老子一以贯之的思想。我(老子)在这里说的道,已经不是大家肉眼所看到的具体的道路,而是探寻、发现、寻觅(事物成因)的途径和方法了。我在这里说的名,是可以讨论的名,不是通常我们说的名了。举例来说,前面的路、以及白马、黑猫等等,通常都是有确指的具体事物。但是我们现在讨论的“名”,已经和具体的事物分离开来成为讨论的抽象的名了。比如前面的道路,是具体的,但我们讨论达到实现某一目标的途径“道”时,指的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思维方法了。天下万物最初是没有名的,比如我们叫的猫,狗,这名并不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是我们人为了区分他们而强加到他们身上的。所以宇宙万物最初是没有名的,自从他们有了名,说明人类认识万物的活动也就开始了。因此,我们常常是在莫名事物为何的时候观察他们奇妙之处,又常常因此给以具体的界定和区分。无论我们常常用异中求同观察事物的奇妙,还是常常具体地进行分类区分他们的差别,都是在对事物进行归纳梳理。对事物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归纳再归纳,梳理再梳理,就可以发现众多事物之所以奇妙的渠道和门径。
老子如此简单清晰的思想,被一些哲学家越解释越糊涂。对比他们附加上去的种种属于他们的专有名词,反而让读者更加成了摸不着头脑的丈二金刚。这里还要指出的是专家学者对“玄”字初始意义的解释,十分错误。为此我写过一篇《玄学不玄》的文字,专门讨论讨论老祖宗造这个“玄”字的初义就是编辫子,然后引申出将纷繁复杂一如乱麻的事物,进行梳理、归纳,从而发现其规律的意思。由于这分类归纳始终没有终点,这玄字才又有了没有结果的意思(详见《玄学不玄》)。                     2011年12月22日星期四凌晨4点
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部分版本没有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功成而弗()居。弗唯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罗汉解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当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时,肯定已经知道什么是丑了。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善言善行时,肯定是因为不善的言行已经存在了。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所以,有和无是一对孪生姐妹,难和易相对而成,长和短互为参照而显现,自然之音与我们的发声,因应和而得以区分。没有前,也就没有后,……。所有这些,都因互相对立、互相比较、互相应和而永恒存在。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所以,真正的圣人会顺应这种种自然存在而处事,绝不会做与自然相背的事。(这里要简单说一下古人造“圣”字的初义:繁体字的“聖”,是“耳”、“口”、“王”三字的组合。就是说,一个王者,应当是一个善于听取来自各方不同声音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善于说教的人。行不言之教——真正的圣人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表率,而不仅仅是用言辞去进行教化的人。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真正的圣人)是带头做事而不自诩为第一的人,努力生产而不占有的人,积极作为而不自吹的人,事情成功之后不居功自傲的人。夫唯不居,是以不去——正因为不自诩,不居功,不自恃,反而永远被百姓追随、被永远记忆。老子第一章讲人类观察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活动,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考过程。第二章接着讲自然和社会万事万象都因为比较才让我们认识到差异和对立的存在。而这种事物的差异和对立是不能保留一端、或者用一个标准,让其整齐划一的。因为没有了长,也就没有了短,没有了前,也就没有了后,没有了高,也就没有了下,没有了恶,也就没有了善。既然如此,一个有智慧,善于听取来自各方不同声音的群体领袖(王者),就应该是尊重这种自然法则的存在,不倒行逆施,而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召和教化百姓,比如象尧、舜、禹那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百姓种地,生产,疏通河道。不以自己是第一人(元首)自诩,不把生产出来的东西据为己有,不居功自傲,(包括不占着位子终身为王,主动让位给更年轻、更有能力、更有精力的人),如此,反而会让百姓永远跟随,永远记住。对比我的上述解读,再看看那些所谓学者抛开前后文意,孤立地讨论“圣人处无为之事“的喋喋不休。读者更愿意听哪一种呢?在这里要说的不改变客观现状,并不等于就是要纵恶护短,而是通过扬善显长来让行恶护短者相形见拙,知耻自改。顺便说一说,在远古做一个“王者”,的确是很辛苦的。舜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也都耳熟能详。。。因为辛劳,所以,才有了令人十分滑稽的许由、务光,听说尧要选他们做接班人,竟然都相继逃跑,远离躲藏的故事。               2011年12月22日于富力湾
第三章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罗汉解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把有才能的人捧到高位并让其享受特殊待遇,这样,人就不会因羡慕而起争竞高位之心。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把稀有的东西高标其价,人就不会因此而起盗心。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展现、张扬人贪得无厌的欲望,社会人心就不会动乱(“不见可欲”的“见”字,在古汉语里作“现”字讲)。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因此,圣人治理社区、国家的方法,就是让人有谦虚的心,让他们衣食无虑,让他们的志向不外求而内省。并且强身健体。
我在这里和一般学者的论调又大相庭径了。庭径在一个“虚”字和一个“志”字的解说上。一般学者将“虚其心”讲成让老百姓无欲无求,好一点的讲成“净化人民的心”,应当说老子的确有这层意思。但更多的是让百姓的心保持谦虚宁静状态的意思。弱其志,有很多学者都讲成抑制、消磨、消弭人的斗志,如此一来,老子的思想被打上消极保守的标签,也就成了必然。如此误解,源于对“志”字的理解,按照以斗争哲学为自己指南的革命党人来说,这志就是积极向上,为理想为目标努力奋斗的意思。我要说,这样的理解,只对了一半。我们仔细看这个“志”字的写法:上面是“士”,下面是“心”,很多人将此字的含义讲成,凡是“士”(男子),都应该是有心(思想、理想、抱负)的人。但他们没有仔细看这“士”,原来是一倒竖的“干”——古代的一种兵器。现在这兵器不是向外,而是倒指其心。这就说明古人在造这个字时,是要告诉后人,只有那种敢于把兵器对准自己,而不对向外人,也就是敢于挑战自我,严厉要求自己的人,才是有志的男人。现在我们来看老子说的“弱其志”,分明用的是“弱”字,显然不是要消弭人的志,只是要弱化人的志——那种对自己设定过高人生目标,提出超出生命极限要求的“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无论是教练还是刘翔本人,都在不停地树立我是第一,我要永远保持第一的“志”,[改为。句号更合适]。姚明就是为了在上届奥运会要把中国男篮带进八强,脚伤未彻底痊愈就上球场,硬拼了个死去活来,勉强进了八强,为国争了光,但是他却最终不得不过早地结束自己的球场生涯。应当说姚明的这种“志”,在个人英雄主义、锦标主义同样看得很重的美国NBA,却是绝对不提倡的。他们宁肯姚明照拿工资也不要他上场。我们不难看出,那种锦标主义第一的运动员,能长寿的,确属少见。伤残或短寿的,倒是层出不穷。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常使百姓处于无非分思想和过度欲求的状态,这样就可以让聪明过度的人不敢有所作为了。
这里着重要说明“知”和“智”两个字。“知”是由“矢”和“口”组成。在古代这个“知”就是等同于“智”的。这个字的初义是:一口咬定像箭矢那样笔直明确目标不放的人。以后“知”逐渐专用于“知道”的意思,那么这个“知”的含义就成了知道目标的意思,从而在“知”字下面再加一个“日”,就成了“智慧”的“智”(如阳光照耀下的清晰)。“知”和“智”于是有了如下的区别:知,仅仅是知道;智,则不仅仅知道,还是看得很清楚的知道。因此,前者仅是知识的知道,后者则是聪明、充满智慧的知道。
请注意,我在这里将“知”和“智”,讲成“非分”和“过度”,是根据上下文整体意思而传递的老子的思想。或者,这也是我个人的揣度。
为无为,则无不治——其实这个“为”字,若还原成繁体字,也会一下看得出,是画的一种似马非马,一如今日西藏牦牛的四蹄动物。这种动物常常逆风而行。只有明白了这点,才会真正体会老子说的“无为”,原来有不逆风而行,也就是不要逆自然趋势,逆社会潮流而动的意思。因此,这里的“为无为”就是只要我们做不逆潮流而动的事,则无论自然生态还是社会管理,就没有说做不好的事啦。
                             2011年12月22日星期四于富力湾
第四章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罗汉解读:
第三章老子明确提出了对待自然、参与社会,该怎样做:“为”,知道了该怎样做,实际上不该怎样做的认识也就出来了:“无为”。到第四章,则进一步提出“道”的更高一层含义来。在第一章我解释了老子是如何把具体的“道”(路)提升到抽象的“道”(途径、方法),这里老子进一步指出,这抽象的“道”还可以进行更简单的概括:规律。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对待自然和参与社会的途径和方法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是无论怎样用也是用不完的(比如我们讨论从自己的居住地到北京,有多少种途径一样),这种途径、方法汇聚起来,一如不能见底的深渊,但是一旦汇聚起来,也就十分简单,一如万千散漫自流的水汇入深渊,也就成了一潭深水而已。(这里的“渊”字,当动词讲,有收集、汇聚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无论我们从居住地到北京可以有N种方案,但归结起来就只有一个:如何方便快捷地到达北京。我作如此讲,是认定这里的“宗”,有汇聚,归拢的意思,所以整个句子有“万法归宗”之意)。在阅读时,我们还要注意老子用“或”和“似”所表达的不确定性。被大家公认的思想家,是何等的谦虚,当代好多自诩比老子还老子的人,读到此会有德鲁克的“惊觉”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对万千纷繁复杂的途径、方法),挫其锐(去其险,比如有人提出坐火箭到北京最快)、解其纷(去除繁琐纷乱,比如有人说可以先到曼谷再转东京,然后经纽约等等路径到北京,如此或许更省钱),和其光(选择快捷而又安全的路线),同其尘(也就是采纳了认同了既不冒险,也不迂腐的脚踏实地的方案。这里的“尘”不是尘埃,而是既有“脚踏实地”,也有不张扬、不显摆的意思)。湛兮似或存——如此清晰、简单、明白的途径或规则(也就是老子所主张的“大道至简”),也许是应该有的吧?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我不知如此清晰、简单、明白(认识自然、参与社会)的途径或规则,产生于何时(或者说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好像是在归根结蒂之前就有的了。有好多版本和好多学者又把“帝”字解释错了。我手上这本自诩权威的版本就把“象帝之先”解释成“似乎在天帝出现之前就存在了”——这样的解释又把一个思想者庸俗成了一个“愚民”。其实作为思想者的老子不愚,而是自诩为大师级的人物“自愚”!这个“帝”字,画出来,就是一朵开繁了的花,花瓣四散开始向下,也就是说此花已经完成了她的娇艳与妩媚,接受了花粉的传播,已从怀春的少女,转变为受孕的少妇。她的生命将慢慢地转化成她的下一代——结出硕大的果。所以“帝者,蒂也”。老子这句话的正确解当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结果的规则,早孕育在开花结果前,或者说归根结蒂时。这是十分简单的道理,就好比我所举的到北京的例子。当大家看到我到了北京时,我是从何地,用什么方法、途径到的北京,早已包含其中一样。老子的本意就是说一切事物从生长到成熟再到外形衰败,但实际是新一轮生命转换的开始,而这一切,都是由其自身内在的规则、程序,事先就决定好了的。这,就是道。                               2011年12月23日星期五于富力湾
« 最后编辑时间: 2013-04-29 16:51:25 作者 水木罗汉 »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616
Re: 感谢昆仑山雪君
« 回复 #2 于: 2013-04-29 11:49:59 »
第五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鈅(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不(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罗汉解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孔子曾说:“仁者,爱人也”。老子这句话的意思则是:天自为天,地自为地,是没有爱与不爱的想法的,所以,世间万物对于天地来说就好比是用草扎成的没有生命的狗一样。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前面已经说明,圣人是一个善于用耳朵全方位听取不同声音的人,所以,圣人也不会偏爱什么人,把百姓也当成是草扎的狗一样。      老子的这一观点,很受争议。其实老子的确要比孔子高明得多,否则孔子当年就不会不辞旅途劳顿地去登门向老子请教。老子在这里是讲真正的圣人对待自己的子民是一视同仁。对所有的生命都一样看待,不分亲疏,不分远近,不分高下,不分贵贱。当一个人对所有人都给予不分亲疏、不分远近、不分厚薄、不分多少,完全平等一样的爱的时候,就等于“不爱”——因为人们也就再难区分比较什么是圣人之爱,什么是圣人不爱了。
天地之间,其犹橐鈅乎——天与地广袤无际的空间,或许是一个大风箱吧?
虚而不屈,动而不出——(这大风箱)静止的时候,虚宁空寂得什么都没有,鼓动起来的时候,又会雷霆万钧,运转不息。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面对如此自发自动有自己生存、作息规则的自然与社会,当政者还是少发指示、政令,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为好。数,这里通“术”,是方法、手段的意思。
老子在这里说的“多言数穷”除了字面意义外,还包含“当政者管得越多,干预得越多,就越容易把自己推向”黔驴技穷“境地的含义。与其如此,还不如听任自然和社会按自己固有的规律去生存、作息。

我们平常说的“哲学”也被一些大师级的人物神秘化了。会告诉你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如此,你又得再问什么是形而上学……如此一堂课的时间也就在这个名词解释上被耗完了,而你还不一定就被他讲懂了,于是当你看到大师走出教室的那一霎那的背影说:“啊,好深奥的学问!”
其实,“哲学”,这个外来词的英文拼写是philosophy,。而这个词又是来自希腊语。“philo”是爱的意思,“sophy”则是智慧的意思。因此,哲学的本意,其实就是“爱智慧”的意思。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被人问及是什么人时,他回答说自己是一个philosophos——爱智慧的人。那在我们的汉语里“哲”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这个人说的话,就好比工匠能让枝蔓散乱的木经过斧斤斮削成材成器那样。
几千年前的老子,就是这样一个爱智慧、说的话能让人成材成器的哲人。他最大的本事就是能从存于万千事物表象的“物理”、“事理”中归纳总结出一种促人成材的哲理。
                             2011年12月23日星期五
第六章
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罗汉解读:
这里先要提醒大家注意一个历史事实,就是孔子曾经不辞旅途遥远劳顿,去拜访老子,向他请教《易》。《易》有一个原理就是“观天察地,类万物之情”。观察天地,应好理解,不须累述。类万物之情的“情”字,则有必要多说两句。这个“情”字是由“心”、“青”组成。这个“青”,有纯而无杂的意思,也就与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玩麻将和了一把“清一色”的意思。“心”则是人体内部中央最核心的脏器。如此这个“情”所表达的就是最核心最纯粹没有丝毫杂质的东东,也就有了最本质规律的意思。
我们如果和老子一样,跟着老子对天地考察,就自然会产生疑问,这一如大风箱的宇宙,这自生自灭、自带原动力的天地,究竟从何而来。要回答这个问题,除非我们有这样的本领,离开地球看地球,穿到天外看天,到宇宙之外看宇宙。而这,无论是远古的老子,还是当代的我们,都作不到。但老子想到了一个办法:“见微而知著”: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幽深莫测四季浓荫的溪谷,就好比是雌性动物的生殖宫。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这雌性动物的生殖宫(门),就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雌性动物的生殖门,幽深杳渺,若丝若绵,若冥若存,其繁衍生命的能力永无耗竭。
我的上述解读,不会遭到大家的抗议、反对。因为我们是经历了女性生殖崇拜的民族。无论是历史文献,还是民间传说,都说我们是女娲氏之后,商人更说自己就是祖先吞了玄鸟蛋后繁衍的。所以,老子在这里说的“玄牝”就具有多层意思:具体的玄鸟的生殖门,幽深玄妙的生殖器,大千事物发生的原始地。所以,他最后归结为“天地根”。老子的这一说法,得到了儒家的认同。儒学经典中有“丘陵为牡(阳性生殖器),溪谷为牝(阴性生殖器)”。就连曾经影响中国心理学发展的弗洛伊德也说:“子宫是人类第一个住房,人类十有八九还留恋它,因为那里安全舒畅”。
但是,冯友兰关于“《老子》在这里所说的牝,就是女性的生殖器,它所根据的原始宗教,大概以女性生殖器为崇拜的对象。因为它不是一般的女性生殖器,所以称为玄牝”的说法,却值得推敲:
人类对于女性生殖器的留恋与崇拜,不应当仅仅归结为原始宗教的作用。应当象弗洛伊德说的那样,是人生理和心理的一种自然皈依。
把“玄牝”仅仅解释为“不是一般的女性生殖器”未免十分肤浅和粗糙。“玄”字在这里固然有大的意思。但还有玄远、幽深的意思,也有玄元第一的意思,还有确指玄鸟之牝的意思。
最后,前面提请大家注意孔子向老子问《易》的事,就是想提醒大家注意老子在当时就是值得孔子去问《易》的大家。而《易》所说的“神”,是一种毫无先兆、毫无预感,就如天空突然发生的闪电那样,所以是“不测谓之神”,毫无半点神道迷信的色彩。因此,这里的“谷神”,是指女性受孕,孕育生命,是无法预测、预知的。就比如我在《人学启蒙》中倡导优生一样,人类真能象在实验室里那样掌控自身的繁育机制吗?
                                 2011年12月23日星期五于富力湾
  第七章
原文: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罗汉解读: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我们看到的天长地久,其实天之所以能长,地之所以能久,就在于他们从未考虑过要长要久,反而他们长而且久地存在。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古之圣人,正是效法了天地只是为众生奉献而不为己而生从而得长生的精神,在立身处世中,总是以群众的利益为先,自身的利益放在后,总是舍身为人,从而自己也获得了最好的生存环境、得到了众人的保护。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不是圣人不自私,而是圣人知道该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私”得到最好的成就。
这是老子教人通过什么样的途径(“道”)实现自我人生目标的方法。首先他以天地为例,天,从来没想过要为自己谋求一丝私利,无论是日、月、星辰、风雨雷电,都没有因为自己对人类有功有能,而向人类索取丝毫的报酬。大地更是让野兽侵害,植物吸取,任人践踏,从无怨言,从无反抗,这无私的大地却比任何动植物都久。圣人正是效法了天地不自私的精神,无论作什么事,都是把群众的利益放到第一位,人的生命放到第一位,结果反而是自己也得到了最大的利益,生命得到了长寿。老子了不起的地方,有亮点:第一点是他承认人都是自私的动物,圣人也概莫能外。第二点是他提出了实现自我利益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是先帮助别人实现其愿望和利益,从而自己的愿望和利益,也就能得到圆满地实现。一句话,一个人只有做到最大的无私,才能得到最大的私。想想老子的这种观点,再想想马克思是在好多年之后和恩格斯一起提出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共产主义理想。然后我们再想想十年文革的“破四旧”,彻底毁灭传统文化,岂不是奇耶?怪耶?
                            2011年12月23日星期五于富力湾

   第八章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罗汉解读:
上一章老子讲了一个人要先人后己,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利益、自我追求、自我价值的最大化。但,这是一个大的原则,到这章,就讲具体该怎么做。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好学习水的性格。水就有着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利的特点。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把自己放到众人都不愿去的位置、地方(比如人人都想往高处走,水却喜欢往地处流),这样做就接近了我(老子)所说的道(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最大化的途径和方法)。要知道老子虽然处于春秋时期,但是离尧、蕣、禹的禅让时代,和周公礼教的时代,却比我们近,虽然到春秋时期礼教已经开始隳頽,但是民间的温良恭俭让风气,依然有所传承。当时还没有实行科举考试制度,政府选拔官员,往往都是通过乡里口碑进行简拔。所以,在当时,一个人若真能做到: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居住在别人最容易需要自己帮忙时能最快找到自己的地方;自己的心地能像深渊那样清澄明澈而且包容,与人交往最慈爱,说话承诺最讲信守,参与社会活动能有最好的治理方法,做事最能干,行动最及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与人争雄争利,所以就不会有过错。
既然在大家眼中是一个无过错的人,自然就是贤人。选拔社会管理者时,大家自然就会选你。
现在好些人读《老子》,总是用自己时代的特点去看老子开出的“圣人”处方,从而认为是当今社会绝对不可行的迂腐之谈。但若我们清楚老子当时所处时代的社会特点,你就会发现,老子还真是给人开出了一个如何成为“贤人”,从而得到群众选举为社会管理者的良方。
若我们再深入地思考,就会发现,老子的这一教人如何成为贤人,或者说大家如何选拔贤人的标准,在香港,在台湾、在世界很多实行选举制而不是中央政府任免制的地方,还真正地被人和社会实践着。当然,也有一点不同,就是“竞选“,看起来和老子的主张还有出入,但仔细一想,竞选的时候,是向大家承诺将为大家做些什么,就好比写保证书,立军令状,上台过后选民就拿竞选时的承诺审查着、监督着,到任期,大家认为做得好,就再连任,做得不好就下来。而且就是在任期中若有大错,还会被中途赶下台。即使两届都干得很好,但是你的精力已经衰了,也不能再连任。
所以,大家看到香港的公务支出费用比我们的少得可怜,看到美国驻华大使到中国赴任就象我们的普通公务员报到,副总统的午餐,就在街边小店吃了几十块钱,都不要大惊小怪,认为别人是在做秀。因为,如果他们在国内国外如果不是这样,就会被选民指责,就会被赶下台。
现在真正要问的是,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理想的社会模式,当今政治家什么时候才还给人民。
                              2011年12月24日星期六于富力湾
第九章
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罗汉解读:
上一章讲了一个人要怎样做才会被大家公认并简选为贤能的途径和方法。这一章老子就接着讲真正被推举出来为大家做事之后,又该怎样做人。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这两句是很形象的描述:当你的手已经捧持了满满的东西,若还要拿,就必然会拿一个掉两个啦,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如好好地保持住已经拿到手的,不要再贪拿了。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这也是一句很形象的描述:当你往口袋里揣东西(现在四川方言,尚有“往兜里、怀里揣东西”的说法),若已经把口袋揣得又鼓又突(锐)的了,你还想揣,就肯定不能长保口袋不被撑破了。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即使你让自己家堆满金玉,你也不能一辈子守住。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若再因为富了贵了而骄奢淫逸,就是给自己造孽,留下后患。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应当是在把大家委托、希望的事做成功之后,自己就退下来,这才符合自然的规律。就好比我在前面对“帝”字的解释,花开花谢,是一轮生命现象的自然轮回。
我在这一章,与其他名家解说不同的地方有“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比如我手里现持的这个版本,对这一句的解释就是:“锤炼金属使其锋芒毕露,锐利的势头难以保持长久”。如此翻译,十分牵强,因为这个“揣”字,无论怎么看,都与金属无关。于是就为了“锐”字与金有关,于是牵强为磨砺锐器了。当然也有人会引用许慎的《说文》的相关解释来为自己的依据。但是却忘了,许慎只是就“揣”字做了捶打,(实际是用手使其端的意思),而没说就是在解释老子的这一说法。从而得出如此牵强的解释,从而淹没了老子全章举例比喻具有递进特点的良苦用心。请看我的解释:老子在这一章主要是讲人不能贪得无厌。第一个比喻是用双手拿东西,已经拿满了还拿;反而就会掉,即使是用袋子揣(这个动作多形象),如果把口袋都揣得鼓突突的了,就容易爆;如果是用房子装,即使装得金玉满堂了,也不能永保;若再骄奢淫逸,就更会酿下后患。所以,人如果是“功遂身退”,顺自然之道,就会永葆令名。
                              2011年12月24日星期六于富力湾
第十章
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罗汉解读:
上一章老子讲人在位时不能贪,应当“功遂身退”,才是顺“天之道”,在这一章就讲人应如何顺天之道。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如果一个人的血液循环和他的心魄保持和谐一致,他的精神形象能不光明吗?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如果一个人的气息始终宁静不乱,他的心智能不象婴儿那样无邪吗?
以上两句,都是讲一个人若要保持不急功近利,首先得让自己的血液循环保持平静祥和的状态,象婴儿那样单纯无杂念。那么婴儿的常态是什么呢?饿了就吃,饱就不再要,困了就睡,有尿就拉,有痛就哭,不痛就手舞足蹈。一切表现都是生命的自然。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我们)洗涤一把黑色的镜子,能洗涤得没有一点瑕疵吗?(我们)爱民治国,能做到不倒行逆施吗?
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既然我们做不到毫无瑕疵地洞察一切、毫无过失地爱民治国,我们就更应该大开天眼审视事物,能不像坤卦说的那样顺从守静包容吗?(我们)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后,还不会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吗?
很明显我在这里有几点解读与众不同:
我把“离”讲成了“光明”。依据是“离为火、为明”,不是好些学者讲的“分离”,分离一说,是“离”字后期的引申意。
我把“无为”讲成了拂天之意的倒行逆施。因为我认定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是说“只要我们不倒行逆施,就什么都可以做”的意思。依据是“为”乃是常常逆风而行的四蹄动物。
我把“雌”讲成“坤”。坤卦土有顺从、包容、守静、任劳任怨等等美德。我手持的这个版本的解释则是:“为雌,即守雌。直译是象母性生殖器那样保持安静柔弱”。
可以看出,我手里这个版本的作者,对易和老子懂易这一点,没有清醒的认知。
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生万物储蓄万物,生产它们却不占有,努力工作却不自恃有功,带领他们前进却不主宰他们的命运,这才是最好最大的成就和收获。
我把“德”字讲成“成就、收获”,是主张老子的“德”就是得。不是一般学者说的“德行”。
从上面几章大家已经看出老子所写的《道德经》其实就是教大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道)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或者是你所想要达到的人生目标(德)。道就是途径、手段、方法,德就是得其所应得——就是这么简单。
这里不妨解剖一下这个“德”字,是由双人旁和十目一心所组成。双人旁代表的是人与人之间,十目,自然又加了五个人,一心,既是五个人都看着一个心的显像,也是五个人都一致同意的表达。这就是说你要从他那里得到什么,他要从你这里得到什么,都必须是至少有五个人审视并且一致同意的。也就是常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部分内容。所以,《辞源》对“德”字的第一解释就是“德者,得也”,说明把“德”理解为具有社会评价意义的“道德”的“德”是后起的意义。我们还是按最原始的意思去理解老子的思想吧。
                         2011年12月24日星期六于富力湾

