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老子》第二十二章  (阅读 5581 次)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599
《老子》第二十二章
« 于: 2011-12-29 18:16:52 »
 第二十二章
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载!诚全而归之。
罗汉乱弹琴: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曲线所获得的面积会最大。(蚯蚓)要直前得先弯曲,只有低洼的地方可以迎来众水注盈,只有破旧的事物才容易推陈出新。只有示人以少、弱的人,才容易得到人的扶持和帮助,宣扬自己已经很充足很富裕的人,反而容易有诸多迷失。(我和其他名家的翻译不同处,是我认为这里的都是老子省略了主语的动宾结构语句表述。名家版本忽略了这是省略了不同主体的比喻句,所以翻译出来的意思,总让人感到别扭)。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所以圣人正是抱着从对这些事物现象观察中总结出的一般规律——为天下人树立了一个(自谦而不自满)的范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个范式具体地说就是:)不自我张扬,却让天下人看得很清楚;不自以为是,却让天下人看到了文采;不自我夸耀,却让天下人看到了确实有功;不妄自尊大,却让天下人永远尊崇。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正因为不与人争蝇头小利,反而获得了没人能够争去的大利。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载!诚全而归之——古人说的以曲求全,哪里是空了吹的假话,用这种处事之道,的确能抱回最大的好处。

当代人看到这样的文字,很多人定会认为是迂腐之谈。现在多数人信奉的是:“此时不争,更待何时”。我要说老子说的不争,是指在不该争的时候不要争,也就是他一贯主张的不要逆势而为。一个人只要做到了不逆时而为,就可以“无不为”。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不逆势、逆时地争,最终反而会获得最大的利益。比如,有的人在面临一只股票正在被大家追捧推高的时候,也把自己的一点小钱拿去垫底,结果,抱到这只击鼓传花过来的股票后却无人来继续给力。在这种情况下你争对还是争错了呢?目前房地产行业中不乏一些后继争利的开发商,和不乏一些有点小钱也去争着炒房的人,现在处于进退两难境地,难道不是当初“争”错了吗?我敢肯定,在今年没有进房地产行业,没参与炒房的人,明年会象到菜市买“踢脚菜”那样,捡到很多便宜。正是由于在大家半夜起床排队领号争抢购房的时候,他在家睡了大觉(夫唯不争),明年可能就会遇到有人追在他的后面说:“帮帮我吧!半价卖给你,我块撑不住了!”(故天下莫与之争)。
清朝有一个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下都稳居高位,权势显赫的大臣叫张廷玉。他在北京为官,老家的邻居因造房,和他们家发生了地界之争。他家里人给他写了一封信,意思是想叫他给当地官员打个招呼,把这纠纷了了。张廷玉给家里人写了一封回信,就一首诗: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见信,愧疚顿生,主动把自家的院墙后退三尺。邻居见状,也主动把自己的院墙后退了三尺。这就是至今去安徽桐城还能看到的“六尺巷”。张廷玉在这件事上主动让了邻居三尺(夫唯不争,还给予了空间),由此得到的不仅仅是对方也退让三尺,更得到了无人可以争的好名声。作为一个汉人出身的大臣,能在三代满族皇帝下长居显职。看雍正对他作的“器量纯全,抒诚供职”评价,就会明白个中缘由就是这么简单。
                       2011年12月29日星期四于富力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