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老子》第三十九章  (阅读 5298 次)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598
《老子》第三十九章
« 于: 2012-01-08 17:54:43 »
  第三十九章
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也。天无以清则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而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罗汉乱弹琴
:市面上流行的版本,一般都把老子在这里说的“一”等同于“道”。实际“一”不等于“道”。有两点依据:其一,按考古发现的老子五千言,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因此从行文思路看,老子不可能在自己对“道”都还无一字交代的情况下,就说这里的“一”就是他后面要说的道。其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已普遍认同是老子对世间万物生成的逻辑表述。而这个表述却明显地告诉我们“一”不等于“道”,“一”只是“道”的派生。
那么,老子在这里用“一”表示的是什么?这就得从“一”的书写方式去理解(时刻都要记住我们的文字是会意的图画)。“一”是由一点开始,然后是点的延续延伸。因此,这里的“一”是事物开始发生的起点和继续。
通读《老子》全文后,我们知道老子说的“道”,是无形、无声、无色的存在,那么“道生一”,就应理解成是“道”从无形走向有形。而这有形的表现,是由点开始的,而且只有点的延续,才让我们看到了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所以,这里的“一”是“道”从无形到有形的外显,是事物开始发生并自然延续的起点和进程。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让我们看看已经存在的时空是怎么得一而生的,天得其自然地发生和延续,所以是清澈的;地得以自然地发生并延续,所以是宁静的;让我们事前没有预感的天边闪电,得以自然地发生,所以让我们感到它具有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灵性(请注意这里“灵”是指闪电的灵动、闪烁呈象,不是带迷信色彩的“灵验”)。
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空旷的山谷得一阳始生从而走向充盈,世间万物因得一阳开始才茂然丛生,侯王因为能顺事物发生的自然,方能正确地为天下占卜(远古时代,占卜在官不在民。到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诸侯纷争,原为周天子垄断的占卜权,分散到了侯的手里,所以,老子在这里用了“侯王”二字。但仍不在民。也就是说老百姓是不懂占卜也不能私自占卜的。私自占卜就是蛊惑民众而有罪)。
其致之也——这是对前文的总结句。意思是“他们都是一,也就是自然发生并自然延续的结果”。
天无以清则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天若不能一直清澈恐怕就会开裂;地若不能一直宁静就将爆发(比如火山、泥石流),电闪若无一瞬间自然凸显的灵动,恐怕就将是歇寂的状态。
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而贵高将恐蹶——若山谷没有自然的充盈恐怕就将成为了无生气的山谷;万物不得一阳的生机恐怕就会灭绝;侯王若因不再拥有垄断占卜,恐怕就会从宝贵的高位上跌下来。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所以,贵以低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这就是成为侯王的人,要自称孤(单)、寡(少)、不谷(心胸没有山谷宽广)的原因。这样称谓自己,难道不是以贱为本么?不应该这样吗?
故至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至高无上的荣誉等于没有荣誉,(所以)宁可不做光滑美丽的玉,而做棱角峥嵘的石头。

在《德》篇的第一章,老子开宗名义就讲“最好的得是不得”,也就是顺自然之道,就可以得到我们生命所需要的一切的意思。然后讲社会在放弃了对“道”的遵循之后,才出现了“德”的标准——得之有德。这已经是社会从道法自然这一最高境界的退步,到人们连德的要求都做不到,又退而求用仁的标准来规范“得”的手段;求仁不行后又再退而求义——要求人们想求“得”时要遵守法律、规则;人们连法律、规则也藐视不尊了,又再退而讲礼——要求人们遵守“得”的秩序。市面上流行的版本,据此只简单地指出老子反对孔子提倡的仁、义、礼,从而认为老子是持消极治世的主张。这是不明老子如此反对的时代背景。事实是,老子亲见了自“周公复礼”,大力推行礼教治国的社会现实后,人们欀臂争利更厉害,子弑父,臣弑君,周天子日渐势微,诸侯纷纷割据称雄。在那个时代并非只有老子一人关心社会治理,春秋时期恰好是各种意见、各种观点都可以自由鸣放的时代。也就是后来史家称为“百家争鸣”的时期。在那个时期,知识分子都十分关心未来社会应用什么样的规则进行构建,面对天子式微,诸侯并起的现实,神州大地该走向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理想模式,就成了知识分子争论的热门话题。
要规划未来,就得回顾过去,所以老子在这一章有“昔之得一者”这样的起句。当时知识界,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即荛舜禹三代,是最好的王政时代。自从禹将自己的位子传给儿子启之后,就开始了中国历史家天下的时代。也就是霸权时代。普遍认为,在荛、舜、禹时代,实行的还是“德”政,家天下以后,实行的就是“义”政,我在前面解释过义字的初义,就是用武力规范人的社会行为。这种“义”的极端就是霸权,谁有枪杆子,谁就可以主宰社会蛋糕的分配。周灭殷后,周公施行“仁政”并辅之以礼。企图以此来恢复“王政”。但如此治理国家的结果是西周灭亡,周王东迁。到韩、赵、魏“三家分晋”血的事实呈现在大家眼前——居然三个家臣把堂堂一个晋国瓜分分了,在当时的知识分子看来,这社会礼数真是颓败到了不堪入目的地步。如何建立一个好社会模式的话题,就进入了更加热烈的辩论和社会实践。孔子一派提出恢复周公“克己复礼”的治国模式,也就是行周公之“仁政”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当属于复古派;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则认为既然历史已经证明周公所行的一套行不通,既然人心已乱,大家都以霸权至上,治理社会的最好方法,就是以霸治霸。主张当政者以严刑酷法治理“刁民”,这在当时应当是改革派。而这一改革派的成功,最终导致的是中国封建专制几千年。老子则主张尊重自然的和社会的固有规律,顺天地之自然,顺人性之自然治理国家。基于这一主张,老子在自己的五千言里,既批评了孔子,也批评了法家。我十分赞赏老子的观点和主张。因为他首先认识到自然规律不可违,人性多样不可违。承认每一个人都有生存权,和发展权,每一个人都有得到维持其生存和发展所应得的东东。只有在承认和尊重自然的必需和个人的必需之后,才能讨论得的大小、多少,和该用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得自己应该得到的合理性。这就是他将自己的五千言概括出“德道”书名的原因。只是后来的统治者和依附统治者的文人,出于自身利益需要,对《老子》一书的思想作了适合自己统治需求的诠释,而且把全书《德》篇在前“道”篇在后的体例,偷偷地打了颠倒,书名也就成了《道德经》,从而完成了将《老子》一书披上社会伦理道德外衣的包装。再通过历代文人玄之又玄的掺入私货,遂成了如今让普通老百姓越读越玄、狗屁不懂的文人则将其作为自己有莫测高深学问的道具。

                      2012年1月8日星期日于富力湾
« 最后编辑时间: 2012-01-08 19:45:28 作者 水木罗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