第十一章原文:三十辐,拱()一榖,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以之为利;无,以之为用。罗汉解读:上一章,老子讲了一个在位者不能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就毫无瑕疵,毫无过失,要最大的给予,最小的获取。在这一章,他更进一步阐发给与取,实与空,有与无,实际上也就是取与舍的辩证关系。三十辐,拱一榖,当其无,有车之用——三十根辐条会聚在车轱辘上支撑一个车轮。只有当车毂空(无:没有即是空)的时候,车轱辘才能起到旋转、让整辆车前进的作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用陶泥制作陶器,只有把它做成中空的时候,才有作为盛器的作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我们筑土墙、开门窗、搭建房子,只有中间是空的时候,才能起到居室的作用。故有,以之为利;无,以之为用——所以,世间万物,都需要我们善加利用,才会产生其本身所不具有的功效。由此,我们更要认识到,世间上还存在这样的事物,将其做空(无)会比做实更有效用。在这里我请大家注意体悟,歌曲中的休止符,半拍的无声,其效果,常常胜过一拍的有声。但是这半拍的空寂无声所产生的奇妙效果,却是由很多实在的声音构建出一个空档产生的——老子在这里所要传达的有与无的辩证,就是这个意思。比如,在股市和期货市场上,庄家开始总是拼命地买进做多(实),但他利用不断买进拉高价位的目的,最终是要全部卖掉做空而赚大钱。巴菲特说,当你看到卖小菜的都在热议股市的时候,你赶快出来,当你看到交易所门可罗雀的时候,你就大胆地进去。这其实也是利用虚与实、有与无的辩证。当大家都去买两三套房的时候,没房的我,就很容易得到房住;当家家户户都有两三辆车的时候,没车的我,也就容易有车坐,这也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有与无的效用。由此,我们再回头体悟老子讲的“为”与“无为”,是不是一如那些大学者大专家说的,为就是做,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的那么简单?!                              2011年12月25日星期日
                     
« 最后编辑时间: 2013-04-29 16:49:08 作者 水木罗汉 »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616
Re: 感谢昆仑山雪君
« 回复 #3 于: 2013-04-29 11:51:38 »
第十二章原文:五色令人目眩,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罗汉解读:
上一章老子讲在特定条件下,空无比实有的效用更大。举了房子为例,对老子的这一比喻,有时候外国人比我们中国人感悟更深。1946年,梁思成作为联合国总部建筑选址委员会的中国代表出访美国,专程去拜访了世界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师美国人赖特。赖特问他:“你到美国来的目的是什么?”梁思成说:“是来学习建筑理论的”。赖特对梁思成挥着手说:“回去!最好的建筑理论在中国”。接着他就背诵了《老子》“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段话。对梁思成说这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建筑理论“。这位美国人后来,还把老子的这段话作为校训,写在了他创办的校园墙上。我举这个例,是想说,外国人学习《老子》比中国人更能悟,要知道梁思成的确是我国了不起的建筑大师哟。到这一章,老子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阐发简单与繁复的利弊辩证。五色令人目眩,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青、赤、黄、白、黑构成复杂的颜色,最终会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而晕眩;宫、商、角、徵、羽,五种声音混响,最终只能导致耳聋;酸、甜、苦、辣、咸,重口味的食物,最终会让人失去口味(爽:是很快失去的意思)。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驰骋打猎,声色犬马,只会让人心思狂野无度,高标稀少的货物,很有可能激发想非法占有的动机,做出不该做的行为。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所以,圣人讲究实效(吃饱),不追求形式的花哨好看,舍弃无谓消耗生命糟蹋生命的虚饰,谨行健身养生之事。读到这里,想想我们今天的社会,五色,五音,五味,各种能挑起人们物质享受的招数,无不充斥城乡,铺满媒体,泛滥网络。五色、五音、五味,还真到了令人目眩、耳聋,麻木的地步。                             
                 2011年12月25日星期日于富力湾
 
第十三章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罗汉解读:
上一章老子讲的五色令人目眩,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麻木,是指一个人在色、音、味所代表的物质享受上,若过度地盲目追求,最终导致的是对身体的损害。在这一章,老子则进而讲无形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对人身心的伤害。老子主张一个人应当效法自然“宠辱不惊”。大自然不会因为你的赞美就手舞足蹈,也不会因为你的羞辱,就垂头丧气。大自然总是按照自己的生命节律无悲无喜地活着,所以自然能天长地久。所以: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一个人见到别人表扬、恭维、吹捧就惊喜若狂,见到别人羞辱就惊恐万状,就会招来对身体最大的伤害。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什么叫做宠辱若惊?就是在人家用“宠”的方式,让你丧失自我警惕、得意忘形,甚至骄傲自满时,你却因为得到这样有害身心的惊喜万分,一旦失去这种“宠”时,又认为是极大的羞辱而惊恐莫名。这就是宠溽若惊。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实际上我所以有最大的担心,是因为我的身体,因为我的身体才是我一切生命活动的根本基础。到我连身体都没有了,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认为的无论是宠也好,辱也好,都是让我们身心受到伤害的东西。为什么要去斤斤计较呢?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所以,那种把天下看成就是自己身体的人,(我们)可以把天下寄存给他,那种爱天下就像爱自己身体那样的人,(我们)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老子在这一章主要是讲一个人应如何正确看待别人、社会,对自己的“宠、辱”。但只是做到“宠溽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明人洪应明所写),还没有完全正确理解老子的思想,老子要我们做“宠辱不惊”的人,更希望我们选这样的人来管理天下。                             2011年12月26日星期一于富力湾

第十四章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罗汉解读:
从第一章到第十三章,老子都在讲一个平凡的人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方法、程序、规则,修身养性而成为智者、贤人、圣人,最后成为大众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来管理的人。到这一章,老子对第一章开始句的“道可道,非常道”再进行总结性的说明:这些修身养性的途径、方法、程序、规则,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并且还不是他的发明,是古已有之,是需要结合今之实际进行深入体悟的东东:“道”。视之不见名曰夷——“夷”字,是把一个人用藤条或者布条之类的东西严严实实地缠绕或者包裹起来,所有的差别和凹凸的地方都被掩盖抹平。因此才有了这个字的初始意义:平,和“使之平”的意思,也就有了语言中“夷为平地”的说法。但是根据上述解释,我们更要想到,夷,不是真的平了,真的什么都没有,只是被包裹掩藏起来“夷平”了。只有这样才能深刻理解老子说的“视之不见名曰夷”,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眼睛看不见,但不等于就真的没有。听之不闻名曰希——也得先搞懂“希”字的初始含义。它是由“X”和“布”组成。其实就是用架子把一块布挂起来的意思。“听之不闻名曰希”就是说有声音我们却听不到,那可能是被布幔隔离阻挡了。所以这也是有声音,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被阻隔让我们听不到而已。搏之不得名曰微——同样,这个“微”字,只是小而又小,小到我们用手去抓它,无论怎么抓都抓不到。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就说它不存在。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看不见,听不到,抓不到,这三者,都是不可能打破砂锅追询到底的,所以我把它混同为一:(道)。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它并不光耀,也不暗昧,无论我们怎么象搓绳子那样不停地去梳理它,最后依然不可名状。因为它是没有具体形状的“状”:,是没有具体形象的”象“,是一种”恍惚“的状态。你迎着它去看吧,看不清它的尊容,你紧跟足迹随其后吧,又看不清它的背影。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但是,它却早在远古就已存在,只要你按照古已有之的途径、方法、程序、规则,考察今之事物,就能知道我们现在所有的一切,都从古代就已开始,所以无论自然还是社会,以及我们考察自然和社会的途径,又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纪:大家注意这个“纪”字也是从“丝”,就会明白,是任何事物都是连续有头绪的意思)。大家看我的解读,就会明白老子从来没有说过无中生有的话。在这里他的每一句表达“无”的时候,都在十分形象地告诉我们:其实是“有”的另一种存在方式。有好多人讲不清老子思想,就在于他们没想到要从文字发生学去理解那时的老子为什么要用那个字。                             2011年12月26日星期一于富力湾


第十五章原文: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罗汉解读:
上一章老子总结了他所说的不是常道的“道”,不是常名的“名”。给人的印象是这一以贯之的“道”是看不见、听不着、抓不住、迎面不见其首,紧跟不见其后、不可名状,不可形象的“恍惚”之“名”。那么,怎样知道一个人有道无道,得道或者没得道呢?所以,老子在这一章就根据“相由心生”的原理,跟我们讲有道或者得道之人的表现。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我在解释“志”字时,讲过“士”是“干”的倒竖。现在用这个形象来指代“士”这种人,其含义就是指“士”是凭借大脑、智慧,而不是凭借武力、强行蛮干之人,所以他们将长干的兵器倒过来当拐杖用了。无论是话剧还是电影,扮演绅士者,总爱拿一根拐杖,也许就源于此。我们不是常常把这根拐杖叫做“文明棍”了么?将兵器倒杵,就又显示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气概。所以,老子在这里说,古代善于做士的人,总给人十分含蓄微妙,深藏不露,难以捉摸的印象。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正因为具有难以捉摸的特点,就只能勉强形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他们)在行动上往往象是冬天里过结冰的河的大象,十分地小心谨慎,(唯恐踩到薄冰掉进冰窟窿里去);平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好像自己是处在四面被围的境地;在社交场合中像一个十分拘谨的客人;但是他们放浪形骸时,又会象正在点滴融化的冰块,散漫四流。敦厚得就像一块未经剪裁的原木,心胸阔廖得象宽广幽深的山谷,该糊涂犯浑时又能包容一切混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但谁比他们更能够将浑水慢慢澄清 ,谁比他们更能将长期动乱的社会慢慢重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具有这种手段、方法的人,从来没想过自己已很圆满。正由于他们不自满,所以无论他们的身体还是思想,都能永葆除旧迎新。老子在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往往被人忽视:包容不是消极的妥协,而是为了“澄清”。这就好比白细胞吞噬细菌一样,先是包围吞噬,然后逐渐转化。                       2011年12月26日星期一于富力湾
« 最后编辑时间: 2013-04-29 22:44:41 作者 水木罗汉 »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616
Re: 感谢昆仑山雪君
« 回复 #4 于: 2013-04-29 11:53:49 »
第十六章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罗汉解读:
上一章,老子教我们如何从外表和行为处事,看一个人是不是“士”。这一章是教我们如何从观天察地,类万物之情中悟“道”的存在。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让自己的心灵、思想处于极为虚空,保持极为宁静的状态,看世间万物蓬勃生发的态势,我在这个过程中观察他们是怎样完成生命的周期性变化。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自然界的万千物种,都有各自生发、成长、壮大、成熟、衰老等蓬蓬勃勃的运动过程,最后又都会回到静止的,也就是归根复命状态。而这,既是他们生命的终点,也是他们新一轮生命活动的起点。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这种归根复命的运动是具有固定周期性的,我们对事物生发成熟的周期有了确切的认知,才算是更深入更清晰地了解了事物。如果我们不知道事物动静变化具有周期性的规律,就会盲动妄作,妄作自然会遭到掉入深坑的危险。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明白了事物的动静都具有各自的周期规律,我们就能等待和包容。比如有的生长快,有的生长慢,由于我们明白了他们各自的特点、规律,我们就不会“拔苗助长”,又比如猪喜欢贪吃,鸡喜欢挑食,我们对他们各自的习惯就会公正对待。由于我们明白了他们都有各自的生命习性和周期,就会周全地考虑如何让他们各得其所。这样,我们对待万千事物的态度就既是包容的,也是公平的,更是全面助其成的啦。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啊!主宰万物的王是天,是大自然。是存在于自然中的道,这道的存在和主宰,由来已久,就是我们的生命终结了,它也不会跟我们一起消亡。从行文中,我们看到老子在这里着重观察的是植物的生命周期,所以对其生命运动的周期节点,用的是“复命归根”。很多植物,在经过一个生长周期后会花谢叶落,枝干枯萎,看似死掉。民间却不这样认为,将其叫做“化苗”,也就是生命的元气重新回到地下的根部去了。所以老子将其叫做“复归其根”。待到新春,重又冒出新芽,长出新枝,开始新一轮的生命运动。老子从这有形的现象观察中,悟出了“动”与“静”的辩证。动和静都是生命运动的表现形式,动,是向静的回归,所以世上没有永动不静的事物;静,是向动的酝酿,所以世上没有恒静不动的事物。静是生命能量的收敛,动是生命能量的外泄。这种外泄不是单向的,而是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的双向运动。也就是事物在做外泄运动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回归静的状态吸收着使自己向静转化的能量。老子更进而悟出,世间万物静与动的无限循环,和天与地的大开大合运动是同步的。所以“道乃久”,“没身不殆”!请注意,我在这里特别阐述动与静的辩证,是想批驳天体物理学家的一种错误理论:一个错误是认定宇宙中的黑物质是死物质的概念。这不符合动静、生死的辩证关系;一个错误是认定宇宙会有一个无限收缩的时期,也就是认定霍金说的宇宙是从一颗豌豆突然爆炸而处于无限扩散的状态,这个无限扩散的状态最终会转为收缩,也就是宇宙会坍塌。会无限收缩回“豌豆”。这看起来很符合老子“归根复命”的思想。但是我要说这是对老子思想的机械化理解。当科学家告知,宇宙中有黑洞存在的时候,我就明白这个宇宙在扩散的同时也在收缩,扩散(动)和收缩(静)同步进行。正因为如此地进行着动、静能量的交换,所以,宇宙是“道乃久,没身不殆”的。从老子以通过植物观察而悟的“道”,说明那个时候老子所处的时代,是以农耕为主的农业文明。但老子却没有因此就让自己的思维受限。作为现代人的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思维局限、治理社会的无能,归咎于我们是植根于农耕文明的农耕民族呢?还是把这样一句俗话送给当政者好:“不会撑船怪河弯”!                      2011年12月27日星期二于富力湾
                         
                       
第十七章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罗汉解读:
上一章老子讲了必须明白和尊重万物生命运动之“道”。指出“天”(自然)才是王,才是最高的主宰。所以,他在这一章就明确讲社会管理者该怎么做。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回顾历来的社会管理者,最上等的是百姓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一等的是百姓对他的存在感到亲切并给以好评;再其次的就是不愿与他亲近,惧而远之,最差的是诅咒、慢骂他的存在。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被百姓惧而远之,诅咒、谩骂的原因,是他们在百姓中的诚信不足,或者根本就没有诚信。也就是各种各样的红头文件满天飞,结果不是夸夸其谈,就是空头支票,甚至倒行逆施。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只有那些在其位优哉游哉最少发指示、不束缚百姓手足的社会管理者,能够很轻松地让社会和谐顺遂,大功告成的事情进行得十分顺利。老百姓都会说本来就该这个样子,认为我顺应了自然。读到这里,我真对一心一意为中国谋福祉的党十分同情和惋惜。怎么守着老子的教诲不学习,非要以马列主义的斗争哲学为纲,明知自己不是万能,却非要无所不管无所不为。60多年的辛苦,换来的是60多年的罪过。而所有自认为可以表功的地方,都会听到人说:“没有你,我们会过得更好”!                          2011年12月27日星期二于富力湾
第十八章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罗汉解读:大道废,有仁义——由于废弃了顺自然秩序、社会规律、人性本质的“无为”管理,代之以管理者个人意志的倒行逆施,才有了“仁”、“义”概念的产生。孔子对“仁”的定义是:“仁者,爱人也”。老子则认定是因为人际关系中有“不仁“的行为严重出现,人们才认识到并且呼吁”仁“的宝贵。也正因为社会有了不仁、害仁的行为出现,于是才有了“义”——拿起武器捍卫“仁”的事情发生。智慧出,有大伪——人的聪明才智张扬出来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奸诈也就随之而来了。六亲不和,有孝慈——社会上开始大力提倡孝敬父母,慈爱子女,正好说明社会上六亲不和的事情太多太严重了。国家昏乱,有忠臣——当我们能一眼分辨出谁是忠臣的时候,那这个国家不忠的臣肯定是太多太普遍了。也就是当国家昏乱不堪的时候,真正的忠臣也就容易显现出来了。我在好多年前就对学生说,读报要会从有声处听到无声,于无声处听到惊雷。就是这个道理。当大力宣讲“三个代表”的时候,肯定是有很多不代表的人事出现了;当大力宣讲科学发展观的时候,肯定是不科学的事做得太多了;当大力宣讲和谐的时候,肯定是不和谐的事象太多太严重了。当一切都被封杀,都被“河蟹”掉了的时候,其实被封杀、河蟹的地方,正是遍地惊雷滚滚时。                                2011年12月27日星期二于富力湾

                       
第十九章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罗汉解读: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杜绝对“圣人”、“智者”过分的宣扬和吹捧,对百姓保持宁静不羡不妒的心境,有百利而无一害。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杜绝对仁爱和行侠仗义的过分宣传和张扬,就能使百姓回复到孝敬父母、父母爱护子女的正常轨道上来,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杜绝对机巧和名利的过分追捧,天下就不会有盗贼。此三者以为文,不足——若对“圣智”、“仁义”、“巧利”三者给以过分地渲染、文饰,就会让百姓心生欠缺、不足之遗憾,自会出现僭越、假仁假义、甚至盗窃之心。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所以,应当让百姓的心有所皈依:看到的和抱到的都是实用而朴素的东西,尽量减少私念,清心寡欲,而不产生非分之想。杜绝他们去学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自然生活无忧。新中国成立以来,老子一直背着骂名,说老子是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跟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样的“愚民”政策的倡导者。我要说这是对老子思想最大的误解。误解的源头就是对“绝”字的理解。那些说老子主张实行愚民政策的人,把老子在这里用的“绝”,简单、片面地当成“斩尽杀绝“的意思理解了。但是“绝”字的含义绝不仅仅只有这一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丈人渡之绝江。——《吕氏春秋•异宝》。注:“过也。”以上两则都是穿越、横渡的意思。“绝无仅有”、“绝技”、“绝色”——都是第一的意思。“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黄山绝胜处。——《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所以,这里的“绝”字还有第一、唯一的意思。更重要的是看“绝”字组合的初义:由“丝”和“色”组成。我们都知道,从蚕茧抽出的丝是白色,也就是本色。现在丝的旁边加上”色“,也就是本色的丝被渲染成了更加耀人眼目的颜色。所以语言中有“绝色佳人”之说。还要看到“色”字的构成是一把刀架在笑弯了眼角的眼睛上。所以俗话说“色”字头上一把刀。是会令人为此丧命的。最后,我们还应从《老子》一书通篇的意思去把握老子的思想。所以,这里的“绝圣弃智”的“绝"作为动词讲,就具有了“千万要杜绝把圣人吹捧到第一、唯一的高度,要大家知道人人都可为圣”的意思。其他地方类似的句子,也当做如是解。老子的这个主张,这个思想,值得我们深刻汲取。比如,如果我们不在学校宣扬分数、成绩第一,就不会有人甘愿丢掉人格作弊,如果我们不大肆张扬当官的种种好处和特权,就不会有人甚至把自己的老婆都搭上去买官贿官。如果我们不大肆宣扬钱能通神,就不会有前仆后继的贪官和月黑风高翻墙越货、甚至明火执仗抢劫运钞车、银行的“壮举”。还有人说,老子出的这一套治理社会的主张,完全是乌托邦的空想。我要说,大家若能到欧州实行民主社会主义的国家去走走,去看看,以及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一下:为什么全世界到处都坐在火药桶上,却很少看到欧盟区有什么社会动荡的报道。当然,我不是说这些国家就已经没有社会问题,真正实现了老子的理想,但我们的确可以看到,老子的社会理想,正被他们切切实实地实践着,而我们并没有看到他们是落伍于时代的愚昧一群。           2011年12月27日于富力湾               
 
