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人学启蒙》(十八)——二十四节气与十二支  (阅读 8491 次)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594
 二十四节气与十二支的关系
  木星在古代被称为“岁星”,它的恒运周期近十二年,每次都停在由西向东的二十八宿中的若干星宫的“领域”中,由此产生了“岁星纪年”。这虽然是天文学上的事,但它却是以后“月”和“节气”确立的基础,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其中又以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为节;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为气。
这里,我们要说明的是,四柱推命术,也就是民间说的算八字,不是以初一、为农历一月之始,也不是以三十为一月之末。而是以节气为准。每一个月包含一个节和一个气。而这,恰恰是四柱推命术能推人性命的根本所在:把人的生命现象和天象节令,气候变迁紧紧结合。这样,反过来看“中国皇帝打个喷嚏,非洲倒了一棵大树”,所谓的“蝴蝶效应”,也就不是没有真理性的笑话。
比如一个人出生在2011年的2月9号。查干支历为己丑年的腊月二十六。一般人就会说自己是在牛年的腊月二十六出生的,因此,年干支当为己丑,月干支当为丁丑,从而感叹自己真是太牛了。
然而由命理学者来看,这个人的属相就不是牛,而是虎了。因为在这个月的腊月二十一日卯时,节令已经进入立春——新的一年已经开始。这个人出生的年干支应是庚寅了。同时,这个人出生的月干支,也就不再是丁丑,而是戊寅了。查出生日为庚寅。所以,这个人绝对不是太牛,而是虎年虎月虎日出生,若再在寅时出生,那才叫地支老虎一气啦。
月令与节气的对应关系是:
  正月(寅月):立春、雨水(立春为节,雨水为气,或叫中气。下同。)
  二月(卯月):惊蛰、春分
  三月(辰月):清明、谷雨
  四月(巳月):立夏、小满
  五月(午月):芒种、夏至
  六月(未月):小暑、大暑
  七月(申月):立秋、处暑
  八月(酉月):白露、秋分
  九月(戌月):寒露、霜降
  十月(亥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子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丑月):小寒、大寒
  
  十二节气的划分又是依据天文学上的十二次。十二节是十二次的起点;十二气是十二次的中点。由于岁星的恒运周期并非十二年整,只是十一点八六年,所以,上述划分并不精确。于是古代的天文历法专家假想出一个与岁星运行方向相反的天体,英国的李约瑟博士称其为“反木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计算。它是将地平圈分为十二等分,即十二辰,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示。这个假想的天体就是太岁,或称太阴,岁阴。
  在我国最古的科学文献《夏小正》中,已按照夏历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载每个月的星象,气象,某些动植物的习惯和活动,以及应该进行的农事和政事等,“十二”这个数字的引入历法,与我们祖先对日,月的观察有关。太阳与月亮沿黄道运行一周,每年会合十二次,每次会合都有一定部位。古天文学分黄道周天为三百六十度,更分为十二段,每段三十度,名叫十二宫。十二宫的名称与十二次各次的名称完全一样。从十二宫产生了二十四节气。这样,一个 以“十二”贯穿的体系形成了。
  
  由上述介绍,可以看到阴阳合历有如下特点:
一.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共计365天左右。
二.历法依据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和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自然规律,以及与五大行星等星际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在平时管世界通用历法为阳历,这没有错,因为它只考虑了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运动关系。而把传统历法叫阴历,就不准确了。因为我们祖先制定的历法,在考虑地球和太阳运动关系的同时,还考虑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运动关系。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我们应叫它阴阳合历。
三. 传统历法比较贴切地反映了星体运动系统的周期性变化。它的精确度,恰好证明了列宁在《哲学笔记》中的这一论断:任何事物,包括人类社会的运动发展,都是近乎圆圈式的螺旋形运动轨迹。这种圆圈式的运动差异,早在晋成帝(公元330年前后)时代就被天文学家虞喜发现。他研究了历史上的冬至点观察记录,再和当时的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后,首次明确提出,冬至点是在缓慢移动。太阳在众星中运行一周天,并不等于从冬至到下一个冬至的一岁周,应该是“天自为天,岁自为岁”。
这种岁差,祖冲之计算为45年又11个月差一度。隋朝的刘焯计算为75年差一度。应当说是够精确的了。然而南宋的杨忠辅和元代的郭守度又进一步将其精确度推到66年又8个月差一度。如果以春分点沿黄道移动变化的速度计算,那么,岁差的周期性变化时间是大约26000年。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就是一年之间,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夏至日长,冬至日短阴阳二气的变化。
经书说,太阳一般在一昼夜间行一周天的一度。称为一日。三百六十五日而成一年。一般把五日称为一候。三候成一气,就是十五日,三气成一节(两节气相隔四十五天)。节是指节气,就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节。三八得二十四节气分主四季。这样一年就形成了。处分、秋分称为“分’,那是就六气来说的。就是在二月中的时候,六气的第一气结束与第二气相交;八月中的时候,六气的第四气结束与第五气相交。如果就四季之分来说,那么是指阴阳寒暖之气在这个时候可以分清楚。一昼夜分五十刻,也是阴阳在中间分开。经书上说:‘分则气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冬至、夏至称为“至”也是就六气而言的。五月中的时候,司天之气到了它的处所,十一月中的时候,在泉之气到了它的处所。就四季时令来说,阴阳到了这个时候,各自都到达了极盛的状态。夏至那天白昼长,不超过六十刻,此时阳气达极点;冬至那天白天短,不超过四十刻。此时阴气达极点。而天候却都未变。所以经书说:“夏至、冬至时气是相同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样,我们看到的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就不仅仅是一年12个月的序数、序号,而是:
寅、卯——木气盛的月份。辰月则为木气归库之月。
巳、午——火气盛的月份,未月则为火气归库之月。
申、酉——金气盛的月份,戌月则为金气归库之月。
亥、子——水气盛的月份,丑月则为水气归库之月。
就一天来说: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就不仅仅是12个时辰的序数符号,而是对阴阳和五行之气,各有盛衰的指代和描述。
反复强调这点,只是想说明,由于阴阳二气在一日,一年,于人们的不知不觉中存在着渐进的盛衰变化。所以今日之子时非昨日之子时,明日之子时,也非今日之子时。时间的流动,实际是阴阳二气的流动变化。所以,我们承认事物运动发展具有周期性,并不就是机械的循环论者;强调事物运动,发展的变异性,并不就是对其运动具有周期性的否定。然而我们看到确有不少人,不是固执周期性而陷入宿命论的泥沼,就是固执变异性而陷入不可知论的火坑。
  我在这里做比较细的说明,更是想要大家明白,在做四柱推命术关于吉凶祸福应期的预测,往往会有前后伸缩的现象,其根本原因也就在天文历法本身就具有近似值的特点。不能怪算不准。
                           2010年4月30日星期五
« 最后编辑时间: 2010-08-17 14:41:11 作者 水木罗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