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老子》第二十三章  (阅读 5473 次)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605
《老子》第二十三章
« 于: 2011-12-30 10:41:10 »
 第二十三章
原文: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罗汉乱弹琴:
希言自然
——好多版本都把“希言自然”的“希”讲成单一的含义“少”。我手上这个版本更做这样的翻译“减少发号施令就是顺其自然”——可以说这是对老子原意最为促狭的解释。
这些翻译者,忘掉了古汉语语境的时代背景。在那个时代,是从无文字的口语时代向有文字的书面语转换不久的时代,也就是甲骨文到金文到篆体的演变时期,人们是用刀刻文字。一切表达、一切记录都力求其简。所以我们看到的古文,不仅一字一词,还有一字多义的特点。而我们的文字源头是图画和图画的会意组合。我们理解古人文字的含义,更多地是要识字会意。而且还要尽可能地想到“字”所产生的时代背景。比如,有版本竟把“希”字解释成丝织品。这就忘了文字总是发上于事物之后。忘了事物最初是无名,是人类为了认知的方便强加给事物的。若“希”字代表的是丝织品,那中华民族的缫丝技术和织造技术,就当提到“希”字产生之前。这样的结论有考古资料支撑吗?
因此。“希言自然”这句话是整章意思的概括:人只有说合乎自然规律的话,才不会说过多的废话和经不起时间检验的错话。这样的解释就把“希”字的“少而精、希求永恒”的含义都包括了。如此,把以下的话,看做是老子对“希言自然”的阐发,也就自然圆通了。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所以,飘忽的风很难刮一个早晨,急骤而至的雨不可能下一整天,能如此呼风唤雨的是天地,连天地都不能让其持久,我们人说些轻飘虚浮或者激烈如暴雨的言辞,反能持久么?
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所以,对道(途径、方法、规律)进行学习和研究的人,对道的表达也应该和道一样地(言简意赅)。言辞得体精当就是得道的具体表现;表达失意(词不达意),也就失去了对大道至简的精准把握。(道者同于道——对道的表达应当和道本身一样;失者同于失——失言者即是失道。)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如果说的话精准地表达了道(符合客观实际的途径、方法、规律),那么这“道”就会被人轻松愉快地接受;说的话和理所应该达到的目标、要求一致,这个目标、要求,也就能被人愉快地去实现。如果说的话不被人接受,那么,我们要求达成的目标、也会爽快地失去。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因为我们说的话没有精准地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所以就不能取信于人,(当政者)就更不能取信于民。
语言翻译要求“信(忠实原意)、达(通畅)、雅(有文采)”。我把我的上述翻译连贯起来放到下面,然后把我手上经名家推荐版本的翻译也放到下面,读者可做一个比较。
罗汉乱弹琴:
“人只有说合乎自然规律的话,才不会说过多的废话和经不起时间检验的错话。所以,飘忽的风很难刮一个早晨,急骤而至的雨不可能下一整天,能如此呼风唤雨的是天地,连天地都不能让其持久,我们人说些轻飘虚浮或者激烈如暴雨的言辞,反能持久么?所以,对道(途径、方法、规律)进行学习和研究的人,对道的表达也应该和道一样地(言简意赅)。言辞得体精当就是得道的具体表现;表达失意(词不达意),也就失去了对大道至简的精准把握。如果说的话精准地表达了道(符合客观实际的途径、方法、规律),那么这“道”就会被人轻松愉快地接受;说的话和理所应该达到的目标、要求一致,这个目标、要求,也就能愉快地实现。如果说的话不被人接受,那么,我们所要求达成的目标、也会爽快地失去。因为我们说的话没有精准地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所以就不能取信于人,取信于民。
名家推介版本的翻译:
“减少发号施令就是顺其自然,暴风刮不了一个早晨,骤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主宰着暴风骤雨呢:是天地。天地尚不能长久地维持暴风骤雨的状态,何况普通人呢?遵从“道”的原则的人,以“道”为法就符合于“道”,以“德”为法就符合于“德”,失道失德就将走向失败。符合“道”的人,“道”愿意帮助他,符合“德”的人,“德”也愿意帮助他,失道失德的人,只能承受失败的结局。不值得信任的东西,人民是不会相信的。”
这显然是把“道”、“德”给予政治化后的政治化诠释。完全忘了《老子》上篇的“道”是思维方法的阐述。更要认识到《老子》一书的写作,绝对不仅仅是为政治家写的。如此翻译,还真如无根的“飘风”“骤雨”,远离了老子本意。

                          2011年12月30日星期五于富力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