第二十章原文: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至后),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罗汉解读:
好些版本对“绝学无忧”一句的解释,让人失望。有的解释成“断绝学习就没有忧愁”。我手里这个版本稍微好一点,解释成“断绝有为的学问就不会有顾虑”。但也是不合老子原意的。关键是对“学”字的初义不了解。只要我们把“学”还原成繁体字,就会发现今天的填鸭式教学是有传统的。繁体字的“学”,显示的是一个孩子在高压下被强迫学习。在这里还有一个“教”字,很清楚是一个“孝”和一个“文”的组合。其实这个“文”画出来就是手拿戒尺的形象。也就是有些家长口中常说的“不打不成人,黄荆条子出好人”的意思。所以,一开始我们民族的教学方式就带着高压、强迫的意思。老子是反对这种高压、强迫的填鸭式学习的。主张随兴自愿的学习。只有回到这个解释上来,才能把这一章的整个思路理清、贯通。绝学无忧——一定要杜绝强迫式的学习,才会让人无忧无虑地一辈子(学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发自内心的答应与并不真正认可的漫应,差别多远啊?(我手上这个版本居然把这句翻译成“应诺与呵斥,相距多远”)。善之与恶,相去若何——(真诚的应答与敷衍的漫应,其差距),一如善与恶的差距,实在太远。人之所畏,不可不畏——(高压,打骂、强迫)是人畏惧的,小孩就更不可能不害怕不畏惧啦。荒兮其未央哉!——(这种在高压下不得不阳奉阴违的学习态度),从远古延续到今没有尽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这种用高压下要人违心学习、强迫效仿已经成了人们认为理所当然)所以,你看他们面对高压强迫的学习方式,那种兴高采烈的样子,好像是马上就能分享到祭祀的大牢一样(古代用整头的牛、羊祭祀祖先后,都要分割给参与祭祀活动的人),而我独抱着好像没有这回事的无所谓态度。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懵懵懂懂的样子,就像一个还没有成为孩子的婴儿。闲散自如的样子,好像一个没有确定目标、不知该向何处的人。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众人都分享到了一份大牢,显得很富足的样子,而唯独我则好像丢失了什么,显得就像一个心思愚钝的人那样啊!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大家都显得精明万分的样子,惟有我糊糊涂涂;大家都显得明察秋毫的样子,惟有我傻里傻气。澹泊得一如大海,晃荡着永无休止。大家都好像学到了掌握了好多东西似的,惟有我顽皮而野鄙。只有我与众不同啊,却知道最爱生我养我的母亲。整个一章,老子都是在用诗一样的语言,描述他绝对不赞成用强迫的方式,让人习以为常地去学习、效仿和追求那些使人忘其质朴本性的东西,这些东西看似光鲜,看似实用,但最终会让人忘记了生养自己的母亲和自然。这里的“贵食母”不仅有“以母爱为最宝贵”的意思,还有“以繁衍万物的自然为最宝贵”的意思。                        2011年12月28日星期三于富力湾

                       
第二十一章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罗汉解读:上一章老子极为形象也极为强烈地提出了要杜绝高压强迫下的填鸭式学习。因为这种高压、填鸭式地强迫人学习和效法,会让人失去热爱生命,热爱和尊重自然的本性。老子强调人要自发式地后天学习,当以永葆婴儿、孩提时代的纯真为皈依,老子强调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需要的是悟而不是被动地接受那些表面光鲜实际无用、甚至有害人本性的知识。为什么人生的真谛需要自悟而不是被动地学习和效仿呢?老子在这一章做了明确的回答: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孔,是大的意思。德,是在在十目睽睽问一心的情况下,相互的给予或交换。所以,德者,是公平公正获得的意思。“容”是由“穴”和“谷”交织而成,所以有最大容器、包容的意思,“孔德之容”,就是“(如果)想要最大化地获得”的意思。因此,“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整个句子的意思就是“若要想使自己的获得最大化,只有从得的途径和方法(道)进行研究。”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然而让自己获得最大化的途径和方法(道),是若隐若现、若即若离地深藏于事物之中,但又的确在这种倘恍迷离中有可见之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在倘恍迷离中又的确可以一如对实在的物那样去具体描述和把握。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在忽明忽暗的状态中有最纯粹的本质存在。这纯粹的本质是很真确的东西,是规律性的客观存在。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这种真正存在、规律性的东西),从古到今,都没有离开消亡过,可以从观察自然万物之缘起发现。(甫:开始。)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我是怎样得知自然万物生命运动的状况(道)的呢?我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啊!老子在这章再次强调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把握。是要靠我们从对事物进行孤立、静止的现象观察,到归纳总结其深层次运动规律的把握所产生的思维飞跃去获得。而这飞跃,要靠“悟”才能完成。                        2011年12月28日星期三于富力湾
« 最后编辑时间: 2013-04-29 22:51:30 作者 水木罗汉 »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616
Re: 感谢昆仑山雪君
« 回复 #5 于: 2013-04-29 11:58:20 »
第二十二章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罗汉解读: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曲线所获得的面积会最大。(蚯蚓)要直前得先弯曲,只有低洼的地方可以迎来众水注盈,只有破旧的事物才容易推陈出新。只有示人以少、弱的人,才容易得到人的扶持和帮助,宣扬自己已经很充足很富裕的人,反而容易有诸多迷失。(我和其他名家的翻译不同处,是我认为这里的都是老子省略了主语的动宾结构语句表述。名家版本忽略了这是省略了不同主体的比喻句,所以翻译出来的意思,总让人感到别扭)。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所以圣人正是抱着从对这些事物现象观察中总结出的一般规律——为天下人树立了一个(自谦而不自满)的范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个范式具体地说就是:)不自我张扬,却让天下人看得很明白;不自以为是,却得到天下人认可并积极宣扬;不自我夸耀,却让天下人肯定其有功;不妄自尊大,却让天下人永远尊崇。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正因为不与人争蝇头小利,反而获得了没人能够争去的大名大利。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古人说的以曲求全,哪里是空了吹的假话,用这种处事之道,的确能抱回最大的好处。当代人看到这样的文字,很多人定会认为是迂腐之谈。现在多数人信奉的是:“此时不争,更待何时”。我要说老子说的不争,是指在不该争的时候不要争,也就是他一贯主张的不要逆势而为。一个人只要做到了不逆时而为,就可以“无不为”。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不逆势、逆时地争,最终反而会获得最大的利益。比如,有的人在面临一只股票正在被大家追捧推高的时候,也把自己的一点小钱拿去垫底,结果,抱到这只击鼓传花过来的股票后却无人来继续给力。在这种情况下你争对还是争错了呢?目前房地产行业中不乏一些后继争利的开发商,和不乏一些有点小钱也去争着炒房的人,现在处于进退两难境地,难道不是当初“争”错了吗?清朝有一个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下都稳居高位,权势显赫的大臣叫张廷玉。他在北京为官,老家的邻居因造房,和他们家发生了地界之争。他家里人给他写了一封信,意思是想叫他给当地官员打个招呼,把这纠纷了了。张廷玉给家里人写了一封回信,就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信,愧疚顿生,主动把自家的院墙后退三尺。邻居见状,也主动把自己的院墙后退了三尺。这就是至今去安徽桐城还能看到的“六尺巷”。张廷玉在这件事上主动让了邻居三尺(夫唯不争,还给予了空间),由此得到的不仅仅是对方也退让三尺,更得到了无人可以争的好名声。作为一个汉人出身的大臣,能在三代满族皇帝下长居显职。看雍正对他作的“器量纯全,抒诚供职”评价,就会明白个中缘由就是这么简单。                       2011年12月29日星期四于富力湾
                   
第二十三章原文: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罗汉解读:希言自然——好多版本都把“希言自然”的“希”讲成单一的含义“少”。我手上这个版本更做这样的翻译“减少发号施令就是顺其自然”——可以说这是对老子原意最为促狭的解释。这些翻译者,忘掉了古汉语语境的时代背景。在那个时代,是从无文字的口语时代向有文字的书面语转换不久的时代,也就是甲骨文到金文到篆体的演变时期,人们是用刀刻文字。一切表达、一切记录都力求其简。所以我们看到的古文,不仅一字一词,还有一字多义的特点。而我们的文字源头是图画和图画的会意组合。我们理解古人文字的含义,更多地是要识字会意。而且还要尽可能地想到“字”所产生的时代背景。比如,有版本竟把“希”字解释成丝织品。这就忘了文字总是发生于事物之后。忘了事物最初是无名,是人类为了认知的方便强加给事物的。若“希”字代表的是丝织品,那中华民族的缫丝技术和织造技术,就当提到“希”字产生之前。这样的结论有考古资料支撑吗?因此,“希言自然”这句话是整章意思的概括:人只有说合乎自然规律的话,才不会说过多的废话和经不起时间检验的错话。这样的解释就把“希”字的“少而精、希求永恒”的含义都包括了。如此,把以下的话,看做是老子对“希言自然”的阐发,也就自然圆通了。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所以,飘忽的风很难刮一个早晨,急骤而至的雨不可能下一整天,能如此呼风唤雨的是天地,连天地都不能让其持久,我们人说些轻飘虚浮或者激烈如暴雨的言辞,反能持久么?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所以,对道(途径、方法、规律)进行学习和研究的人,对道的表达也应该和道一样地(言简意赅)。言辞得体精当就是得道的具体表现;表达失意(词不达意),也就失去了对大道至简的精准把握。(道者同于道——对道的表达应当和道本身一样;失者同于失——失言者即是失道。)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如果说的话精准地表达了道(符合客观实际的途径、方法、规律),那么这“道”就会被人轻松愉快地接受;说的话和理所应该达到的目标、要求一致,这个目标、要求,也就能被人愉快地去实现。如果说的话不被人接受,那么,我们要求达成的目标、也会爽然失去。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因为我们说的话没有精准地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所以就不能取信于人,(当政者)就更不能取信于民。语言翻译要求“信(忠实原意)、达(通畅)、雅(有文采)”。我把我的上述翻译连贯起来放到下面,然后把我手上经名家推荐版本的翻译也放到下面,读者可做一个比较。罗汉解读:“人只有说合乎自然规律的话,才不会说过多的废话和经不起时间检验的错话。飘忽的风很难刮一个早晨,急骤而至的雨不可能下一整天,能如此呼风唤雨的是天地,连天地都不能让其持久,我们人说些轻飘虚浮或者激烈如暴雨的言辞,反能持久么?所以,对道(途径、方法、规律)进行学习和研究的人,对道的表达也应该和道一样地(言简意赅)。言辞得体精当就是得道的具体表现;表达失意(词不达意),也就失去了对大道至简的精准把握。如果说的话精准地表达了道(符合客观实际的途径、方法、规律),那么这“道”就会被人轻松愉快地接受;说的话和理所应该达到的目标、要求一致,这个目标、要求,也就能愉快地实现。如果说的话不被人接受,那么,我们所要求达成的目标、也会爽然失去。因为我们说的话没有精准地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所以就不能取信于人,取信于民。以下是名家推介版本的翻译:“减少发号施令就是顺其自然,暴风刮不了一个早晨,骤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主宰着暴风骤雨呢:是天地。天地尚不能长久地维持暴风骤雨的状态,何况普通人呢?遵从“道”的原则的人,以“道”为法就符合于“道”,以“德”为法就符合于“德”,失道失德就将走向失败。符合“道”的人,“道”愿意帮助他,符合“德”的人,“德”也愿意帮助他,失道失德的人,只能承受失败的结局。不值得信任的东西,人民是不会相信的。”这显然是把“道”、“德”给予政治化后的诠释。完全忘了《老子》上篇的“道”是思维方法的阐述。更要认识到《老子》一书的写作,绝对不仅仅是为政治家写的。如此翻译,还真如无根的“飘风”、“骤雨”,远离了老子本意。                          2011年12月30日星期五于富力湾
             
第二十四章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罗汉解读:
上一章老子集中阐发了一个人说话不在多,在于符合客观事实,遵循客观规律。不要说废话和错话。这一章转入行为表现的讨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为让自己显得高一点而踮起脚跟用脚尖站立的人,肯定不能持久;让步距迈到极限的人,反而不能快行;希图自我表现的人,定会让人看不起;自以为是的人,就更难得到大家的表扬;自我夸耀的人,反而会劳而无功;骄傲自满的人,不可能再有进步。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这在达成目的的方法上,叫做“食多赘行”(肚子装得太多,以致走不动路)。上述种种,都是让人讨厌的行径,所以,有正确思维方法的人是不会这样为人处事的。
               

                              2011年12月30日星期五于富力湾

第二十五章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罗汉解读:
到这里老子又再一次地对自己所申言的“道”和宇宙的关系,进行总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还在天地形成之前,就有一种混沌的物客观存在。它是那么地寂静寥廓,从来就独立地存在着,从不为谁而改变。(它)周而复始地运行着,可以看成是天下之“母”(最原始、最本体的物)。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我不知道该怎样称呼它,姑且用一个“道”来“字”(记下、命名)它。(请大家注意这个“字”:本身就是一个初婴、一个生命体被孕育的初始形态)。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若硬要给“道”一个具体的名,就可以叫做大,这大是有长有消,有远有反,有去有回的。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所以,道是大,天是大,地是大,人也是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在我们生存的空间中有四大,人就是居住在这四大之中,并且也是大的一员。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这种大,是效法地之大,地之大是效法天之大,天之大,是效法道之大,道是效法自然之大。老子在这里提出了人与天地混同,混同即是万物生存之道,而道法自然。“自”,椐文字学家考证,是“鼻子”的象形。鼻子居于人脸的中间,相学家称为中岳。是大大方方明明白白地摆在那个位置了。所以有了“自在”的意思。“然”——然字是“状态”、“样子”的意思。但我们更要注意到,其构件组合是“夕”(晚上)、“犬”(狗)、“火”三部分组成(也可以看成是四蹄)。整个组合的意思就是晚上十分警觉的狗在火光中奔跑(可见速度之快)。因此,“然”所描述的状态、样子,不是静止的,而是在黑夜、在我们入睡后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有如警觉的狗那样迅速地奔跑、运动着。把上面的意思连起来。“自然”就是客观事物时刻都在不以我们人类为意志地自在运动着的状态或样子。——由此,可以看出,认定客观事物不是静止的而是自在运动着的观点,并非现代物理学的发明,老子早就这么说了。                             2011年12月30日星期五于富力湾
                 
第二十六章原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罗汉解读:
这段文字,让我们更深入地看到老子的论述,引进了许多《易》的观点。比如“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就是易的思维的直接翻版。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这两句的意思是:空气中的浮尘,是由地面上重浊的东西分解、挥发而成,但他们最终还会回归到重浊去;躁动的情绪从静寂的状态开始,最终仍会恢复到静寂的状态去。所以,重是轻之根,静为躁之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辎重,是为在行旅中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时,安营驻扎所准备的帐篷,粮草等物资。整句话的意思是:正因为考虑到动后必静,所以圣人出行时,总是带着中途停顿安扎下来所需的一切生活用品。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即使是受到极为盛大的礼遇,(圣人)也会象是处于燕子筑巢于幕那样,具有超然警惕之心。有好多版本都把这两句话翻译得很别扭。其实老子这两句要表达的就是人当有“居安思危”之心的意思。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无奈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君,却常常不把天下当成是自己的生命那样珍惜地对待。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轻举妄动,则会失去根基;浮躁处事,则会失去安详宁静。                              2012年1月4日星期三
             
第二十七章原文: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罗汉解读:
上一章老子讲圣人常有居安思危,把天下看得和自己生命一样重,所以常常有稳健处事的心态。这一章则讲圣人是如何进行言传身教的。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行走的最高境界,是行无迹。说话的最高境界,是无瑕疵;计算的最高境界,是无需计算的工具;关门的最高境界是不用金属门栓,也让人打不开;打结的最高境界,是不用绳索捆绑也解不开。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这样,因圣人善于救助人,所以天下就没有无可救药而被社会抛弃之人;圣人善于用物,所以天下没有废弃之物。这就是所谓的聪明。(袭的象形会意是龙蛇蜕衣、也就是一次生命蜕变的意思。这里是指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又产生了一次由表及里的飞跃。有人将“袭明”翻译成“聪明到极致”,不确。)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所以,善于做人的人,是不善于做人的老师,而不善于做人的人,则反而是善于做人的借鉴。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不把会做人的人,作为宝贵的老师,和不把不会做人的人当作自己的借鉴,即使再智慧也是糊涂者,这就是学习做人的关键要妙之处。                            2012年1月4日星期三
« 最后编辑时间: 2013-04-29 22:53:35 作者 水木罗汉 »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616
Re: 感谢昆仑山雪君
« 回复 #6 于: 2013-04-29 12:00:27 »
第二十八章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善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罗汉解读:
我手上这个版本对这一章的翻译是:“知道何为阳刚,却安于阴柔的位置 。甘愿做天下的河沟。甘愿做天下的河沟,永恒的“德”就不会离他而去。使其回到婴儿一般的质朴中。知道何为明晰,却安于晦暗的位置,甘愿为天下占卜吉凶。甘愿为天下占卜吉凶,永恒的“德”就不会有差错,使其回归于最终的大道。知道何为尊贵,却安于卑微的位置,甘愿做天下的峡谷。甘愿做天下的峡谷,永恒的“德”就会得到满足,使其返璞归真。淳朴的大道化为世间万物,被有道的圣人所采用,成为天下的管理者。所以符合大道的制度是完整的。”如此翻译,忘了老子思维和写作风格:用现实事物比喻深刻哲理。这种思维和写作风格一直贯穿始终。更没有仔细思考《老子》一书只有五千言,惜墨如金的老子居然在这里用了一咏三叹的排比句。其咏叹的是什么样的最高境界?在上述翻译中还有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式”讲成占卜工具或占卜程序。其实,“式”是古代车前的横木。是用来让赶车人有所凭借,不至于因车在崎岖路上行驶晃荡,使驾车人因站立无依而跌倒。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圣人)了解了雄性动物的习性,就知道只要守住雌性动物,雄性动物就会乖乖地到来。所以(圣人)愿为天下所渴求的小溪(雌性阴道的比喻)。愿为天下人喜爱的小溪啊!经常得到的就不会离散;复归于婴儿那样天真无邪的状态。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了解了白昼与黑夜循环的道理。(圣人)知道只要守住黑夜,白天就会自然开始和自然归来。所以圣人愿意做车前的横木,让天下人乘车无跌倒之危。为天下人做横木啊!如此得到的就不会有丝毫的差错。从而返回一个没有极限的境界。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了解了什么是荣耀,(圣人)就知道如何忍受屈辱,从而成为天下最大的峡谷(也是对女性性器的比喻,这里是指其具有广阔的包容)。为天下最大的峡谷啊!如此得到的就会十分丰足,从而回归人自然本性的质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本朴的道散藏于具体的事物中,但圣人能用这样本朴的方法思考审视事物,自然就成了社会的管理者。所以大的管理制度是全面而不是割裂。这里的“不割”,是指不孤立地看待雄与雌,白与黑,荣与辱。也就是阴与阳的关系。读杜甫诗有“阴阳割昏晓“的名句,就更应明白这里的“不割”是不分割阴阳的意思。                        2012年1月4日星期三于富力湾
第二十九章原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罗汉解读: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要准确领会这句话,得先搞清楚老子用“取”字的深意。远古时期,打完仗后最初是以战士手中提的人头多少论功行赏的。这就是“首”字的由来:但后来发现如此表功很不方便,很沉重。有人发明了用两只耳朵代表杀了一个人,就方便省事多了。所以这个“取”字的会意,就是由“耳”、“手”组成。因此这个字是强取人头、割耳表功的血腥会意。老子说“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就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一个革命党,若想用血腥手段强取天下并强行统治(统一治理)的话,我看是永远不能完成的目标、任务。”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世间万物乃是自然造化所致,不能逆其自然状态实行统一管理的啊。若硬要逆其势而为之则必然会失败,想强行占有则终将失去。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世间万物本来就有先行于前,随行于后,随后者出气舒缓,强行者呼吸迅急,有身强力壮者,也有肢残体衰者,有舒适立于车上者,也有从车上掉下来的。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正因为客观事物具有如此千差万别。圣人在管理时,总是远离极端、去除奢求、抛弃贪大求一的想法和手段。笔者亲见亲历了一个自诩正确、伟大的党,强取天下之后,又如何贪多、贪大、贪快的。用刘少奇的话说,就是“急功近利”地治理天下。没想到,几十年的政绩,竟然成了老子预言的真实注脚。我在《人学启蒙》中有《少奇之死》一文,遥想他当年写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如何地被“同志”推崇,复又如何地被“同志”批判,本人又是如何地惨死。我真正希望国人和自诩伟大的党,尽快从血淋淋失败的教训中警醒。                       2012年1月5日星期四于富力湾

                   
第三十章原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无矜,果而无伐,果而无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罗汉解读:
上一章老子谈到了强取天下之事不可为。这一章老子进一步阐明自己对战争的看法。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用自然之道辅佐人君者,是不会用战争的手段强夺天下的,因为发动战争是要遭到还击报应的。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军队所到之处,是生灵涂炭,战争之后,必是生产破坏,灾情遍野。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用兵的最好结果是达到威慑目的就可以了,不是非要强行占领并据为己有。果而无矜,果而无伐,果而无骄——达到慑服对方的目的,却不在别人面前矜持得意;达到目的,不在别人面前自夸厉害;达到目的,不在别人面前骄横跋扈。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目的不能没完没了。更不要把自己的目的强加在别人头上,因为任何事物过壮过盛过求就会走向反面走向腐朽衰老。这就叫做不符合“道”的自然法则,(若)不符合道的自然法则行事,早晚都会完蛋。老子在这一章并不反对一个群体一个国家要有自己的军队。但他主张军队的职能只是用来保卫自己,让企图侵犯的势力不敢轻举妄动,也就是说军队是用来威慑敌人,而不是用来攻占对手,侵犯别人的。他更主张威慑所要达到的目的,不能过分。也就是说即使我们自己拥有强大到足以威慑对手,让对手俯首贴耳的地步,也不能因此自矜、自伐,自骄而向对方提出过分的要求,若仗势自己有强大的军队,就不按自然规律而为所欲为,那么自取灭亡,就是迟早的事。这让我想起当政者,口口声声说自己爱民如爱己,却从不承诺不以武力统一台湾。正是这个原因,让台湾人民年复一年地购买武器。大陆当政者,居然还年复一年地有脸公开抗议。。。。                          2012年1月5日星期四于富力湾
                     
