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老子》第七十七章  (阅读 5950 次)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594
《老子》第七十七章
« 于: 2012-02-04 08:59:53 »
  第七十七章
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罗汉乱弹琴: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大自然客观规律运行的特点,不是和我们射箭拉弓时的情形一样吗?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我们拉弓瞄准的时候,抬得高了,就会往下压一点;抬得低了,我们就会往上举一点;若感觉把弓拉得太过,就会减少一点力;若感觉拉得不够满,就会增加一点力。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就是自然规律运行的特点:减损多余的,补偿不足的,让世界处于(阴阳、寒热、冷暖、雌雄、男女等等)相对均衡的状态中。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当今的社会状况则不是这样的啊!和自然规律恰好相反,是在极力减损不足部分去给有余部分肥上添膘。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谁能用有余来奉献给天下啊?只有尊重规律让其客观运行的自然。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正因为认识到了这点,所以圣人努力地工作却不自恃有功,大功告成之后也不占为己有。他们更不愿意在世人面前表白自己有德有能。

老子在这一章以天道运行规律对比他所处的那个社会现状。他用拉弓射箭这一过程,形象地比喻自然规律在运行中的特点,根据目标校准箭射出的角度,力度,从而确保不偏不倚一箭中的。而这个校准过程的最大特点,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他以此来反观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现状,发现当政者治理社会的方法却是在损不足以奉有余。我们应该想到,当时各国诸侯,也都想让自己的统治世代相传,所以他们也会喊出“稳定压倒一切的”口号。但是,他们为实现这任务的方法,却不是损有余以补不足,而是对百姓横征暴敛,民不聊生,让少数既得利益者,更加花天酒地,骄奢淫逸。所以,老子说,古代的圣人,在带领百姓奔向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自身是谦卑而不居功、更不独占成功果实,就连应该让大家知道自己的确有德有能,都不愿意。
时过几千年,中国社会经历了几多翻天覆地的起义和革命,如今的社会现实,又给我们怎样的反思,老子所称颂的圣人为什么始终没有出现?我想一个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当政者,是用枪杆子登上宝座的,不得民选、更不得民督。

                                   2012年2月4日星期六

« 最后编辑时间: 2012-02-04 09:31:23 作者 水木罗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