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老子》第三十八章  (阅读 5147 次)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590
《老子》第三十八章
« 于: 2012-01-07 19:39:32 »
第三十八章
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镶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罗汉乱弹琴:
如何看待老子五千言,一开始我就和市面上的版本持不同的看法。市面上和网络上的通行看法,都把《道德经》的道德当成一个复合词来理解并进行宣讲。从而一开始就把老子的道德经作为具有强烈社会伦理道德意义来宣讲。我则是把道和德分开来看的。道就是道路、途径、方法和手段。德就是得到。老子五千言通篇就是讲一个人、一个国君若要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的途径和方法。我这样讲,有一个重要的考古依据。就是从马王堆考古发掘出的《老子》,在编排上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因此,整个书名应当是《德道》经。
德字最初始的意义就是得。这里要讨论的问题是老子为什么不直接写“得到”而要用“德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呢?只要我们把“得到”和“德道”并列地放在一起,就会发现老子用“德道”作为书名,具有何等哲理的深意:“得要有德,到要有道”。正因为具有这样的深意,后人才有往社会“道德”的思路上生发的基础。而这一步之差,却让我们看到生发之意和老子原意相去十万八千里。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每个人都希望在现实人生中有所得),但“得”的最好方式是不要一开始就只想得,这样反而有得;想“得”的最下作的方法就是从一开始担心自己会失去得,这样反而不得。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得”的最好方式是不逆势而为,这样反而可以为所欲为;“得”的最下的作方式就是急于想得,从而做出很多强行为之的事。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当我们号召人们要以仁而“得”的时候,肯定是人们为了得,已经做了很多不仁的事;当我们号召大家要遵守义(法律、规则)而“得”的时候,恰好说明人们为了得,已经做了很多不义的事。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镶臂而扔之——当我们号召人们崇尚礼(秩序)而“得”的时候,不仅得不到人的响应,还会发现人们早挽袖举臂把礼扔到一边去了。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所以当前社会是丢失了遵循客观规律之后才凸显“德”——人们获取“得”应该公正;当人们已普遍放弃公正而欲“得”的时候,我们才号召人们要有爱心;当人们已普遍丧失爱心之后,我们才要求人们“得”的行为要合乎正义,当人们连规则、正义(法律)都不讲的时候,我们才要求人们要有礼(秩序)。所以社会提倡礼,说明人心已不再看重公正和诚信。这(人心不再看重忠信,)正是社会发生祸乱的首要原因。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前面所写的德、仁、义、礼,虽也是“道”浮华的表现,却已是人愚昧的开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所以大丈夫总是处事厚道,不跟着众人轻薄其轻薄;处其诚实,不跟着众人浮华。会远离虚假的德、仁、义、礼,始终坚守自然之道。

在这里除了我对德的翻译与通行版本大相庭径外,还有对“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的翻译,也与名家的翻译迥然有别。比如我手上这个版本对这句的翻译就是:“有先见之明的人,只是道的浮华部分,是愚昧的开始。”之所以闹出这样的笑话,就在于翻译者对“识”字含义的了解太狭隘。其实这个“识”在这里是“誌“的意思,也就是现在好些书法家在作品完成落款时还常常写”XX识“的用法。”前识者“,是“前面记下(写)的”意思。难以相信,我的古文功底就是很差的了。竟还有比我更差者招摇过市教人。
2012年1月7日星期六于富力湾。
« 最后编辑时间: 2017-03-28 22:09:15 作者 水木罗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