第三十一章原文: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罗汉解读: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那种以战争为好事的想法,实在是不祥的征兆。有人会厌恶这样的事物,所以有思想、道法自然的人,是不轻易主张用兵动武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古代以左为上,右为下,左为文,右为武。所以,有思想修养的人平时思考处理事情的方法总是以左(文)为上策,用兵打仗则认为是以武为贵的下策。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动武是不吉祥的手段和工具,不是有修养者轻易使用的手段和工具。所以,动武,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使用它。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所以在解决人事争端上,当以恬淡为要。不要把动武看成是决定胜负的唯一手段。即使胜了也不要把这看成美事。若把用战争手段打赢对方当成一种美事来欣赏和宣扬,则是乐于杀人者的表现。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那种以杀人为乐的人,是不可能得到天下人拥戴的,当然也就不可能得天下(即使一时夺得也不可能长保)。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古代处理事务以文明和平为上,把打斗动武看成是最不会处事的下作。所以,在(王)的左右,偏将军(文官)站在王的左边,会打仗的上将军反而站在了王的右边。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就以举行丧礼来说,杀人太多,用哀伤哭送之礼;打了胜仗,用丧礼(这里包含杀人太多,肯定自身也死亡不少,所以即使打了胜仗,也不应高兴的意思)。读到这里,我真的不能理解,那些将军们,一谈起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等等战争往事时,总是眉飞色舞,那些编导们,总是用盛大的场面,渲染胜利者的喜悦。直到今天,好多穿军装和不穿军装的人,其内心依然想在台湾海峡和中印边界上,一试花重资研发或者购买的兵器,更企图通过这血的洗礼,为自己的肩章多加一颗星。抗美援朝战争的缘起,分明是金日成破坏协议,首先发动战争,我们却掩盖真相,无中生有地编造“沈崇”事件,狂热掀起抗美援朝高潮,从而让几十万中华男儿为保卫金氏家天下的朝鲜而壮烈牺牲。                           2012年1月5日星期四于富力湾

                 
第三十二章原文: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罗汉解读: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客观事物的规律(道),通常是没有具体的名来表达的。这道的原始状态可以是十分粗朴原始微小到无形,但普天之下,却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将它臣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身居高位的侯、王如果能谨守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世间万物(包括人)自然就会彬彬有礼、客客气气地接受其管理。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阴阳相合,天地氤藴,从而降下甘露,百姓并没有命令它要均等,它是自然地让百姓均享。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万物发生以后我们才给以分类命名,名既然有了,说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生长规律也有了清晰的认知,如此我们就应该知道适而可止的道理,做到适而可止,客观事物就会生生息息、世代绵延而不停。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大道充盈于天下,就好比川谷溪流归于江海。老子一再强调人类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而遵循自然规律,首先当政者得带头。环顾今日之当政者,我只能无言。                          2012年1月5日星期四于富力湾
第三十三章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罗汉解读:
由于很多人对老子的“无为”缺乏正确理解,就给老子思想贴上了消极人生的标签。其实,只要仔细读这一章,就会发现,将老子主张的“无为”厘定为是什么都不做地听任自然,是何等的误解。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了解别人,是有智慧的人;能认清自我,是最高明的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够胜过别人,只能表明自己有力量;能够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知道满足的人自然富有,能够克服困难努力前行的人,才是真正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任何时候都不丧失自己人生原则的人,可以让人永远记住;死了以后仍在人们心中活着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老子的思想何其伟大啊!毛泽东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老子说:与天斗,必遭天谴;与地斗,必受地惩;与人斗,人必远避。只有能坚持与自己斗的人,才是能被世代怀念、感激、伟大的人。应当说,毛泽东在中国历史上只能是末代农民起义领袖的形象,在他身上无不透射着自私、狭隘、狂妄、自大的意识,而且还整整带坏了一个群体!老子的思想,才真正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我在前面讲了“志”字是把“干”这种武器不对别人,而是对准自己心窝进行拷问和硬刺的会意。一个“志”字,极为准确地包含了老子在这一章所讲的全部思想。                            2012年1月6日星期五于富力湾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616
Re: 感谢昆仑山雪君
« 回复 #7 于: 2013-04-29 12:01:58 »
第三十四章原文:大道泛(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罗汉解读:老子在这一章,继续为自己所提出的客观事物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道”进行阐述。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反映客观事物规律的大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人岂能随意左右啊!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世间万物正是依这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规律不分时间、空间地不停生发着,繁衍着,默默生成万物之后却没有留下一个可以让我们指称的“名”。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庇护、养育万物却不主宰万物,常常保持无求无欲的状态,可以说是付出很大,所求极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世间万物都归于大道却又不被其主宰,道的开阔心胸真可谓之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因为“道”始终不自以为大,所以反而成了天地间的最大。老子在这一章,明确阐述了他在前面说的“道”为何是“大”的辩证思维。世间万物的生命规律都隐匿在世间万物的生命过程中,世间万物按各自的生命规律生存着发展着,我们看到花草的散漫,蜜蜂的自由,小鸟的欢叫,他们是那么地遵循着自己的生物钟,又是那么地随意舒卷,看起来并没有受“道”丝毫约束和主宰。一个当政者,若能谨守这样的“道”管理百姓,让他们按各自的生命规律自由快乐地生活着,百姓还不称其为伟大的政治家吗?
              2012年1月6日星期五于富力湾
第三十五章原文: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罗汉解读:
无论是我手上的版本,还是在网上查“诸子”对这一章的解说,都让我十分失望。我只有分辨于下:执大象,天下往——“诸子”,对这一句的释译,真正是“百花齐放”而都错。首先,是忘了老子阐述思路的连贯性,上一章的结尾句是“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为我们阐明了“道”的其小无内,其大无外。也就是说道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形地隐匿在客观事物中。因此在这章就接着说:“只要我们掌握(执)了这“大象无形”的道,就能走遍天下”。“诸子”在解释“天下往”时,都是按现代语言习惯去理解,忘了考虑古人说话的语言习惯。“天下往”实际是“往天下”的倒装句。正是忘了古人的这种语言习惯,所以才闹出错解的笑话,让整个一章的意思干格不通。往而不害,安平太——走遍天下而不会加害天下,天下自然平安舒泰。乐与饵,过客止——悦耳的音乐和美味的食品,固然能让过客留步。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用语言表述的“道”,虽然淡而无味,视之不见,听之无声,却有用之不竭的妙处。现在把我的翻译连起来:“只要我们掌握(执)了这“大象无形”的道,就能走遍天下。走遍天下而不会加害天下,天下自然平安舒泰。悦耳的音乐和美味的食品,固然能让过客留步。用语言表述的“道”,虽然淡而无味,视之不见,听之无声,却有用之不竭的妙处。”对比下面一个版本的翻译:“掌握了“道”,天下就会前来归附。即使所有人都来归附,也都会相安无事,天下会安定太平。声色美食只能一时留住人的脚步。“道”说出来,平淡无奇,也不值得看,不值得听,但却可以受用终身。”                       2012年1月6日星期五于富力湾

               
第三十六章原文: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罗汉解读:
这一章,可以有两种解,一是正解,将老子在这里的阐发都看成是对事物辩证思维的方法;一是负解,说老子在这里就是讲如何以权术御人,阴谋治国。我读到这里,如履薄冰。反复推敲原文,希望自己的理解能尽量不害老子原意。将欲歙之,必固张之——(事物)将要合拢之前,其固有的状态必然是张开的。将欲弱之,必固强之——(事物)将要走向衰弱之前,其本来的态势必然是强盛的。将欲废之,必固兴之——(事物)将要颓废之前,其固有的状态必然是兴旺的。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事物)将要被剥夺之前,其固有的状态必然是已经被给予了很多。是谓微明——这就叫“见微知著”。柔弱胜刚强——任何事物,若其柔弱是继刚强之后转化的,柔弱就必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正如鱼不能离开深渊一样,前面讲的开与合,弱与强,给与夺,……都是相互依存的两极。不可偏执,不可分割。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这种处理人事关系,治理国家的道理,不能轻易示人。现在市面上的版本和网络上流传的说法,恰好证明老子思维的细腻。老子在这一章讲事物开合、强弱、兴废、予夺辩证关系的话,不是被看成了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权变之术,就是被兵家引用发挥为谋略战术。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误解和误导,所以,很多人发问:“既然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为什么国庆游行阅兵要展示新武器啊?王蒙这样的文化人,也将此句理解成老子要求把这种阴谋治国之术藏起来,不让老百姓知道。实际是老子希望不要让别有用心的人、好战者,独裁者知道。其实,老子在一连几个排比比喻之后,点睛之笔就是总结句“是谓微明”——这就是从细微处见事物大端、本质的“见微知著”成语所概括的意思。我在前面行文中特别点明,“柔弱胜刚强”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隐藏在老子所举的几个比喻中。合之前必是张,弱之前必是强,废之前必是兴,夺之前必是与。也就是说事物没有张的运势就不会有合的趋势;没有强的运动就没有弱的走向;在前没有兴盛的运势,颓废的显像也就无从谈起;没有被给予在前,就不会有拿走的后续(别人没有你拿什么啊?)。一个智慧的人,应当看到事物走向兴盛之时,也是走向衰亡之机。一个弱小的力量,只要它是从强大、兴旺中走出来的,就必然会由弱转强。这就是“见微知著”。掌握了这种对事物规律的认知,就会把握时机,找出顺势而为的途径和方法。老子明确指出这种思维方法是一把双刃剑,弄得不好就会被心术不正的人利用。比如奸佞小人,就会用吹捧、谗佞的手法,让主政者对自己产生好感而受重用,让光明正直的人被嫌弃而被排挤。所以,老子要说,这种治国之利器不可轻易示人。                         2012年1月6日星期五于富力湾
第三十七章原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罗汉解读: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经常表现为好像什么都没作实际又什么都作的状态。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侯王若能谨守此道,万物将自行化育。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自行化育就会自行发展,我将(这种)真真实实地状态叫作没有实名的“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没有确定内容的“朴”,也就不会有奢求、不会有贪欲、不会有僭越。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主政者)不再有贪功急利的欲求,自然就会心境宁静,天下也将因此而自行安定。对这一章的解读,重点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和“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两句。第一句,有好多版本讲成“道”永远是顺其自然无所作为,但任何事却都是由它所为。如此解说,大体上还说得过去。“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句则讲成“我就用纯朴的大道来镇止”,从而把“镇”字按“镇压”的意思理解了。“镇”字由“金”和“真”组成。这个“真”,若写成篆文,就会发现是道字下面加了个“大”,其会意是:金不仅代表兵器武装镇守,还有金石铭刻进行宣示的大道、关隘的意思。比如山海关、玉门关,那是明明白白摆在那里有重兵把守、且有金石铭刻关文的军事重镇。所以,老子在这里用“镇”是取其枢机要道金石铭刻之象,绝无镇压之意。我的这一解说,可以从“镇之以无名之朴“得到证实。无名,就是不能用一个确切的名来命名“道”,只能用“朴”——简单、原始、粗朴、混沌的状态来宣示。而这种状态确实是真实地存在。老子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就是“道”的确象关津、渡口、要塞那样真实地存在着,但它却又是无形、无味、更无色。人们对道的理解、感悟,甚至把握和运用,都只能意会而难以言说。                          2012年1月6日星期五于富力湾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616
Re: 感谢昆仑山雪君
« 回复 #8 于: 2013-04-29 12:04:46 »
德篇
第三十八章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生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罗汉解读:
如何看待老子五千言,一开始我就和市面上的版本持不同的看法。市面上和网络上的通行看法,都把《道德经》的道德当成一个复合词来理解并进行宣讲。从而一开始就把老子的道德经作为具有强烈社会伦理道德意义来看待。我则是把道和德分开来看的。道就是道路、途径、方法和手段。德就是得到。老子五千言通篇就是讲一个人、一个国君怎样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我这样讲,有一个重要的考古依据。就是从马王堆考古发掘出的《老子》,在编排上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因此,整个书名应当是《德道》经。德字最初始的意义就是得。这里要讨论的问题是老子为什么不直接写“得到”而要用“德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呢?只要我们把“得到”和“德道”并列地放在一起,就会发现,“得到”所表现的是简单的“得到”的行为过程;“德道”,则表现的是“得要有德,到要有道”的意思。正因为具有这样的深意,后人才有往社会“道德”的思路上生发的基础。而这一步之差,却让我们看到生发之意和老子原意相去甚远。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每个人都希望在现实人生中有所得),但“得”的最好方式是不要一开始就只想着要得,如此反而有得;想“得”的最下作的方法就是从一开始担心自己会失去得,这样反而不得。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得”的最好方式是不逆势而为,这样反而可以为所欲为;“得”的最下作的方式就是急于想得,从而做出很多强行为之的事。生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当我们号召人们要以仁而“得”的时候,肯定是人们为了得,已经做了很多不仁的事;当我们号召大家要遵守义(法律、规则)而“得”的时候,恰好说明人们为了得,已经做了很多不义的事。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当我们号召人们崇尚礼(秩序)而“得”的时候,不仅得不到人的响应,还会发现人们早挽袖举臂把礼扔到一边去了。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所以当前社会是丢失了遵循客观规律之后才凸显“德”——人们获取“得”应该公正;当人们已普遍放弃公正而欲“得”的时候,我们才号召人们要有爱心;当人们已普遍丧失爱心之后,我们才要求人们“得”的行为要合乎正义,当人们连规则、正义(法律)都不讲的时候,我们才要求人们要有礼(秩序)。所以社会提倡礼,说明人心已不再看重公正和诚信。这(人心不再看重忠信),正是社会发生祸乱的首要原因。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前面所写的德、仁、义、礼,虽也是“道”浮华的表现,却已是人愚昧的开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所以大丈夫总是处事厚道,不跟着众人轻薄其轻薄;处其诚实,不跟着众人浮华其浮华。会远离虚假的德、仁、义、礼,始终坚守自然之道。在这里除了我对德的翻译与通行版本大相庭径外,还有对“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的翻译,也与名家的翻译迥然有别。比如我手上这个版本对这句的翻译就是:“有先见之明的人,只是道的浮华部分,是愚昧的开始。”之所以闹出这样的笑话,就在于翻译者对“识”字含义的了解太狭隘。其实这个“识”在这里是“誌“的意思,也就是现在好些书法家在作品完成落款时还常常写”XX识“的用法。”前识者“,是“前面记下(写)的”意思。难以相信,我的古文功底就是很差的了。竟还有比我更差者招摇过市教人。2012年1月7日星期六于富力湾。

第三十九章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也。天无以清则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而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罗汉解读:
市面上流行的版本,一般都把老子在这里说的“一”等同于“道”。实际“一”不等于“道”。有两点依据:其一,按考古发现的老子五千言,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因此从行文思路看,老子不可能在自己对“道”都还无一字交代的情况下,就说这里的“一”就是他后面要说的道。其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已普遍认同是老子对世间万物生成的逻辑表述。而这个表述却明显地告诉我们“一”不等于“道”,“一”只是“道”的派生。那么,老子在这里用“一”表示的是什么?这就得从“一”的书写方式去理解(时刻都要记住我们的文字是会意的图画)。“一”是由一点开始,然后是点的延续延伸。因此,这里的“一”是事物开始发生的起点和继续。通读《老子》全文后,我们知道老子说的“道”,是无形、无声、无色的存在,那么“道生一”,就应理解成是“道”从无形走向有形。而这有形的表现,是由点开始的,而且只有点的延续,才让我们看到了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所以,这里的“一”是“道”从无形到有形的外显,是事物开始发生并自然延续的起点和进程。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让我们看看已经存在的时空是怎么得一而生的,天得其自然地发生和延续,所以是清澈的;地得以自然地发生并延续,所以是宁静的;让我们事前没有预感的天边闪电,得以自然地发生,所以让我们感到它具有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灵性(请注意这里“灵”是指闪电的灵动、闪烁呈象,不是带迷信色彩的“灵验”)。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空旷的山谷得一阳始生从而走向充盈,世间万物因得一阳开始才茂然丛生,侯王因为能顺事物发生的自然,方能正确地为天下占卜(远古时代,占卜在官不在民。到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诸侯纷争,原为周天子垄断的占卜权,分散到了猪侯的手里,所以,老子在这里用了“侯王”二字。但仍不在民。也就是说老百姓是不懂占卜也不能私自占卜的。私自占卜就是蛊惑民众而有罪)。其致之也——这是对前文的总结句。意思是“他们都是一,也就是自然发生并自然延续的结果”。天无以清则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天若不能一直清澈恐怕就会开裂;地若不能一直宁静就将爆发(比如火山、泥石流),电闪若无一瞬间自然凸显的灵动,恐怕就将是歇寂的状态。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而贵高将恐蹶——若山谷没有自然的充盈恐怕就将成为了无生气的山谷;万物不得一阳的生机恐怕就会灭绝;侯王若因不再拥有垄断占卜,恐怕就会从宝贵的高位上跌下来。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所以,贵以低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这就是成为侯王的人,要自称孤(单)、寡(少)、不谷(心胸没有山谷宽广)的原因。这样称谓自己,难道不是以贱为本么?难道不应该这样吗?故至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至高无上的荣誉等于没有荣誉,(所以)宁可不做光滑美丽的玉,而做棱角峥嵘的石头。在《德》篇的第一章,老子开宗名义就讲“最好的得是不得”,也就是顺自然之道,就可以得到我们生命所需要的一切的意思。然后讲社会在放弃了对“道”的遵循之后,才出现了“德”的标准——得之有德。这已经是社会从道法自然这一最高境界的退步,到人们连德的要求都做不到,又退而求用仁的标准来规范“得”的手段;求仁不行后又再退而求义——要求人们求“得”时要遵守法律、规则;人们连法律、规则也藐视不尊了,又再退而讲礼——要求人们遵守“得”的秩序。市面上流行的版本,据此只简单地指出老子反对孔子提倡的仁、义、礼,从而认为老子是持消极治世的主张。这是不明老子如此反对的时代背景。事实是,老子亲见了自“周公复礼”,大力推行礼教治国的社会现实后,人们欀臂争利更厉害,子弑父,臣弑君,周天子日渐势微,诸侯纷纷割据称雄。在那个时代并非只有老子一人关心社会治理,春秋时期恰好是各种意见、各种观点都可以自由鸣放的时代。也就是后来史家称为“百家争鸣”的时期。在那个时期,知识分子都十分关心未来社会应用什么样的规则进行构建,面对天子式微,诸侯并起的现实,神州大地该走向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理想模式,就成了知识分子争论的热门话题。要规划未来,就得回顾过去,所以老子在这一章有“昔之得一者”这样的起句。当时知识界,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即荛舜禹三代,是最好的王政时代。自从禹将自己的位子传给儿子启之后,就开始了中国历史家天下的时代。也就是霸权时代。普遍认为,在荛、舜、禹时代,实行的还是“德”政,家天下以后,实行的就是“义”政,我在前面解释过义字的初义,就是用武力规范人的社会行为。这种“义”的极端就是霸权,谁有枪杆子,谁就可以主宰社会蛋糕的分配。周灭殷后,周公施行“仁政”并辅之以礼。企图以此来恢复“王政”。但如此治理国家的结果是西周灭亡,周王东迁。到韩、赵、魏“三家分晋”血的事实呈现在大家眼前——居然三个家臣把堂堂一个晋国瓜分了,在当时的知识分子看来,这社会礼数真是颓败到了不堪入目的地步。如何建立一个好社会模式的话题,就进入了更加热烈的辩论和社会实践。孔子一派提出恢复周公“克己复礼”的治国模式,也就是行周公之“仁政”。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当属于复古派;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则认为既然历史已经证明周公所行的一套行不通,既然人心已乱,大家都以霸权至上,治理社会的最好方法,就是以霸治霸。主张当政者以严刑酷法治理“刁民”,这在当时应当是改革派。而这一改革派的成功,最终导致的是中国封建专制几千年。老子则主张尊重自然的和社会的固有规律,顺天地之自然,顺人性之自然治理国家。基于这一主张,老子在自己的五千言里,既批评了孔子,也批评了法家。我十分赞赏老子的观点和主张。因为他首先认识到自然规律不可违,人性多样不可违。承认每一个人都有生存权,和发展权,每一个人都有得到维持其生存和发展所应得的东东。只有在承认和尊重自然的必需和个人的必需之后,才能讨论得的大小、多少,和该用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得自己应该得到的合理性。这就是他的随感随议文字,原本是关于“德”的文字在前,“道”的文字在后的原因。只是后来的统治者和依附统治者的文人,出于集团利益需要,对《老子》一书的思想作了适合自己统治需求的诠释,而且把全书《德》篇在前“道”篇在后的体例,偷偷地打了颠倒,书名也就成了《道德经》,从而完成了将《老子》一书披上社会伦理道德外衣的包装。再通过历代文人玄之又玄的掺入私货,遂成了如今让普通老百姓越读越玄、和一些文人将其作为打扮自己有莫测高深学问的道具。                      2012年1月8日星期日于富力湾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616
Re: 感谢昆仑山雪君
« 回复 #9 于: 2013-04-29 12:10:30 »
第四十章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罗汉解读:反者道之动——前一章,老子讲事物的发生,也就是“一”的开始和连续运动。到这里接着讲事物发生发展后回归的现象又如何理解。前面说了,“一”生于无形的道。那么事物、生命的回归,也是道运动作用的结果。“反”是相反、回归的意思。世间万物都有一个春发夏长、秋熟冬藏的生命历程。老子在这里是想说明,事物无论是生长还是收敛归藏,都是道在起作用。弱者道之用——事物生发向上,表现出蓬勃生旺的气势,是道的作用,同样,回归(反)所表现的衰微没落,也是道的作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以,天下万物都是从“一”开始有,而这有形的“一”则从无而来。把我的上述翻译连起来:“事物无论是生长还是收敛归藏,都是道在起作用。事物生发向上,表现出蓬勃生旺的气势,是道的作用,同样,回归(反)所表现的衰微没落,也是道的作用。所以,天下万物都是从“一”开始有,而这有形的“一”则从无而来”。对比一个被名家推荐的版本翻译:“道”的运行是循环往复的,它的作用表现为柔弱无力。天下万物产生于有形物质,有形物质又产生于无形的“道”。“整个这一章,是对前一章的归纳和总结。老子是想说明,一切事物发生后,从正常情况看,都有一个生、壮、熟、藏,和再生、再壮、再熟、再藏的过程,放大到更高的概括,则所有生命都有一个生、老、病、死的循环往复。无论是生还是死,都是看不见的客观规律(道)在起作用。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来说,就应该在看到生的时候就应想到这向前的生,同时也是向死的回归。而这死,同时又是再生的起点。因此,我们让生命拼命地奔跑,也就是让生命加速向死亡回归。这就是我们平时常常看到做事风风火火,情绪和行为都急躁的人,其生命往往会在有一天嘎然而止的原因。                         2012年1月9日星期一于富力湾

第四十一章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罗汉解读:
上一章,老子强调了世间万物的生生死死,强强弱弱,都是“道”在起作用。这一章继续论“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最好的文化人听了关于“道”的解说之后,会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地去实践它。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一般的文化人听了关于“道”的解说之后,会时而想起时而遗忘,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差劲的文化人听了关于“道”的解说之后,会捧腹讥笑。若他们不讥笑,那他们听到的肯定就不是“道”了。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所以人们常说:明白浅显的大道恰似暗昧、没有,按道的要求为人处事,与众人相比,就好像是落伍、退步。本来平坦的大道也变得艰险崎岖。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最好的得到却好似空谷那样什么也没有;太白的东东好似到处都显现着污点,最大限度地“得到”恰似最大限度的不足,刚强坚持要得到的却变得一如小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越有质地的好象越空;越大的方形就不会再看到有四只角,最大的器总是最后才完成;最大的声音其中的音符反而越少;最大的象会让我们看不到它整体的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所以“道”是隐藏于事物之中而不可能给予具体命名的。但是只有这样的“道”,才是最能帮助事物发育生长并使其成功的。老子在这里再次阐发了大道为什么不被好些人理解的原因,就在于大道讲得越实在就显得越虚无。人们在实践中越遵循就会让人觉得是在越退步一样。同时还说一个真正明大道的人会越有知识越空,越有见地越谦虚,成了“虚怀若谷”,处处谦卑,处处退让的人。现在的确有好些人甚至对我说,若按老子的主张,我们这个社会就无法进步了,因为今天社会的发展都是靠调动人的竞争本性而实现的。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老子是主张人类过“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布衣粗食”的原始生活。基于这样的理解,当然会对你今天还讲老子的道,捧腹讪笑不已啦。其实我要说这是蹩脚政治家及其附庸文人对老子思想,即使不是有意歪曲,也是无知的错解。每当我了解到欧盟及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风土人情,我就在想,是不是老子骑青牛西出阳关后竟跑到欧洲去了。同时也很奇怪,马克思的理论为什么不在故乡得到很好的实践,却跑到东方的中国成了一个近一亿人大党的理论基础。谁是谁非,恐怕不是执政者掌控的媒体说了算,谁好谁坏,当是社会实践结果说了算。还有好些版本把“士”解释成有智慧的人,这也是错的,春秋时期的“士”,是指有文化的人。我在前面的文字解释“志”字时已经说过,“士”是“干”的倒写。干代表武器或枝丫,也可以让人想起拿武器的人。因此,这“士”则表示“倒竖干戈,不以武力对抗和征服别人的人”,自然是以文(说理)为事的人。但有文化绝不能就等同于有智慧,特别是正确的智慧!                          2012年1月9日星期二于富力湾
第四十二章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罗汉解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是道从无形变为有形的开始,一的开始即为出现寒暑、冷暖、昼夜,也就是概括为阴阳的变化,具体到生命则一如人之分男女,男女交媾而生下一代。下一代即为三,三继续繁衍,所以,包括人类在内的世间万物都成等比级数地增长。(我如此解释此句,比较学者复杂化的解释,要明白浅显而且准确得多?)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包括人类在内的世间万物,都具有男女、雌雄、阴阳两极。而且只有“负阴而抱阳”(男女、雌性、阴阳交媾的形象描绘),相互冲击、交融,才让我们看到世间万物一如禾苗欣欣向荣、唱歌似地生长。(这里要特别解释一下“和”字。从“禾”从“口”,其实禾苗生长的时候是会发出声音的。关于这点,得感谢我曾经有15年从事农业劳动的生涯。那时作为右派被下放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监督劳动改造。15年劳动的艰辛,到现在已化为我生命的快乐。特别记得的往往是能胜任重体力劳动的场面,在当时,当看到我能按照农民教的方法扎出极为漂亮的鸦雀窝谷草垛,在秧田里,亲见水珠跳上秧叶颠,在田间麦地亲聆到麦苗拔节生长发出的“啵”、“啵”声,月光之夜,走在田野,头顶的光环总在前面招引着我,……所以让我领悟古人造这个“和”字的初意,就是田间禾苗张口爆芽、唱歌似生长的意思,从而倍感亲切。再进而理解音乐的“和声”,就更不费力。一些没有这种自然的和生产体验的学者解释这个“和”字,就只有用后起的“家和万事兴”之类的话来说明,对比我的上述解释,顿会变得苍白而无力。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从前面的讨论,我们自然导出孤阴不长,独阳不生的结论。所以),人的最大悲哀,就是孤、寡、家族不繁(不谷:家庭人口没有繁衍到充盈山谷。在先秦时代,对牛羊、人丁的多少,有用“谷”来计量形容的习惯。)。王公们常用这些不吉的称谓来称呼自己,道理就在:事物有损之反而会让其更加茁壮;益之,却反而让其遭损的现象(这也就是民间流行有对自己子女取贱名来保其健康成长习惯的由来)。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人们都是这样教育下一代的,我也如此教之(注意“教”字的会意。“文”是手拿教鞭,面对的是不遵从父命的“子”)。好强逞能者将不得善终,我将把这一条作为施教的开始(也就是最基本的原则、宗旨)。                            2012年1月11日星期三于富力湾
                       
第四十三章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罗汉解读:
这一章的起句与上一章的结句,紧密衔接。上章说要把“逞能好强者将不得善终”作为他施教的首篇,所以这章接着讲的就是以柔克刚的妙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最柔弱的东东,往往能打败天下最坚硬的东东。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别看是无形无声无色无味的东东,却可以进到毫无间隙的东东里面去,我从这里明白不违背自然规律地做事,是有百益而无一害。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施不言之教,与不违背自然规律做事的好处,天下没有人能用其他的方法做到。关于“无有入无间”的最好诠释,莫过于庄子的《庖丁解牛》。我曾经在课堂上对此文所阐发的思维之妙,通过对庖丁解牛过程唯妙惟俏的形象描述,讲得眉飞色舞。其中“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正是对“无有入无间”的最好诠释。附《庖丁解牛》一文于下,可见庄子不愧是老子思想的最佳诠释人。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译文:一个做厨师的人,给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无不中规中矩,干净利落,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如此程度啊?” 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追求的,是探寻(事物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全是整体的牛;三年以后,我见到的已是透过牛皮看到牛的骨架,所以眼里已不是牛的全貌了。现在,我凭对牛的灵感和牛接触,而不需要再用眼睛去看,看起来我的视觉似乎停止在一个地方甚至是呆迟不动,其实我的精神思想早已开始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汇聚结合的地方,我的刀刃尚且不会碰到,更何况空隙很大的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硬割断筋肉;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砍断骨头。如今,我的刀已经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但刀刃的锋利就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我已到了这样程度,但每次刀行到筋骨交错汇聚的地方,我依然会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行动稳健迟缓,动起刀来非常轻,轰地一声,骨和肉一下子解开了,就象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情悦意满,然后把刀仔细地擦拭干净,妥善地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厨师的这番话,让我懂得养生的道理了。
可惜梁惠王只想到自我养生之道,却没能由此联想到治国之道。                2012年1月11日星期三于富力湾


             
第四十四章原文: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熟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罗汉解读:
在这一章老子强调了适可而止、知足常乐的人生意义。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熟病?——声誉令名与身体相比,哪一个对我们更亲切?身体健康与拥有财货多少相比,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多?得到财富与丧失生命,哪一个对我们是更大的伤害?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因此,过分地追捧某一样东西,必然会带来更大的耗费,希求拥有得越多,失去的也就越重。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道满足的人不会遭遇羞辱,知道适可而止的人不会遭遇危险,反而可以长久地拥有应得的东东,(其生命也就)可以长寿。老子在这一章展示的观点和主张,并不是要我们坚守原始粗朴的生活,而是主张对任何事物的追求都应有一个度。他不反对人有爱有欲,但是反对“过爱”——过分地贪恋、贪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若过分到为美伤身,就成了得不偿失的行为;人应当有所储蓄,以防不测,但若贪婪地占有,即使拥有了一座金山,也会因担心被偷被盗,而成天忧心忡忡;荣誉之心是应该有,但若因此而不要命地去追求(如在赛场上非要跑个第一,或者得了第一就非得每次都保住这个第一),最终会为了这个“追求”,耗尽生命而短寿。“足”和“止”两个字都与脚有关。“足”有脚在行走的意味,“止”,就是画的前脚掌几个脚趾头被一横档住,故有止的意思。因此,这两个字的会意,都是告诉我们人是应有所追求,但追求当适可而止。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夫人,就是一个贪得无厌追求名牌品味的人,最后被查处。我们历史上的石崇与和珅,也是贪得无厌聚敛财富的典型,其最终下场,也家喻户晓。历史上有名的吴、越,是春秋时期在如今江浙一带的两个小国。吴国夫差为报国仇,曾经叫站岗的士兵,在他进出时都要说:“夫差,你忘了复仇了吗?!”因此,他最后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为了复国,送美女西施,亲为夫差洗马,卧薪尝胆。十年生聚,最后打败了夫差并彻底灭了吴国。在越王勾践作为人质滞留吴国期间,国内大事由范蠡和文种两位大臣齐心打理。所以,这两个人应当是越国得以复国的最大功臣。范蠡在功成之后就带着西施离开了越国,文种却不听范蠡的建议,恋栈功名而留了下来,最后,范蠡成了有名的陶朱公——既是经商致富典范,也是逍遥人生的典型。恋栈功名的文种,则是拔剑自刎的下场。                             2012年1月12日星期四于富力湾
               
 第四十五章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罗汉解读:这一章老子讲一个有得之人应该是什么样的表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万物中成就最大、最完美的事物,当是具有不封闭性,从而有永无止境延续性的事物。因此,其成功之后就会显现出若有所缺,从而具备永不疲弊的推陈出新动力。——最为充盈的事物,往往显得最为虚空,正因为如此,他们就具有了无穷的效用(比如空气,疏松的棉花、动物身上密实的毛发)。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最直的犹如有弯曲,最大的智巧,表现出来有似笨拙。最好的辩才,却显得好像木讷似地不善言谈(这里是指有的人口若悬河却言之无物,有的人说话不多,却一语中的)。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之所以如此),就在于躁动能胜寒凝,安静能胜浮热,宁静是天下之正。在这世间上,最大,最丰满的事物不是实在的事物,而是最空阔寥寂的事物,因为最为空旷寥寂的事物能容下所有实体。任何看起来很直的东西,其实都是有弯曲的。老子的这一认识,因当说比爱因斯坦发现任何直线(包括宇宙时空)都是弯的早了几千年。最大的智巧,不是使对事物的了解,更加繁复,而是更加简单。这和我们现在用的电脑和手机是一个道理,凡是备受人们欢迎的好的电脑或者手机,肯定是最为本朴简单而又高效的。这一点,大家只需回忆一下手机发展史,就会看到手机最好的巧智表现就是外形越来越质朴简约,操作越来越简单(就像傻瓜只知道摁按钮一样)。——所以,我们应当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老子主张“大巧若拙”,绝对不是要求人回到拿“大哥大”打电话的本意。这里还需解释一下“静”字。一般人只会想到不出声,不躁动,安静的意思。却忘了“静”字的本意是“纯色”、“纯音”、“纯形”的意思。当事物只有一个颜色的时候,也就没有了颜色;当事物只有一种声音的时候,也就没有了声音;当事物只有一种形式的时候,也就没有了形式。在这种状态下,只要有丁点、少许的变化,都容易被马上捕捉到。人这种高等动物,有一个本领就是能从有声处追寻无声,复又能于无声处听惊雷!——人只有在极为静寂的世界,才能最为敏锐地感知宇宙间发生的细微变化。                       2012年1月12日星期四于富力湾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616
Re: 感谢昆仑山雪君
« 回复 #10 于: 2013-04-29 12:12:08 »
第四十六章原文: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罗汉解读: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当人和社会都按自然规律行事的时候,就会出现放马南山,到处都是肥美、欢叫着自由奔跑的马群。(这里的“粪”,不是耕田的意思,是说马在人们眼中的价值贱如“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当人和社会都不按自然规律行事的时候,在城郊看到的都是上了马鞍、披了战袍的战马。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因此)世间最大的罪孽莫过于贪婪的欲望,最大的祸患莫大于不知足。最大的错误莫大于永无止境地想要得到一切的欲望。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所以,能知道欲望应有一个合理尺度的人,就会常处于心情愉快的满足中。对于这一章的翻译,流行版本,通常错在“却走马以粪”上。比如我手上的版本就翻译成“当天下有道时,国家把战马都归还给老百姓以用来耕种。”这是不明历史背景,以及古汉语特点的翻译。在古代,国家有事要打仗,是每户出丁,而这丁不是赤手空拳报到。必须自备战马和武器的。我的这个说法可以用《木兰辞》来说明。木兰要代父从军,不仅自己要女扮男装,还要到市上去买骏马、鞍鞯和长鞭。木兰所处的时代,已经是魏晋时代。魏晋时代尚且如此,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就更是如此。其次,考古发现的农耕牲畜,普遍用的是牛耕。而不是一如上面说的马耕。所以,整个句子的翻译违背了历史事实,且也让老子的言说失去了那个时代诗一般的场景——老子不仅关注人的生命,还关注包括马在内的一切自然生命。因此,正确的翻译应当是:当人们按自然规律行事的时候,社群之间就不会发生战争。人们每天早晨起来的任务就是把马群赶出马栏,让他们在蓝天白云下自由地奔跑和尽情地繁衍,以致马群多得来就像马粪那样的不值钱。这样才有了下句,当社群之间发生争战,那在城郊见到的就不再是自由奔放光滑溜背的马,而是上了马鞍,披了战袍,随时准备被骑上疆场厮杀的战马了。从这里我们应当看到,老子所关注的,不仅仅是人的生存和安宁,还包括整个自然生态环境,因人的贪欲而被破坏。                   2012年1月12日星期四于富力湾

       
第四十七章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罗汉解读: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不出门就能知道天下,不从窗户窥视,就能看清天道运行。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有的人)走得越远,却知道得越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所以,圣人是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具体操作就能成事的人。这一章,若不善加翻译,就会认定老子是在打胡乱说。关键是对“其”字作为虚词的理解。“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的“其”是指的“有些人”是泛指而非确指。这句话是用来对比、陪衬“圣人”的。那么圣人为什么足不出户,眼不看天,就知道天下事变,而且不用亲自操作,就能使事情成功呢?这是在于这里老子定义的“圣人”,是已经明德、明道之人,也就是已经明白了该得什么以及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得其所应得的人。作为一个现代人,要做到足不出户,就知天下,比起古人来,可以说容易到上万倍。只要有电视、电脑、手机,朝闻天下有何难,随时可以和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人进行交流、沟通,甚至谈判。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可以办成大事,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说老子是处于圣人难得、圣人难成的时代,如今则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的时代了。但在如此有利的时代,“圣人”却依然稀缺。这就正应了老子前面说的“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比如司马迁的父亲就让他在20岁前读了万卷书,20岁时腰缠草鞋“行万里路”,见多才能识广。这的确是古人增长知识,提升思考问题能力和水平的唯一途径。当其熟知、了解了自然和社会之后,比如司马迁就足不出户地写出了千古不朽的《史记》。在那个时代的确有见多而识不广的人,正如今日很多见也多,识也多的人,却依然成不了圣人一样。因此,真正的圣人,除了耳聪目明,善于筛选信息、分析信息之外,还需要有无私无畏更无欲的旁观者的思想境界。                                2012年1月12日星期四于富力湾
               
第四十八章原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有其事,不足以取天下。罗汉解读: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有很多版本都错解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由于一开始就误解了,所以,对“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理解,就更让人啼笑皆非了。比如我手上这个版本的翻译就是:“研究一般性的学问,所学的知识会越来越多,而研究道的学问,所学的知识会越来越少,逐渐地减少以后,最后就到了道法自然的“无为”境界。”这段话的正解,应该是:随者做学问的日益增进,我们从中归纳出的规律性的东西,比起所学的知识来,就会越来越少,归纳的次数越多,规律性的东西就越少也越精。最后就到了做任何事都不会倒行逆施的地步(不做违背自然和社会规律的事)。无为而无不为——正因为得“道”到了从不做违背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地步,反而可以为所欲为了。取天下常以无事。及有其事,不足以取天下。——如此,取得天下常常是在毫无动作中,到真要有所动作,则不足以取得天下。请注意,这里的“取天下”,不是指王侯的夺天下,而是讲圣人得天下。圣人取天下,是取信于天下,取悦于天下。所以,只需为天下人好好服务,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就够了。也就是说“圣人”不是靠“力”取得天下,而是靠自己为天下服务的精神,得到天下人发自内心的公认。所以,当真正要用一如现代人热衷的所谓的“包装”和媒体的轰炸效应,那是不可能成为天下公认的圣人的。即便是想成为天下王,单单靠虚假夸张的媒体造势,甚至用武力强行夺取,也是不得人心,也就不是真正地得了天下。当然,也有人坚信“谎言千遍,就会成为真理”,从而利用自己操控的媒宣机器,不断宣扬于己有利的谎言。                     2012年1月12日于富力湾
                 
 第四十九章原文: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罗汉解读: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不象常人那样只想到自己的心,是以百姓之心为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圣人只为百姓考虑,不为自己考虑,所以,整个思想都是以百姓的思想为思想——以百姓的考虑为考虑。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对心眼好的人,我(圣人)善待他们;对心眼不好的人,我(圣人)也善待他们,用好的“得到”的方法来影响、感化他们。(圣人认为那些不善,不信之人,只是在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达到的途径、手段、方法不对,只要对她们进行方法论的教育就行了)。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对说话诚信的人,我诚信他们;对说话不诚信的人,我也同样用诚信的心对待他们。是要用诚信的言行来影响、感化他们。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圣人处天下事,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人,总是不言而行,用自己的行动示范,让天下不同的心逐渐浑为一同。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对百姓所说的话,做的事,(圣人)听在耳里,看在眼里,都放进自己的心中,把所有的百姓都当成纯真无邪的小孩看待。在这一章,老子提出了圣人对待百姓的态度,有如下几点:第一,   对所有人的行为处事都表示理解。尊重每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欲求。第二,   对不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处事,表示欢迎;对有损他人利益的行为处事,虽不赞同,也表示理解,然后用自己善待他人的实际行动去影响之、感化之。第三,   儒家主张人之初,性本善;法家主张人之初,性本恶。老子主张,人之初性无善恶。一如纯真的婴儿、孩提,全在后天父母、师长的言传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传。   老子认为那些心地不善,说话不诚实的人,是可以通过大家的善待和诚实的行事作风影响和引导其向善和行事诚实的。从这里我们看到,老子并不是主张实行“愚民”教育的人,而是主张当政者应带头躬亲行善(友好)、守信(诚实)的。                    2012年1月13日星期五于富力湾

第五十章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中不被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罗汉解读: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一个人出生的时候也就是开始走向死的时候。虽然如此,长寿的人在十成中有三成,一出生就夭折的也在十成中占有三成。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还有出生后因为自己不遵循生命自然规律活动,从而加速死亡进程的又在十成中占了三成。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生看得太重的缘故。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中不遇甲兵;——我听说善于调摄养生的人,行走山野不会遇到兕牛和猛虎,被征入伍不会被敌人杀伤。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兕牛对这种人找不到头角顶的地方,老虎对这种人找不到施展爪牙的地方,兵器对这种人找不到可以刺进的地方。夫何故?以其无死地——为何如此啊?是因为在他们身上根本找不到可以致其死地的部位。这一章看起来是讲养生之道,实际更是讲做人之道和治国之道。老子一贯主张柔能克刚,弱能胜强。静能制动,小能胜大,无能生有。所以,在这一章,起句就告诉大家,生、死是任何事物不可截然划分和无可避免的并行的两面。出生,就是入死。在有了这个明确的认知之后,就应当珍惜生命。从自然规律看,出生者必死无疑,那就只有延缓生死进程一途可以探讨。尽量保存自己生命能量,减缓新陈代谢。保存能量,减缓代谢的最好方法,就是守静、示弱。所以老子说“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因为盲动而置于死地者,十成中也占了三成。作为一个王朝,一个执政党来说,也逃不了“出生入死”的命运规律。从历史看,那些在历史上占有相对时长的王朝,其初期都是实行了“休养生息”,不与民争利的政策;凡是好大喜功、与民争利,甚至役使百姓如犬马的王朝,都是短命的。                          2012年1月13日星期五于富力湾
第五十一章原文:道生之,德育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罗汉解读:对于这一章的解释、翻译,市上流行版本,因为对“道”、“德”和“玄”字义的理解狭隘,其对老子本意的诠释,都难以到位,让读者读后无法确切把握老子究竟在说什么。比如,我手上这个版本,对这一章就是这样翻译的:“道”生发万物,“德”养育万物,万物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形状,是外部的具体环境使其如此的。因此,万物没有不尊崇“道”并且以“德”为贵的。“道”之所以受到尊崇,“德”之所以受到珍重,那就是因为“道”不是强制他们生长而是让他们自然而然地生长。所以,“道”生发万物,“德”养育万物,它们促使万物成长,发育,促使万物自立、成熟,使万物都得到滋养和保护。生育它而不据为己有,成就它而不自恃有功,引导而不主宰,这就叫做深奥而玄远的“德”。我在这里再次重申:“道”是途径、方法,从而引申出规律的意思;“德”就是“得”。与“得”不同的地方,在于这种得,是在“十目一心”的审视下的得,也就说是经过五个人都同意认可的“得”。这也就是“德”被后人引申出“德行”意思的由来。“玄”是对现实生活中纷繁复杂的事物现象进行分类整理,从中归纳出一般性的“道”,再从小“道”基础上进行再归纳,就像我们打草鞋,编辫子那样,逐渐归纳出宇宙生存之大道。这个字之所以后来具有深奥的意思,就在于对事物的归纳,可以有起点,却没有终点。比如,我们可以从鸡生蛋、蛋再生化出鸡,鸡属于鸟类等等进行归纳,但却无法完成鸟从何来又将何去的归纳。无限归纳下去的结果,是人类越归纳越无法回答宇宙究竟是怎么生存,从何而来的了。霍金的假设是宇宙来源于一颗豌豆大小的物质爆炸。那我要问,这最初的豌豆是从何而来的,是因为什么原因而爆炸的?还有当时豌豆以外的空间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所以,霍金看似清晰的答案,依然回到了我们祖先说的宇宙本是“浑沌”。所以“玄” 字所代表的是人类对客观事物成因的逐渐深入追寻。追寻就是归纳,追寻的结果是没有尽头,“玄”才有了“深奥、玄远”的意思。有了上面的共识,我们再来看老子这一章所讲的含义,就十分浅显明白而不含糊啦:道生之,德育之,物形之,势成之——无形的道生发出有形的物,我们按照既不浪费也不贪婪私有之心去培育它,物就能顺利地成形,而且成势。比如,地面冒出一颗幼芽,我们不抱任何私心地保护它,浇灌它,它就会顺利成形,开花结果,再繁衍,就能成势(由一棵树成一片林)。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所以,世间万物莫不尊崇自然规律的奇妙,从而更加看重由此而来的所得。比如,人类尊崇自然规律保护了鸡的生长,从而得以享用鸡和鸡蛋。因为十分珍惜大自然(道)的恩赐,从而在享用时,就会把最好的鸡,最大最光鲜的蛋留起来,让其更好地繁殖繁衍。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尊崇取得的途径,宝贵得到的东东,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尊重客观事物生命的自然规律。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所以,“道”使事物发生后,我们就应遵循规律地蓄养,使其亭亭玉立,使其开花结果。养好它,保护好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生养他们而不视为私有财产给予占有,养育保护他们而不自恃有功,使他们成长却不随意宰杀,这才叫做最大的德(得)。经过上述诠释、翻译,我们自然看出老子在这章,是讲人类不仅应遵循客观自然规律地去获得自己因生命所需而必要得到的东西,还应尊重客观自然规律,才能永保大自然(道)的恩赐。这里的潜台词是,人若不尊重自然,恣意地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比如“竭泽而渔”,就将不再有鱼吃,把所有的鸡都杀光吃光,就将不再有鸡吃。“杀鸡取卵”就不再有蛋吃,(此处重复一句,已删)把稻谷全吃光,就将不再有米吃。所以在享用大自然恩赐的时候,一定还要把最好的留起来,让其更好地繁衍,人类就永远吃穿不穷。如果前面说的“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是短视的得,那么这样的得,就是最有远见、最大的得。                        2012年1月14日星期六于富力湾

第五十二章原文: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罗汉解读: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天地从混沌开始分阴分阳,分雌分雄的那一刻,就是天下万物由此发生之“母”,从而我们也就看到了在“道”作用下发生的万物万事,所以万事万物是“道”的儿子。既然明白了万物都是道的子女,自然会回过头来谨守其母(道)。举个例来说,我们知道是鸡生的蛋,蛋自然是鸡的子女,既然我们知道鸡蛋是鸡生的,那么我们只要好好地养好鸡,自会就有享用不完的蛋。这就是老子说的只要谨守“得到”的“母”(途径和方法),我们就能受用无穷,“没身不殆”(即使我们死了,鸡都还会鸡生蛋、蛋化鸡,鸡再生蛋地循环不息)。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塞住(百姓)的口,让他们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关闭(百姓)外出的门,让(百姓)不能了解世界,从而也就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和耗泄自己旺盛的精力。这样他们终身都不会勤勉地劳作。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让百姓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心声,帮助他们完成想要做的事,这样他们一辈子都不会请求救助。见小曰明,守柔曰强。——能从细节上了解人的需要,才是真正的聪明,能守住谦卑柔弱地做人原则,才叫做真正的刚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充分利用他们(百姓)身上的闪光点,就能让他们回复到明事明理的道上来。这样就不会给身体、甚至给生命遗留下祸殃。如此反复引导,他们(百姓)就会养成习惯(“习”字的繁体,表示的是雏燕学飞,两只翅膀要经历多次上下翻动的练习,才能学会飞翔。所以,这里的“习常”是“习以为常”的意思)。读完我的上述翻译,再想想一般学者说老子主张愚民政策的说法,真不知道是从何说起。我手上的这个版本,对“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的翻译就是:“塞住欲念的孔穴,闭起欲念的门径,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如果打开欲念的孔穴,就会增添纷繁的事件,终身都不可救治”。老子在这里是用了对比的手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老子本意是讲让百姓“闭塞视听”百姓就会懒惰不勤,开放言路,让其自由发展,就不会成为当政者的负担。我手上这个版本的翻译,恰好把老子的这一正确观点给予了180度的颠倒。这位学者怎么不想想,老子是主张逆自然之势治民的吗?我就不明白,所有学者都说老子是崇尚无为而治的,到这里却要当政者去把百姓的窗户堵上,把百姓的门封闭……                           2012年1月14日星期六于富力湾
« 最后编辑时间: 2013-04-29 23:01:48 作者 水木罗汉 »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616
Re: 感谢昆仑山雪君
« 回复 #11 于: 2013-04-29 12:14:19 »
第五十三章原文: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迳。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罗汉解读: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若让我做一个守正的智者,就会行笔直的大道,时刻警惕担心不要误入了歧途。(介,是界碑的意思,界碑肯定是立于分界线的正中。这也就是蒋介石要取名“介石”字“中正”的原因。)大道甚夷,而人()好迳。——大道是平坦简单的,然而人却往往要贪图走自以为是的捷径小路。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朝政颓败,田园荒芜,仓廪空虚,当权者却穿着刺绣的衣服,佩着锋利的宝剑,餐桌上尽是杯盘狼藉吃不完的酒食,自己的家里还堆满了用不完的金银。是为盗夸,非道也哉!——这是在夸饰自己通过抢劫得来的东东,不是我主张的道啊!西汉初年,有一段历史称作“文景之治”,是指汉文帝和汉景帝做皇帝的时候。汉文帝有一次想建一个露台,用以欣赏风景。先让工匠造一个预算,工匠仔细盘算后报告说:“不多,100两金子就够了”。汉文帝听了之后大吃一惊,问道:“这100两金子相当于多少户中等家庭的收入啊?”工匠们又认真地算计了一番,回禀道:“大约相当于10户人家的收入。”汉文帝听完就摆手说:“算了,算了,现在国库空虚,百姓生活不富裕,还是把这笔钱省下来吧,露台就不建了”。                           2012年1月14日星期六于富力湾
第五十四章原文: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罗汉解读: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善于建设者,不会被轻易拔除;善于抱持者,不会轻易脱落。如此,事业和家庭都会长久不衰,从而得到子孙绵延不断地怀念和祭祀。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自己以身实践,该得的才得,不该得的坚决不得。如此是极为真实的“德”(“得”之实在合理);让自己全家人都遵守这个“得”的原则,那么整个家庭都会沉浸在合理地“得自己所得“的宽松富裕的氛围里;若让整个乡里都能实在合理地得其所得,这种“德”(得)的风气就会绵延、修长;若让整个国家都实在合理地得其所得,这种“德”(得)的意识就会在社会上表现得十分丰富充盈;若让整个天下的人都能做到实在合理地得其所得,那么这种“德”(得),就会成为人们普遍的行为准则。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所以,从一个人得其所得的行为可以看出其思想品行的高低,同理,从家庭成员的行事可以看出一个家庭的家风,从乡里人的行为处事,可以看出这个乡总体的人文风貌,从一个国家的内政外交,可以看出这个国家的社会风气,从天下人的喜好,可以看出一个时代天下人的人生取向。怎样知道天下人普遍的风气呢?就从我们身边看起,就从我们自己看起。                           2012年1月14日星期六于富力湾
                       
第五十五章原文: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罗汉解读:
市面上通行的版本,都认为这一章老子是在讲德的强大功能。这又是不考虑《老子》整个行文思路的错解。上一章是讲如何修身建德(合理的得)——最好的建“德”方法是从自己做起,从脚下做起。这也是儒家所说的“修身、齐家、平天下”。这一章是讲修成的“德”,其最高境界当是一个什么样子。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一个人修“德”达到最深厚的境界时,当如出生的婴儿一样。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刚出生的婴儿十分柔弱而可爱,甚至柔弱可爱到蛇蝎都不忍心刺他,猛兽不忍心占有吞噬他,鹰鹞不忍心抓缚伤害他。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别看婴儿骨弱筋柔,他手握东西却很牢固;他并不知道雌雄交合之事,小鸡鸡却会完全自然地勃起,是他的精气自然来了,成天嚎叫声音却不嘶哑,是其生长欢快和乐到了极点。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认定欢快和乐应是人生的常态,知道人生当向自然学习的人才是真聪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但是,却认为过分溺爱自己生命才是祥,自认为让心气外泄,才是强的表现,其实万物若下意识地加快自己的强壮和成熟,就是在加快自己的衰老和陈旧,这是不遵循自然规律的表现。不遵循自然规律的,都会过早死亡。老子在这里,是把一个人修“德”的至高境界,用婴儿的身体、神态和行为,作为比喻来说明不能具体描摹的“德”的特点。我在前面说过“德”者得也。用“德”而不用“得”,主要强调“德”的“得”,有“合理得到”的意思。第一.   婴儿可爱得天真无邪。这种可爱度居然到了蛇蝎、猛兽、凶禽都爱怜不已,甚至会爱怜到不愿、不忍加害的地步。因此,老子所主张的“德”的最高境界,是柔弱、自然,天真、无邪,无私和无畏。第二.   婴儿不虚伪,不会对自己的行为做任何的修饰。喜欢的就要,不喜欢的就拒绝。就以男女交合这样的事来说,也不会觉得是需要遮掩的行为,即使小弟弟在光天日下,大庭广众中勃起,也不会认为是什么不光彩的事。第三.   婴儿绝不贪婪,他所要的都是他身体需要的,只要身体需要得到了满足,就不会再要。更不会想到要囤积居奇。因此,婴儿面对大千世界,再稀缺的东西,也不会想到要据为己有,再有名的名牌,也会视为粪土。第四.   更重要的是因为婴儿处处显示的是弱,是小,是无力,所以人们都愿意保护他,养育他,成就他。所以,无私的婴儿反倒什么都不缺。总之,婴儿就是活得自然,自在,自我,但不自私、虚伪和贪婪。处处显弱、显小,而不自视强大。这就是老子所要描述的“德”——得其所应得,没有丝毫非分的欲求。                           2012年1月15日星期日于富力湾
                     
                         
第五十六章原文: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罗汉解读:
对这一章的翻译,我手上的这个版本可谓错得太厉害。先录于下:“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从来不随便说话,总是随便说话的人不是真正的智者。挫去锋芒,解脱纷争,收敛光辉,混同尘世,这就是深奥玄妙的”同一“境界。正是因为不能进入这个境界,所以才会产生远近和疏远,所以才会有利益和损害,所以才会分出高贵和低贱。只有真正的智者(合于“道”的人),才是天下最可贵的人。”对比我的翻译:智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正的智者是不会多言(夸夸其谈)的,多言(夸夸其谈)的人不是真正的智者。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真正的智者)会把自己的窗户堵塞起来,大门关起来,从纷繁的琐事中解脱出来,让强光和弱光甚至不同色彩的光和为一体,把自己看得和尘土一样渺小(放到普通百姓的位置),这就是智者所应有的思考问题的大同方法。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因此,就不可能出现对这个亲近,对那个疏远;不会对这个有利,对那个有害;不会把这个捧得很高,把那个鄙屑得很贱。正因为智者能不偏不倚,(不偏听偏信、偏亲偏疏、偏利偏害,偏贵偏贱),所以能得到天下人的尊重。好些流行版本,把老子这里讲的“塞其兑,闭其门”和前面第五十二章讲的“塞其兑,闭其门”混同起来,于是认定老子讲的就是“不读书,不看报,不出门”那样做“愚”人智者的主张。其实忘了老子和其学生庄子一样,都是善于用比喻说明深奥事理的人。第五十二章的“塞其兑,闭其门”是对实行“愚民”政策的批评。这里的“塞其兑,闭其门”,是要求智者不能偏看偏听,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关起门来进行分析整理,还要把平时表现出的锐意进取收敛起来,冷静地思考。从纷繁复杂的人事纠葛中解脱出来,站在不偏不倚的角度进行综合(和其光)全面的分析,还要进行换位思考(同其尘——把自己等同于普通老百姓),如此才能得出让世界大同而存小异的途径和方法。我讲过这个“玄”字最初的会意,是编辫子,是将乱丝进行梳理。“深奥”,是归纳无尽头的引申意;“黑色”又是从“深奥”到让人看不清的引申意。玄字等同于天的意思。则又是从“归纳无尽头”、“黑色无边”引申出来的意思。所以,玄还有大如天的意思。“玄同”在这里除了“大”而外,还有模糊让人分不清东西南北的意思。那么,老子所憧憬的这个“玄同”是个什么样的理想境界呢,就是人类应当和万物一起,各得其所,各取所需,不贪不害,和谐共处地生活在混而为一的地球上。                         2012年1月15日星期日于富力湾

第五十七章原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罗汉解读以正治国,以无事取天下。——用沉静稳重的方法治理国家,用不骚扰百姓的方法取得对天下的管理。(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正”字。是由“一”、“止”合成。前面说过“止”是足,前面加一横,也就是停止下来站好的意思了。因此我们再看“政”字就自然明白是一个人手执鞭子要人停止下来站正的意思。政者,使之正也。这也就是中国社会政治的传统。在中国谈政治,就是强制人们步调一致的管理。这种观念发展的极致就是帝王政治。所以,就是到了以马列主义为思想理论为执政基础的毛泽东,终身执政,临终前还要指定接班人,在他和他的同志们看来,都认为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邓小平主动提出自己不继续搞终身制。不搞个人独裁了。也不过就是从终身制退到8年一换,从一个人说了算,退到9常委说了算。就是这样极其微小的让步,当政者都还很不习惯,依然要让人时刻不忘“紧密团结在以XXX为首的党中央周围”。中国社会究竟是十三亿人说了算,还是一个人或者九个人、七个人说了算?以奇用兵,——用大家都认可是最好的方法对付进犯之敌。这里的“奇”,是由“大”、“可”合成。所以,得到大家认可的方法才叫“奇”。那么,什么战争方法会得到公认的好评呢?自然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打仗就能让敌人乖乖地退兵。我对这句的翻译,和市面上流行版本的说法又大相庭径。比如我手上这个版本就翻译成“用出奇制胜的谋略用兵”,应当说这还算是比较好的翻译啦。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争的最高境界,以少胜多。出敌不意,也是奇,只是与“不战而屈人之兵”比,低了好几个档次。以无事取天下——用不扰民生事取得天下人的信服和敬仰。结合这句话看前面的“以奇用兵”,也应当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才为奇的意思。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民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我是怎样知道当政者应该这样做的啊?我是从当下的社会现实知道的:当下的统治者,设置了许多禁忌,所以老百姓更加贫困;由于为自己的生命安全担心,老百姓家家都准备了防身的利器;从而国家就滋生出更多的昏乱,老百姓不得不学更多的奸巧,从而引诱人们心生不轨的奇异事物也就层出不穷。别看当下的国家制定出了名目繁多的法令,正好说明民间盗贼蠓生。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所以圣人说:“我不倒行逆施,人民自然也就淳化;我好静,人民也就自会做自己该做的事;我不大搞政绩工程,人民自然就会富有;我不贪,人民自然也就淳朴。”所以,今天中国所有的社会弊端,所有的人间乱象,正如老子说的,都是当政者治理无方,并带头败坏风气的结果。                           2012年1月17日星期二于三亚

第五十八章原文: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罗汉解读:其政闷闷,其民淳淳——若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管理大咧粗疏,那么这个国家的百姓一定是十分淳朴。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若一个顾家的政治十分精密细致,明察秋毫,那么这个国家的百姓就一定是有很多的不足和缺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灾祸正是福的前奏;福的下面潜伏着灾祸。(比喻粗疏的社会政治管理下面其实是民风的淳朴,精细明察的社会政治管理下面掩盖的是民之奸猾巧伶。)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谁能知道(祸福相依)会酿出什么样的结果呢?这就是社会政治管理若不按其正常规律正当运行,这不正当的运行就会酿出让大家吃惊的异常。好的善行也会变成妖魔,若世人出现了这样的迷糊,说明他们被引入歧途的时日已经很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所以圣人处事方正但绝不因方正不阿而伤害人;圣人廉洁自律却不因此而刺痛人。圣人直言不讳却不肆无忌惮教训人,自身明亮光洁却不因此就耀眼得让人睁不开眼睛(不能效法模仿的地步)。老子在这一章是讲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先说一个国家若政令粗疏,那么可以看出这个国家的民风一定很淳朴;反之,若十分严察精细苛刻,则说明这个国家的国民十分刁顽。然后用祸福相依为例,反过来说明,若当政者,越是对百姓严察细审,国民就越会千方百计地钻你所织法网的空子。法网越密,法眼(漏洞)也就会越多。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实生活中治民越严,反而会教民越奸(如何钻政策、法律的空子)。所以,圣人之治是:自身带头方正不阿却不伤人,自己廉明自律但不刺激人,直爽做人而不肆无忌惮教训人,光明正大却不会让人感到无法效仿学习。一如当政者树立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那样。                        2012年1月17日星期二于三亚湾

第五十九章原文: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罗汉解读:
这里要先解释“啬”字。因为在现代人的心中,“啬”已经和“吝啬”所表达的意思紧密地连在了一起。其实,“吝啬”所具有的“不慷慨大方”的意思,主要是从“吝”字来。而“啬”字的本意,是与农事过程有关。繁体字的“啬”,是由“禾”、“来”、“回”三个字组成。禾,自然是种子发芽成长为禾苗的过程。来,是沉甸甸的一年生作物麦穗(或谷穗)的象形,回,是圆顶仓房的象形。因此,“啬“字会意,所反映的是从播种、培育、收割、入仓,精心保管的全过程。古人如此组合一个字,想说明满仓的粮食是经历了一个春播,夏长、秋熟,然后收割、晒干、入仓保管的过程,强调的是来之不易,所以要好好保有,好好珍惜,不随意浪费的意思。但绝无“吝啬”之意。大家应该知道,“节俭”和“吝啬”是有区别的。正因为市面上流行的版本不仔细辨别“啬”字的本意。所以,对这一章的翻译,也让老子的思想面目全非。治人事天,莫若啬。——不管是待人处事还是敬奉祖先、上天,莫过于节俭。——这是老子的写作风格,开句点明全章思想宗旨。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节俭的意思,就是早食,早祭拜。早食早祭拜是厚重地积累了“得所应得”(德)思想意识的行为表现。这里我和市面上流行版本又有很大的不同,早,是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相当于现在7点到9点的时光。“服”,甲骨文显示的是,“月”(肉)和跪着的人合成。所表达的意思,是虔诚的祭拜礼仪。所以才自然引申出“服从”的意思。我们平时说的“我服了你啦”——这个服字,不就是有顶礼膜拜,或者心悦诚服的意思?至于演化为“衣服”的“服”,也依然包含了庄重的意味,比如我们说“服装”时,就自然地带有严肃味。还有,只有了解基督教新教的人才更容易理解老子在这里所表达的意思:进早餐时先请祖先和天享礼之后,自己才吃,这样,既祭拜了祖先和天地,也让自己有了一天的饮食,从而不会有丝毫的浪费。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厚重地积累了“得所应得”(德)的思想意识,做任何事就没有说不成功的,这种做任何事都无不成功的积极进取势头,我不知道它的极限在哪里。——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吃不穷,穿不穷,不会计划时时穷的意思。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这种没有极限的积极进取精神,自然可以拥有国家,而且这也就是保有一个国家的力量源泉。这种保有会长久不衰,可谓根深蒂固。(这又要回到对“啬”字的理解上去。啬字本身就包含了只要我们珍惜、保管好来之不易的粮食,来年就有了播种的种子,如此,我们就有了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长生久视之道。——(只要我们认真体会“啬”字的会意并认真实践,)无论从个人生命的延续看,还是从管理国家的长治久安看,都是能让人长寿,和国家永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这末尾句,也应当看出是老子行文的惯用手法:总结全文。从我上面的译读,可以看出,能不能准确解读老子在这一章阐述的思想,关键在对“啬”、“早”、“服”应如何诠释上。还有我们不能脱离老子所处的时代特点去解读老子。老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但这里说的“礼崩乐坏”,实际是指的人们,特别是割据一方的诸侯,不再尊奉周天子及其所制定的各种礼、乐制度。比如周朝关于祭祀,就有明文规定,只有周天子才能同时用“全三牲”(整体的猪、牛、羊)祭祀上天和祖先。以下的公、候、伯、子、士大夫,用什么样的祭礼,穿什么样的服饰,都有明确而严格的规定,违反规定就是僭越,僭越就要论罪。只有明白了这个历史事实,才能明白史书说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具体是指怎样的内容:诸侯及其以下的人不再遵守周公严格按等级制度制定的周礼,祭祀时,想用什么就用什么,想用多少就用多少,想穿什么服饰就穿什么服饰。想奏什么音乐就奏什么音乐。等级森严的封建秩序大乱不说。奢靡之风也甚嚣尘上。跟今天一个小乡镇的办公楼也修得如同美国白宫,宴席上茅台当白开水,拉菲兑雪碧,张艺谋导演奥运,要用空中巨人走巨步、国庆60周年的庆典,搞得前无先例,后无来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子提出了节约资源,珍惜生命,以俭治国的主张。对照我上面的讲解,现在看看被名家推荐的《老子》解读:“待人处事应该奉行天道,最好的方法是要爱惜自己的精力。只有爱惜自己的精力,才能做到尽早做准备服从天道。早作准备,就可以积累深厚的德。德深厚就能无往不胜,无往不胜则他的力量不可限量。力量不可限量则足以治理国家。依据“道”来治理国家,国家就可以长久延续下去。这就叫做根柢牢固。这就是长久存在的道理。”——名家推荐这样的翻译,只能说明名家本身也有很大的问题。                            2012年1月18日星期三于三亚湾
                 
第六十章原文: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罗汉解读: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国,其实就跟我们烧烤小鱼吃一样,十分简单。怎样理解这句话,作为被史家歌颂的“贞观之治”的缔造者唐太宗,是这样理解的:“烹小鲜者不可挠,治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人劳,挠则鱼烂矣。”——烤小鱼吃,翻烤的动作不能太大,次数不能太勤,一定要轻轻的,慢慢的;治理大国不能老是用火去烤别人的脸面(看“烦”字的构成——火烧颜面之象),否则人家就会不停地用力躲避火燎而劳累。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按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治理天下,人即使死了变成鬼,也不会再出来吓人。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不是这些鬼不显现,主要是他们显现了也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不仅仅他们显现了不会伤人,更重要的是圣人治理天下也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鬼不伤人,圣人也不伤人,鬼和圣人不互伤,原因就在于他们都回归到“得其所应得”,也就是各得其所、各得其宜的思想境界上来了。我在前面讲过。“神”是一种人们无法预知的一如闪电那样的自然现象,“鬼”的本意是人死了回归于土的意思,所以说“鬼者,归也”。学习干支命理的人知道。甲木逢申临绝地后,是阳灭,但是作为木之质的阴性的乙木临申却处于胎位了。我在这里要说,这一阳死阴生的观念,古人造“鬼”字时,做了最好的体现。“看鬼”字上半部的主体是“田”,是土。田上面的一笔,是提示阳性的人死了入土。“鬼”字的下半部从“儿”,所以“鬼”字的呈象是阳木枯萎化土,但土中复又孕育出新根以待来春再发的意思。从人的角度看,则是人死入土,他的精气神复又开始转化出新一代生命的能量。所以,我们从这里应当看到的是古人并不迷信,而是强调自然界存在着“物质不灭”能量守恒这样一个自然规律。如此,老子在这里说的“鬼”不伤人具有两重意思:人在成为鬼之前过得很幸福很自由。所以,临死无怨。即使成为鬼现形于人世间,也是和善快乐,绝无怨气狰狞的神态,绝不对活着的人做恶作剧的事。而之所以出现鬼不伤人的世道,就又在于管理社会的圣人从不做伤人的事,所以人和鬼都能各自守住“得其所应得”(德)的本分。                        2012年1月18日星期三于三亚湾

                 
« 最后编辑时间: 2013-04-29 23:07:32 作者 水木罗汉 »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616
Re: 感谢昆仑山雪君
« 回复 #12 于: 2013-04-29 12:19:58 »
 第六十一章原文: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蓄人,小国不过欲人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罗汉解读:大国者下流——大国应该放下身段,谦卑地对待比自己小、弱的国家。——开门见山提出这章要阐述的观点。天下之牝,天下之交。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天下所有的雌性动物,在交配的时候,都是以静待在下的姿态,让积极进攻的雄性动物耗泄得精疲力竭。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所以,大国以谦卑礼让的方法对待小国,就会取得小国的信任;小国以谦卑礼让的方法对待大国,就会取得大国的欢心。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所以,有的国家总是把自己放在低下的位置取信于小国;有的国家因为把自己放在低下的位置而取得比自己大的国家爱怜。大国不过欲兼蓄人,小国不过欲人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其实大国无非是想增加自己的人口,小国不过是想用自己的人力服务交换大国的财物。只要双方都谦和有礼地沟通和交流,无论大国还是小国,就都能得到各自想要得的。所以,在国与国的交往中,特别是大国,应当放下架子平等礼遇比自己小的国家。老子从动物性交的特点得到关于人际交往和国际交往的启示。在雌雄性交的过程中,我们往往看到雄性对雌性表现出极强的强迫性和攻击性,雌性则显得极为柔弱,静静地承受,完全是一副逆来顺受的姿态。但性交的结果,则是被强迫的雌性得到最大的满足和收获,而以强迫、攻击为荣的雄性最后却是将自己生命的精气耗泄殆尽。蜜蜂这种动物更是雄峰与蜂王交配后,落得自己死去为终。老子从这一观察中得出自然界弱能胜强的启示,从而联想到人际交往和国际交攻的策略。在人际交往中,以弱示人,以礼待人,谦虚退让,往往是使自己处处占上风的法宝;在国际交往中,也是如此,首先把自己置于低位,下位的,反而能在交流沟通时占据有利的态势。比如当今的联合国,就是以各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按比例上交联合国这个组织正常运转的经费。结果,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就出了大头。在老子那个时代,神州大地普遍地处于地广人稀的春秋封建奴隶制时代。国与国的交攻中,通过俘虏敌人,增加自己的劳动力,扩大人口,成了重要的战争目标。老子反对用武力掠夺人口,因为这样的方法,双方都会先死很多人。还不如大家坐下来,客客气气地商量着。从而达到各自都想要达到的目的。所以,他最后说,大国谦卑,大国就能取得小国的奉献,小国谦卑,小国就能获得大国的垂怜。市上流行版本,羞于将老子的这种直观思考,直白地翻译出来,从而让行文,既掩盖了老子原意,又让读者理解糊涂。比如我手上这个版本对"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就翻译成:“强大的国家如果行事谦卑,皆居下位,处于天下阴柔的位置之上,就能得到天下的归附。雌性之所以常常胜于雄性,就在于能够安静温和处身谦下。”                      2012年1月19日星期四于三亚
第六十二章原文: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罗汉解读: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客观规律(道)是主宰万物的枢机。它是使人变好的宝物;不是使人所保有的物变好的方法、途径。(这里前后两个“善”都是动词。“善人”是动宾结构,是使人善的意思。因此,这一章老子提出的论点是说客观事物的规律“道”,能使人变得聪明完美,不是使人所保有的东西完美的方法、途径)。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善于说话的人可以买来别人的尊重,做事佳美的人,可以影响别人也跟着效仿。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人如果不善言行,会有什么损失呢?这就是天子帝王以及他的大臣们(统治机器)的出现,因此失去自由而被强行统治。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即使让这些人享美玉乘四匹马拉的车,还不如坐下来把万物之道传给他们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古人尊崇自然万物之奥为了什么呢?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不是说:只要追求得到了“万物之奥”,就可以避免错误、过失了吗?所以天下人都以能得万物之奥为贵。我对这章的翻译,也与通行版本大有出入。首先是对“善”字的诠释,通行版本不知道该如何翻译才好。其实这个“善”,就是戴着羊头开口说话的意思。古人把羊看做美丽而又善良的动物,所以,常常把羊的头骨作为头饰。这就是“美”字的由来。文中的“善”具有美丽善良言行的意思。这就是老子在说了“善人之宝。。。。”后紧接着就说“美言”、“美行”的原因,行文思路告诉我们,他在这里说的“善人”是善于说话和善于做事的人。其次,是对“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句的理解。老子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帝王及其统治机器的出现,是因为人无善言善行的结果。“何弃之有?”是“弃之有何”的意思,也就是丢掉了什么,舍弃、失去了什么。由于我们自身的不善,从而被加之以天子,三公一类的国家机器的强行统治,失去的当然是做人的自由。我真不明白,名家学者怎么面对老子如此清晰的行文思路,却将其翻译得一塌糊涂。请看我手上这个版本的翻译,就是一例:““道”是深藏天下万物玄机的所在。善于遵循“道”的人懂得去珍惜它;而不善遵循的人则因为它而有所依靠。合乎“道”的言语可以得到他人的尊崇,合乎“道”的行为可以令其有别于世俗之人,就算人不懂得如何遵循“道”,又怎么会被抛弃呢?因此,天子即位,三公就职。即使举行先奉拱璧,后奉车马礼仪,我看都不如奉上“道”来作为献礼。古时之所以特别尊奉“道”的原因是什么呢?难道不是说:寻求就会得到,得罪也可以豁免么?故而“道”才会被天下人所尊崇。”               2012年1月20日于三亚

 第六十三章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罗汉解读: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做不逆势而为的事,更不做无中生有的事,吃东西不过分地追求五味俱全、吃保持本味营养的食物;得大得小,获多获少,都不在乎。即使这样还遭到抱怨,我也是得我所应得。(原话是“以得我所应得去拥抱怨恨”,也就是我只要是得我所应得的,就没必要理会别人怨恨的意思)。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面对困难的,从其最容易突破的地方开始,做大的工程,先从细小处开始。所以,做天下最难的事,必然是从最简单、最容易的地方做起;完成天下最大的事,必然从最细微处做起。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因此,圣人始终不一开始就贪大做大,所以反而能够做成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轻易地许诺必然会造成许诺很少兑现。过多地轻视困难必然会遭遇很多困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因此,不管难事易事,大事小事,圣人都当成困难的事做,所以最终天下无难事。这里要说明的是,对老子说的“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我与流行版本的解释差别也大。我手上这个版本是这样翻译的:“将无为作为唯一的作为,将无事当作唯一的事,将无味当作唯一的味。以小为大,以少为多,只用“德”来报答怨恨”。——这样的翻译,不仅没有明白翻译出老子原意,还扭曲了老子的原意。所以译者就说老子是主张无为、无事、无味,甚至是以小为大,以少为多,“以德报怨”、是非不分、毫无原则的人。与老子本意相去十万八千里。老子主张,人是要做事,但反对做不顺自然规律的事,人是要做事,但反对人为地制造一些事出来做;人吃东西是要有盐有味,但反对因追求味,而破坏了食物本味营养的行为,对于那些无端的怨恨,老子主张用谨守得我所应得的行动来面对。也就是不卑不亢地面对人们对自己的不公。所以,我们看到老子在这里讲的一切都是做事做人的分寸。而不是没有原则、没有底线的让步和后退。更不是要人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为。                       2012年1月20日星期五于三亚湾
第六十四章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罗汉解读: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事物在安定的时候容易掌控,事物还没有露出征兆的时候易于谋划。脆弱的东西容易分解,细微的东西容易解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由上述事例,让我们得出),在无还没有转化为有的时候最好做事(如在白纸之上最好作画一样),治理社会也应是在还未出现紊乱的时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正如要双手才能合抱的大树,是从毫末细芽开始长成的;多层的高台,是由一筐一筐土垒起来的;人行千里之遥,是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逆自然规律做事的人必然失败,过分执着地追求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必会失去。因此,圣人绝不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所以不败;(圣人)不过分执着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也就不会有失落的心情发生。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常人做事,往往是在快要达到成功的时候退却了,只要我们自始至终都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因此,圣人欲望就是让人不要无限制地膨胀自己的欲望,不把难得稀有的东西看得很贵重;圣人的学习,是为了达到最终不学习的目标,从而达到可以复核、检视常人犯过失的原因,辅导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顺其自然地生存和发展、而不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我手上这个版本对这一段的翻译是:“圣人以不学为学习的方法,以此来弥补世人所犯下的错误,借此以辅助万物自然发展,而不敢妄为造作”。首先,说“圣人以不学为学习的方法”就让人费解。世上真有不学为学习的方法吗?显然译者是不清楚“学”字的本意是什么。我在前面讲过,“学”字的会意,是用棍棒强迫儿童学习的显像。还包括了强迫儿童接受对书本知识,师传生受的被动的学习方式的意思。根据对“学”字本意的诠释,显然,老子在这里的主张应是:学习是自愿的,不能被强迫;学习的途径是多样的,不是只有读书、听老师的话才是学习。而且现在的学,是为了今后的不学。同样,“复众人之所过”的翻译也错得很离谱。之所以很离谱,是因为对“复”字和“过”字,没有做认真的思考。这里的“复”是周而复始的意思,因此有了反复察看、审视、研究的意思。这里的“过”字也是其本意:经过、过程、经历,也有过度、过分、过则失的意思,因此,整句话的意思是“圣人主张学习,但反对为学而学,反对师传生受被动式的学,主张反复观察、审视、研究众人的生活实际,检视常人出现过失的原因,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知,以达辅佐万物(包括人在内)顺其自然生长的目的,不再自以为是,擅作主张,逆势而为”。如此翻译,才清楚地传达了老子的本意:主张人的学习应当是志愿的,愉快的。同时最初的学,是为了以后不再重学。人不仅要从书本学习,从师长学习,还应当在观察、审视自然和社会,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学习的目的,是明自然万物之奥,从而帮助自然万物生长得更好。                       2012年1月20日星期五于三亚湾

第六十五章原文: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罗汉解读: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远古善于按自然规律行事的人,不是把百姓教成一分一厘都看得很清楚,斤斤计较、精明到家的人,而是教化他们成为敦厚淳朴之人。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民众之所以难以管理,就在于其中有过分精明狡猾之人,所以,用精明狡诈对付精明狡诈的办法来治理国家,这个国家的社会风气就会变得象贼那样的坏;不用精明狡诈对精明狡诈的方法治国,才是社会风气之福(关于这一点想想秦用严刑酷法治国,刘邦攻占秦首都后以约法三章示民,就能想通老子此话深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明白精明太过与敦厚淳朴的人心差别,就知道社会管理该用什么样的准则、模式。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用什么样的模式治理,这才是最玄妙的“德”(得所应得)。玄德之思,深啊,远啊,与眼前具体实在的事物相反,深不可测,远不可及,但只要坚持用“得所应得”的原则治理社会,社会人心就会达到大顺的境界。
多数人不深究古人用“智”与“愚”的语境,习惯性地将这两个字。和现代的“智慧”和“愚蠢”词语等同。其实,若仔细回忆一下古文《愚公移山》中作者以“愚公”和“智叟”两个人物形象所作的寓意对比,就能豁然明白老子在这里用的“智”是聪明过了头的意思,“愚”则是淳朴憨厚、耿介忠直、坚忍不拔、脚踏实地、至死不渝的意思。“稽”字具有考查,稽核的意思。“知此两者亦稽式”,就是说在明白了人有奸猾与淳朴两种本性之后,社会管理者也就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稽核、稽查其言行了。应保留什么,去除什么,才是很深的学问。面对今天的现实,我们的管理者是在以奸巧对付奸巧呢,还是在以敦厚教化人民呢?我所看到的是,口头上大声讲淳朴是美好的德性,行动上则是在以奸猾对付奸猾。既然如此,“上行下效”,无权的百姓要应对当政者的奸猾,自然就会让自己变得更奸猾。所以,今天无论是媒体还是公众呼吁的“道德底线”,当政者必须首先带头遵守。
                      2012年1月21日星期六于三亚湾

第六十六章原文: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民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罗汉解读: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江河大海之所以能让百川溪流归附,就在于江河大海以处于百川的下位为好,所以能成为容纳百川之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因此,古之圣人想要得到人民的尊崇,必然在言语上十分谦卑;想要被百姓拥在前面走,必然先把自己放到百姓的后面去(对这一句的理解,联系最近马英九在台湾大选中的言行表现,就更加清楚)。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民不厌。——因此,圣人的社会地位在民众之上,民众并不因此而看重圣人的地位,圣人走在人前,也不会被人因嫉妒而加害。这样,天下乐于赞美推崇圣人,老百姓却不生厌(台湾人既叫马总统,也叫小马哥。美女相遇,会说“帅哥你好!”)。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因为圣人没有过分的欲求,不争不应得之得,(不争高工资,不争高待遇,不争高吹捧,不与民争利)。得他所应得之得,天下没有人能与之争,甚至也没有人愿意与之争。古代的尧在其高龄时就想在全国找能接替他任事的人。打听到民间有叫许由、务光的两个人能接替他的职务,就请人去请,这两个人听说尧派人来请了。立刻逃跑。而且在河边上赶紧洗自己的耳朵。说,听了这样话,脏了自己的耳朵,他们才不稀罕这把椅子呢。被周人尊崇的文王,实际上是常常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在田间带头劳作、还要负责教会大家作业的人。将这样的圣人与今居“圣人”位的人比较,我们能有什么样的感慨呢,朋友?                               2012年1月21日星期六于三亚湾


第六十七章原文: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罗汉解读: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天下人都说我的道大,以至到了没有具体形象好似很空的地步。正因为大,所以不可能具体形象。若有具体形象可看可言,那是已存在很久的关于细小事物的方法和规律。(比如,如何让蛋孵化出小鸡、让母猪生仔的途径和方法,肯定在老子之前就有了。)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我经常坚持并视为宝贵的有三个做人原则:第一个叫慈爱,第二个叫俭约,第三个叫不与天下人争名夺利。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由于慈爱所以就能理直气壮勇敢地去做事;由于俭约,所以就经常都有富余的物资和富余的时间做很多的事;由于不和天下人争名夺利,就能成就并长久保持我为人处世的器量。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现在舍去慈爱片面地追求勇敢;舍弃俭约片面地贪多求广;舍去甘为人后,片面地追求人先(工资第一,地位第一,荣誉第一),那肯定会早早地死掉无疑。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慈爱,用它来对付敌人,必定胜利;用它来固守自己做人的底线,必然永固;看似上天在拯救心慈的人,实际上是人心慈的行为捍卫了自己的生命。在这一章,老子讲了三个层次的东西,一是老子总结的道是大道不是日常生活中大家看得见、摸得着有形有象的小道。因此,老子说自己的道,的确无法给予具体的肖像描摹。但是,这道是可以通过人的具体行为体现的。这就是老子讲的第二个层次,无形的道体现为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三个具体的做人原则。这三个原则又以慈为最重要。市上流行版本,往往在“故能成器长”和“天将救之,以慈卫之”两处,出现尴尬,从而也就让全文意思难以连贯。下面就是我手上版本的翻译,大家可以对照:“普天之下都说我说的“道”非常广博,好像难以具体掌握。但正因为它的广博无边,所以才难以具体掌握。如果可以掌握的话,它早就细碎不堪了!我有三条基本的行为准则。掌握了它就可以保证大“道”可以贯彻执行。第一是柔慈,第二是俭约,第三是不与世人争名夺利。保持柔慈,就会全力以赴;保持俭约,天下万物就都能广发地为我所用;不与世人争名夺利,就能成为他们的首领。如果舍弃柔慈而妄逞勇武,舍弃俭约而大肆挥霍,舍弃谦让而争先,那就必死无疑!慈悯,用以征战就会获胜;用以坚守就会牢固。上天要救助谁,就会用慈来佑护谁。”                        2012年1月21日星期六于三亚湾

 
第六十八章原文: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罗汉解读: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于为将为参军的人,是绝不轻易动武的;善于打仗的人,是绝不轻易发怒的;善于战胜敌人的人,是绝不轻易与敌人正面交锋的。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善于利用人的人,总是对自己所使用的人处处表现出谦卑恭敬的态度;这就是不争不应得之得(要被自己利用的人对自己百依百顺,而不对其人格给以应有的尊重,这就是过分争了自己不应得之得),这就是用人之力,这就是从古至今善于用人的最好方法。“武”字,由“戈”和“止”组成,其会意十分明确,戈(武器)是用来制止战争,而不是用来挑起战争的。当然也有防止敌人侵犯的意思。但都重在“止”而不是发。从这一章,更能清楚地看到,老子并不完全排斥战争,但绝不支持动辄就发动战争。主张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解决纷争的最好方法。接着讲用人者,应先服务于人,才能使被自己利用的人发挥出极大的能力和热情。                          2012年1月21日星期六于三亚湾
« 最后编辑时间: 2013-04-29 23:10:51 作者 水木罗汉 »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616
Re: 感谢昆仑山雪君
« 回复 #13 于: 2013-04-29 12:21:37 »
第六十九章原文: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镶无臂,礽(扔、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若),哀者胜矣。罗汉解读: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带兵打仗有这样的说法:“我不敢贸然主动进攻,只像被邀请的客人那样,谨慎防守;不敢轻易进军一寸,宁可主动退后一尺。”是谓行无行,镶无臂,礽(扔、仍?)无敌,执无兵。——这就是行军布阵,做到形影无踪;积极磨拳檫掌,却让对手看不到自己已经举起的手臂;队伍开拔也不让敌人知道,虽然自己手握兵器,也要让敌人感到自己是赤手空拳,没拿兵器。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战争中最大的祸害莫过于轻敌,轻敌几乎会丧失自己最为宝贵的东西。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所以,两军对垒,往往是示弱的一方取胜。在这一章老子真的就纯粹讲的是用兵之道了。首先他强调动用军队是为了防御而不是为了进攻。因此,在战争的道义上防御方就占了绝对的上风。无论是自己的民众还是士兵,都会积极地支持和参与这正义的战争。这就是表面的退缩防守,赢来了心理上的胜算。接着讲,军队是要积极地行军布阵,但却要让进攻者认为自己是没有布阵;自己是要积极准备迎战,但要让进攻者看不到自己在积极准备迎战,甚至拔除营寨,转移阵地,也要让进攻者看不出自己有什么敌对行动的迹象,甚至让进攻者看不到士兵正握紧兵器严阵以待的迹象。战争中最大的祸害莫过于轻敌。上面的一切行动都是说我方不轻敌的表现,但这样做了却很容易造成对方轻敌意识的产生。战争中谁轻敌谁就会丧失至为宝贵的胜算之机。所以,两军对垒,常常是处处示弱的一方取胜。我手上这个版本,却将这一章翻译成这个样子:“领兵打仗有这样一句话:”我不敢主动进犯,而愿意坚守;不敢前进一步,而宁愿后退一尺。”这就叫做虽然有阵势,却无须排列;虽然有臂膀,却无须奋举;虽然面临敌人,却无须厮杀;虽然有兵器,却无须执握。祸患中没有什么比轻敌更厉害的了,一旦低估了敌人就往往丧失了我的所谓“慈”。因此,当对战双方实力相当的时候,心怀悲悯的一方可以获得胜利。”若这翻译真是完全体现了老子的主张和思想,那么,这样的哀兵,只有乖乖地被擒被俘,岂有胜算之理?                       2012年1月21日星期六于三亚湾

                 
第七十章原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命(希、稀?),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罗汉解读: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我的言辞是简单明确,很容易被了解的,也是很容易实践的。但是天下却有太多的人不了解,更不知道怎样实践。(注意老子在这里用的这个“莫”,其最初的本意是太阳落在草丛中,就是“暮”、黄昏的意思。用在这里,非常贴切地表明了是说人们对老子的主张昏昏然的样子,既然是似是而非的理解,自然也就似是而非地不知道怎样在生活中实践。)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其实我所说的都是有主旨的,举的事理都是有根据的。只有连起码的生活常识都不具备的人,才不会了解我在说什么,知我者命(希、稀?)[此处意思相距较大,请老师再核实。],则我者贵。——能了解我的人是命,能按照我讲的原则实践的人,肯定能提高自己生命的质量。(这里要着重讲一下“命”,因为不讲解清楚,就会被简单地归结为老子也是一个宿命论者。“命”是由“令”和“口”组成。先民最初造这个字的本意,是祖先、首领发话,要大家遵从的意思。所以,一个人的命,也是祖先指定、要求、赐予的啦。于是就有了一般人说的,“我的命是上天给的啦,父母给的啦……”因此,这里面就暗含了某种规定性,赐予性,从而也就不可随意更改性,甚至是无法更改的意思。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发现,虽然每个人都有命,但每个人的命都有所不同。这就是“命”在具有共性的同时,又具有差异性。因此。老子这里说的“知我者命”,其本意就是能够了解我的人,是因为他自身的“命”所组成的特质与其他人有所不同。大家从这里看到的是我对“命”的唯物解,而这样的解释,其实早就隐含在古人造字时的初衷里了。)是以圣人被褐怀玉——因此,圣人总是外穿粗糙布衣,怀揣美玉之人。(老子说有真才实学,真知灼见的人,是不会招摇过市兜售自己思想的,一定是怀揣美玉,等同样有慧眼、慧根的人来与自己结缘。因为,老子知道,能了解、接受他的主张,并在行动中努力实践的人,需要有慧根、有悟性。具体表现就是心慈,俭约,不为天下先三宝。(写到这里,我不禁暗自嘲笑自己也在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早上出去,逛菜市,看路人、一览人世百态,还到小店喝豆浆吃油条,向人要纸巾,再闲逛着回走……直到在镜前泡茶了,才发现自己竟反穿了T恤。……)在诸子百家中,庄子是老庄学派的发扬光大者。一次,诡辩家惠施与庄子辩论。惠施说老庄学说,就好比是一只特大无比的葫芦,用来做瓢吧,但因壳薄,盛不了水。所以老庄学说就和这葫芦一样,虽大虽空,却无实用。庄子说,你为什么不可以把葫芦做成小舟,让它自由自在地漂流于江海之上呢?惠施又说,有一棵大椿树,树干弯曲,枝节繁多而杂乱,根本没有使用价值可言。庄子说,正因为他在工匠眼里没有可用的价值,所以避免了其他大树被工匠砍倒,从而失去生命的厄运。你看他现在像夏日里为路人撑开的一把大伞,无偿地给予人们浓浓的绿荫。这难道不是无用中的大用吗?惠施是有名的诡辩家,居然也败在了庄子名下。从这里,我们当悟出很多人生哲理和思辨方法。                          2012年1月22日星期日除夕日于三亚湾
 第七十一章原文: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罗汉解读: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知道得越多反而认为自己知道得越少的人,态度高尚;知道得不多却自认为已经全知的人,是思想有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思想没有毛病,是因为他总是时时都在审视、检查自己思想的毛病。只因为能时时审视、检查自我思想的病,因此思想才不会有病。孔子曾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也只是说了一个人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估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老实地说不知道,这才是真的明白人”。主要是强调一个人应有诚实的态度。但这不是老子在这里所要表达的。“知不知,尚矣”的意思是:即使对事物有一定的认知了,仍认定自己知之不广,知之不深,对事物还没有完全真切的了解,这才是认知事物的最好态度。所以,前面孔子说的实事求是,与老子想要说的“永远也不要说自己把世界已经认识得很清楚了”的意思是两码事。那么,老子的“知不知,尚矣”是不是故作姿态的假谦虚呢?庄子有一个准确真切的说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需要认知的客观世界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追求对无限世界的认知,肯定是到死也无法实现的宏愿而已。所以,只有具备了庄子所说的认知水平,才会有老子所说的认知态度。如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许多自认为已经全知的人,还真的是因为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2012年1月23日星期一于三亚湾

第七十二章原文: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罗汉解读: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当百姓不再惧怕当政者威压统治的时候,反过来百姓对当政者的反威压示威就会强大无比地来了。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不要轻慢、骚扰百姓的居住环境,不要讨厌他们的生活方式。只有不讨厌百姓的生活方式,自己才不会招致百姓的厌弃。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因此,圣人有自知之明但绝不自我表现;自爱但不自以为尊贵。所以圣人绝不用高压手段强迫百姓执行自己所谓规范式的管理,而是喜其所喜,亲其所亲,尽可能地和百姓融和在一起。老子在这一章阐述的思想很有现实意义。他主张当政者应当尊重人民的生活选择。这种选择包括:居住环境的选择,生活方式的选择,情趣爱好的选择。一句话,当政者应当充分尊重百姓的生活自由,而不是限制这种自由。反过来,当政者自身则需要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不因为居高位就处处时时都要高人一头、超人一步。而且发出警告说。若当政者执意要用威压手段强制百姓听从自己的指挥和安排,就会遭到百姓更大的反威胁反压迫的抗争。                            2012年1月23日星期一于三亚湾
                     
第七十三章原文: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部分版本无此句)。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坦、姗 )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罗汉解读: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我前面已经指出过“取”字的会意,以及这个会意字产生的原因:是在征战中为请战功方便而产生的。“取”是提着耳朵的会意,“敢”字则是手举利刃割人耳朵过程的会意。因此,老子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努力应对努力到割取对方耳朵的地步,就会把自己也放到了有可能被人割去耳朵的危险境地;努力应对但却不以割取对手人头耳朵为目的,那么给自己也就有了一条得生的后路”。这就是老子的主张。对于敌人是要勇于面对并制服他,但却不杀害他。因为生命是天(大自然)赋的。正如我们自己的生命一样,来之不易。若我们只是制服敌人而不伤害他的性命,那么,我们也就不会把自己也置于敌人非要杀害我们的地步。老子的这一原则。其实一直被后来的战争遵守着,就是两国相交,不斩来使,和不杀害战俘的原则。到今天,已发展到不能歧视、侮辱战俘。最近被爆美军在塔利班死亡者身上撒尿的照片,美国军方赶紧声明要严查严惩的事,更说明老子的主张是符合人类生存之道普遍原则的。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勇而莽撞伤身,与勇而不莽撞伤身,其有利,有害,上天最讨厌的是哪一个,谁能知道其中的原因。老子在这里的意思是:上天要哪一个死,哪一个生,以及为么要这个死,那个生,是谁也不知道原因的。这和他一贯主张顺其自然、反对人为地加害生命的观点是一致的。所以,大自然对生命的安排,就连圣人也难以搞懂。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坦、姗 )然而善谋。——自然运行的规律(道),具有不与任何力量争夺先后、强弱、荣辱,就能取得最好的成功;不说一句表白自己的话就能得到天下最好的响应;不召唤众人,众人自然就会来,大自然在一副悠闲宽松的不经意间就完成了最好的谋划。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大自然(宇宙)空阔寂寥,看起来无边无际地开放着,却任何一样东西都无法逃逸出去。。。这让我想起了两天来发生在论坛上的事。想起论坛发生的事,就不能不哑然失笑。想起了《矛与盾的故事》,想起了《愚公移山》。想起了《两小儿辩日》,面对空阔寂寥的宇宙,我们任何人都是其中极为渺小的一点。这极为渺小的一点,肯定不能逃逸出宇宙,但这极为渺小的一点,却又能装下整个宇宙。这就是佛家讲的《芥子纳须弥》的故事。意识流到这里,对世人所理解的“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我又不得不哑然失笑。我终于明白欢喜和尚为什么总是笑口常开的原因啦!                  2012年2月1日星期三于三亚湾
                 
第七十四章原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斵( )。夫代大匠斵( )者,希有不伤其手矣。罗汉解读: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百姓不怕死,还能用死来让他们害怕自己吗?这是全章的主旨句。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敢?——若有意让老百姓怕死而使用阴谋诡计的人,我会先把这些人抓起来杀掉。如此,谁还敢用死去恐吓百姓?这句话,通常流行本将其标点为“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如此在翻译上就很难准确地传达出老子本意。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惧死乐生,本是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命现象的共性。当百姓被逼得来连死都不畏惧的时候,应当说老百姓遭受的统治肯定是暴政了。我在前面说过,老子行文的每一章起首句,通常都是开门见山点明全章主旨。本来生命是贪生怕死的。现在有人天天变着(奇)法子,用各种怪招让百姓时刻都处在死亡的恐惧中,这种人就得首先抓起来杀掉。只有把这种人清除掉了,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而不生活在死亡的恐惧中。而且也只有这样,才不再有人敢用死亡来威胁、恐吓百姓。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斵( )。——大自然(常有)本来就有掌管生命生死的玄机。那些替代自然玄机杀人的,就是在替代高明的匠人运用刀斧杀生。夫代大匠斵( )者,希有不伤其手矣。——那些代替大匠(大自然掌管生命的钥匙)运用刀斧杀生的,没有不伤到自己手的。这里有一个“大匠运斤”的成语故事。是说在木匠祖师爷鲁班时代,有一个木匠,用斧头的技巧已经达到极为高超的境界。一只小鸟在天空拉下一滴鸟粪,刚好掉在了大匠(一说就是鲁班)徒弟的鼻尖上,徒弟正想用手去搽拭,大匠叫徒弟别动。然后举起巨斧一挥,就把鸟粪从徒弟的鼻子上斲削得干干净净,却未伤鼻尖。老子借助这个故事说明。人的生死时限是大自然事先设计好了的。比如古代皇帝千方百计地想要长生不死,就是没有一个能逃脱得了大自然的规定。所以,每一个人都有权珍惜自然赋予的生命。西方把这叫做天赋人权。这种天赋人权,若被人为地剥夺,在老子看来,就是对天的亵渎。老子在这里义愤填膺地表白,对以死威胁、戕人性命者,当毫不留情地抓起来先杀之。所以,结尾两句是警告,若违背自然戕害生命者,必自伤。

                      2012年2月1日星期三于三亚湾

                 
第七十五章原文: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罗汉解读: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百姓饥饿贫困,是统治者横征暴敛、收税太多。因此百姓饥饿贫困。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百姓难于治理,是因为统治者常常爱好大喜功,大兴劳民伤财、逆势而为的政绩工程,因此百姓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百姓不珍惜生命把死看得很轻,是因为统治者珍惜自己的生命到了穷奢极欲的地步。因此百姓不惜以死相拼。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只有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胡作非为、倒行逆施的人,才比视自己生命高于百姓生命的人好。老子在这一章,进一步指出“民不畏死”的原因,是统治者为了自己不切实际的政治理想和骄奢淫逸的生活不惜搜刮民脂民膏。致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结果。孔子当年过泰山时,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叫弟子子贡去问原因,老妇告诉子贡,她的公公和丈夫不久前被老虎吃掉了,今天儿子又被老虎吃掉了。孔子说,既然知道老虎这样厉害,为什么不早早地迁徙到安全的地方去呢?老妇回答,这里虽然有老虎,但是没有苛捐杂税。孔子遂有“苛政猛于虎”的概叹。1959年到1961年神州大地遭遇所谓三年自然灾害。其真实原因,也是当政者急功近利的瞎指挥。搞三面红旗,搞全民大炼钢铁。整个神州大地因此死了几千万人。我亲历了那场灾难,并且也差一点就去见了马克思。                             2012年2月1日星期三于三亚湾
               
第七十六章原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所以兵强则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罗汉解读: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人在活着的时候,一身都是能伸能曲、和软舒卷自如的;等到死了,一身就会变得坚硬僵直。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草木活的时候也是柔弱脆嫩的,待死了的时候,就变得枯萎干稿。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因此,坚硬强直属于生命已经死亡了的一类,柔弱软和则属生机勃勃生命力十分旺盛的一类。所以兵强则胜,木强则折——所以穷兵黩武、仗势逞强者即使是胜了也是走向死亡的征兆;正如木长成材必遭刀斧砍折一样。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自以为强大者实际上已经处于下风,处处显柔弱者,反倒是生机无限地向上表现。老子在这一章再次强调柔弱胜刚强之理。柔弱是新生的表现,刚强是过(胜)的表现。关于这一人生哲理,可以用很多实例说明。大家若在中学语文课上读过《鸿门宴》,就能清晰地看到,刘邦处处示弱,项羽处处逞强。当刘邦得到张良告知项羽要消灭他的时候,他并没有说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而是一再地说“如之何?”,“又如之何?”,摆出一副自己毫无能力只能求人的样子。就这样他得张良之助,得项伯之助,一步步地麻痹了项羽及其身边的人,并探明自己内部出了曹无伤这样的奸细,从而化险为夷。在大自然中,我们也能看到,一棵坚挺的大树,被藤蔓紧缠,寄生依附。最后藤蔓活得挺好,寄生活得热闹,大树死了。所以,老子最后要说处处显能逞强者已经把自己摆在了下风的位置,恰好是那些处处显弱的,占到了生存的上位。                            2012年2月3日星期五于三亚湾
                 
第七十七章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罗汉解读:天之道,其犹张弓欤?——大自然客观规律运行的特点,不是和我们射箭拉弓时的情形一样吗?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我们拉弓瞄准的时候,抬得高了,就会往下压一点;抬得低了,我们就会往上举一点;若感觉把弓拉得太过,就会减少一点力;若感觉拉得不够满,就会增加一点力。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就是自然规律运行的特点:减损多余的,补偿不足的,让世界处于(阴阳、寒热、冷暖、雌雄、男女等等)相对均衡的状态中。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当今的社会状况则不是这样的啊!和自然规律恰好相反,是在极力减损不足部分去给有余部分肥上添膘。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谁能用有余来奉献给天下啊?只有尊重规律让其客观运行的自然。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正因为认识到了这点,所以圣人努力地工作却不自恃有功,大功告成之后也不占为己有,他们更不愿意在世人面前表白自己有德有能。老子在这一章以天道运行规律对比他所处的那个社会现状。他用拉弓射箭这一过程,形象地比喻自然规律在运行中的特点,根据目标校准箭射出的角度,力度,从而确保不偏不倚一箭中的。而这个校准过程的最大特点,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他以此来反观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现状,发现当政者治理社会的方法却是在损不足以奉有余。我们应该想到,当时各国诸侯,也都想让自己的统治世代相传,所以他们也会喊出“稳定压倒一切的”口号。但是,他们为实现这任务的方法,却不是损有余以补不足,而是对百姓横征暴敛,民不聊生,让少数既得利益者,更加花天酒地,骄奢淫逸。所以,老子说,古代的圣人,在带领百姓奔向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自身是谦卑而不居功、更不独占成功果实,就连应该让大家知道自己的确有德有能,都不愿意。时过几千年,中国社会经历了几多翻天覆地的起义和革命,如今的社会现实,又给我们怎样的反思,老子所称颂的圣人为什么始终没有出现?我想一个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当政者,是用枪杆子登上宝座的,不是民选、更不得民督。
                2012年2月4日星期六于三亚湾
第七十八章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罗汉解读: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天下万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但是在攻坚的能力上却没有谁能胜过水的力量。因此水所具有的柔弱胜刚强是没有其他东西可以替代的。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弱能胜强,柔能克刚,是天下人都知道的极为浅显明白的道理,但是天下却没有人能切实地遵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所以圣人说:“能够承受国人批评甚至诟骂的人,才能成为社会生产和国家经济的管理者,在灾害面前勇担重任的人,才能成为天下百姓共同拥戴的王。”——这就是忠言为何总是逆耳的原因。老子在这章继续强调作为当政者,应怎样治理国家才能深得民心,才能永保社会稳定、长治久安。这就是老子强调的“上善若水”——当政者应当学习水的伟大品格。首先是要把自己摆在人民之下,无论何时都以真诚、谦卑的心态对待百姓的批评甚至因为误解产生的指责或诟骂。在面临困难和灾情时,要走在人民前面,勇敢地承担起排除困难,消除灾异的重担。老子认为只有这样做的人,才能成为社稷真正的主人,才能自然地被拥戴为天下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虽然都知道柔能克刚,弱能胜强的道理,但却往往不身体力行,明明谦卑、礼让百姓是君子之风、圣人之德,统治者却偏偏听不进去。最近台湾的总统选举,让我们看到了竞选者对选民的谦卑,也看到了在大陆的台商不惜买高价机票也要赶回去投自己神圣的一票。有人说自由竞选是西式的民主产物,不适合中国国情,我想这些人说这话的时候,已经忘了台湾、香港、澳门是中国的国土,那里的人跟我们一样都是同文同种的炎黄子孙。我更要说,民主,不是西方的专利。读《老子》,就处处都能感受到老子的思想里无不渗透着民贵君轻的观念。无不渗透着当政者应是民之公仆的思想。只是他没有给我们设计出怎样才能保证当政者具有“公仆”之心,和通过什么样的途径简选出有“公仆“之心的当政者。西方的竞选制度应是给了我们简选“圣人”的一个借鉴。                          2012年2月4日星期六于三亚湾
                   
第七十九章原文: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罗汉解读: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无原则地调和大的怨恨,必然会留下余怨。(这样无原则的调和),怎么可以做出善行。因此圣人总是以相互事前商定的契约进行管理,而不毫无无根据地对人进行责备。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有德行的人按契约办事,各自得其所应得,只有那种不按得其所应得办事的人,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制于人,强行拿走别人的饭碗。自然按自己固有的规律运行,不会对任何一方有所偏亲偏爱。常常只和有善行的人友好交流。市面流行版本,对这一章的译读常常不能准确地解读老子本意。比如我手上这个版本就是这样翻译这章文字的:“深重的怨恨虽然会和解,但一定会残留些许余怨。以德报怨,怎么能说这是好办法呢?所以有道的圣人从不与人结怨,就像保留借据的存根并不责令其归还一样,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圣人一样宽容,无“德”之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一样苛刻计较。自然法则不偏爱任何人,但会永远帮助有德者。”这一翻译把老子搞成了一个思想前后矛盾的人,前面说无原则的调和矛盾,也就是以德报怨必然会造成遗憾、留下余怨。后面又说老子主张手拿借据却不追讨欠债之人,这岂不是也属于无原则的“以德报怨”吗?老子在这一章的思想是十分连贯的。我在前面说过,老子的行文规律:首句是提出问题,提出观点。这一章首句是“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意思是:没有原则地调和矛盾必然会留下后患,这怎么能叫做善行善为呢。正因为这不是善为,才有了“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圣人是依据事前商定的契约治理,而不是无依据、无原则地苛责人。所以,有“德”的人,是按契约办事,无“德”的人是强制索取。最后老子总结全章:自然是公平的,不偏袒偏私偏爱任何人,但是常常会和有善行的人交流、沟通。(这句话的反意是只有善于思考和善于行动的人才能常常与自然之道(规律)产生思想、心灵的交流和沟通。)其实,老子在这里提出了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契约关系。包括圣人与百姓之间,统治与被统治之间也应该是一种契约关系。只有凭相互之间事前达成的契约关系,才有可能不偏不倚地解决和处理好在执行契约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怨气。而不至于“和大怨”而留余怨。因为这种契约是建立在相互妥协、相互认可基础之上的。前面通行版本之所以解读老子思想出了差错,关键在于对当时社会历史背景没有深入了解,以及文字学的功夫不到位。第一.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是早就存在的。有一个很有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就十分形象地讲了君臣之间的契约关系。契是把相互之间事先的约定写成文书,不仅要各执一份,还要将一个共同认识的东西剖为两半,各执一半。作为信物,比如军队的调动,只有将两半虎符完全合契为一才行。老子在这里讲“是以圣人执左契”,就是说根据事前相互约定的条款处理,而不是无根据无原则的责备人。如此“和大怨”,自然不会留余怨啦。第二.“彻”字作为繁体字的金文,则能清晰地看到是“鬲”和“手”在一起的会意。“鬲”我在《《大盂鼎铭文》释读》一文(见《罗汉“揭秘”文选》中曾经考证为古人烧水煮食物的炊具。在特定情况下是指以“鬲”为单位的户口。所以“彻”字的本义,有拿走、撤走煮食物的锅的意思。因此,老子“有德司契,无德司彻”这句话的意思应是:有德行的人是按契约办事,无德行的人则强行拿走人家的锅。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不分青红皂白,毫无依据地强行踹了人家的灶,端了人家的饭碗。如此,老子提出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应当是一种契约关系才能“和大怨”而不留余怨的思想,应当说是伟大的社会契约思想的表现。                              2012年2月4日星期六于三亚湾
                     
第八十章原文: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罗汉解读: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国家要小,国中的人口不要过多。如此,百姓即使有兵器也就没有了用处。使百姓十分珍重爱惜生命,从而不做冒生命危险的远游。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即使有车、船,也因为没有需要而不用,即使有军队,也因为不需要打仗而不布阵练兵。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若要)让百姓回复到不知“今夕是何年的”结绳而用的时代,就得让他们吃甘美的食物,穿漂亮的衣服,有安全无忧的居家环境,和自己喜欢的生活习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若能果真正做到让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那么国与国之间,虽然相处很近,相互喂养的鸡叫或者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得到,他们也有可能直到老死都没有互相往来的必要。老子这一章的思想是最受误读、最受批评的一章。普遍认为老子主张社会倒退,主张回到落后的原始社会去过结绳而用的的生活。我在年轻的时候,对这种批评也毫不怀疑地认可。直到今天,我才明白老子对人性的观察理解是何其深,对社会治理主张的观点何其伟大。首先,我们得承认老子写五千言,是针对他那个时代的社会弊病而留给后人应如何做才能让人际关系和谐,当政者应如何做才能让整个社会达到长治久安的个人思考。我们现在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社会现实中,为了让社会达到有效管理,我们有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党,在党管一切的前提下,复设人大,政协,政府,军队,警察,可以说管理社会的国家行政机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极为严密、极为精细化的地步。但即使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仍然感叹社会行政管理还十分粗糙。甚至给人感觉越精细问题越多。一如我们的人大不知道已经制定了多少法律条文,但是还有十分急迫的法律条文虽千呼万唤也迟迟不能出炉。历届各级主政者都感叹中国人太多,城市太拥挤,所以要在中国实行民治,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其实,今天当政者认为的种种困难,在老子这里,都被一句“治大国如烹小鲜”否定掉了。“小国寡民”,老子的这一主张,结合今天的现实思考,就应当是指引我们,让社区的基层管理,实行民主自治。社区小,住在社区里的民众有足够合理的生活空间,(不是现在大量的火柴盒房居),社区事务由社区里的人按照自己认为快乐的习俗,社区的所有问题,都由社区成员集体开会民主决定,政府决不干预,更不随意侵犯他们的利益。如此一来,还会让当政者用各种手段堵截上访、甚至到北京吿御状的民众吗?说老子主张回复到原始社会的人,其实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因为在这一章老子明确提出要让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当人真正过上了这样的生活,就不会有度日如年的感觉,既然不是熬日子过年,自然就不会去数日子,从而自会有忘了“今夕是何年”的现象出现。在目前的居民楼里,现代化的生活,邻居间“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这种情形的出现,首先是各自都有自立,自强、自乐的基础。再有就是精神层面是否同好,也会影响是否需要相互往来的频率,至于出于自私自利而不相往来的也有,但至少不互相加害。对社会的稳定和谐,也不是坏事。……结合现代社会实际,老子主张的社会理想模式,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还很多,笔者将另文阐述。                             2012年2月6日星期一于三亚湾
               
第八十一章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罗汉解读: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辨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诚实的话不会虚饰,虚饰漂亮的话不实在;善言善行的人是不需要和人辩驳的,常和人争论辩驳的人则很有可能不善;真正有知识有智慧的人绝对不会说自己是门门懂样样精的人,那种宣扬自己知识广博的人,肯定恰好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真正的圣人是不会把自己的所得自私地藏着掖着的,会在越为大家做事的过程中自己越拥有,会在越是给人的过程中感到自己得到的也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大自然运行的特点是利民而不害民,圣人处世为人的特点,也是埋头做事而不与民争利。老子最后一章,再次强调身体力行比巧言令色,更能让百姓信服和得到实惠。再次强调当政者或者世之“圣人”(比如我们曾经把毛泽东奉为“红太阳”),只要努力为民做事,而不与民争利,真正做到一如范仲淹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领导好一个国家,治理好一个社会,又有什么大的难处呢?                             2012年2月6日星期一于三亚湾
« 最后编辑时间: 2013-04-29 23:24:15 作者 水木罗汉 »

阿吉

  • 新手
  • *
  • 帖子: 33
Re: 感谢昆仑山雪君
« 回复 #14 于: 2013-04-30 17:45:11 »
从你处理休闲大师帖子的方法来看,你对老子的注解很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