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请诸位老师  (阅读 347343 次)

门外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600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810 于: 2023-02-28 08:54:59 »
看网上讲今天是六祖大师慧能大师圣诞,记忆里曾经梦到六祖大师和地藏菩萨肉身舍利,尤其是六祖大师,我于禅宗教理和根性感觉差的很远,不知道梦里因缘怎会这样,想起非常有名的六祖大师和神秀大师的偈子:
菩提偈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六祖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神秀大师
南顿北渐,有些没有印象了,在中国佛教史上或者文学上非常有名,多有宗教、文人、哲人甚至一些孩子都知道甚至引用。这是二位祖师的悟道或者修道偈子,道理很深,看着多少人甚至当做戏论或者师心自解,理解的五花八门真是很痛心,从实相上或者大乘根本上六祖的偈子是不是终结,当然是,但是不圆满,总之教理上圆融无碍看谁理解,说清净本然是实相,对的,说万法庄严是实相,对的,问题在于谁说,如果老师们希望研究教理很好,如果不是,佛教的一些偈子或者文化建议就最好引用原文,不要做发挥。就像“众恶莫做,众善奉行,是诸佛教”;千万不要拿世间的善恶理解去推导,很容易出问题,我是用了很多年才隐约明白这个道理,还是朦朦胧胧不清晰;有些争论压根不是世间学问人的思辨,就像你说甜瓜甜,有人吃过更甜的水果说不甜,这个不是一个频道上很容易自说自话的....

华丽

  • 版主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082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811 于: 2023-02-28 12:59:49 »
更新了这么多楼,有时候看,也有时候不看,比较断断续续。感觉起来门外帖主,还是不适合学命理,至少微观运用命理不适合。
微信号hualiml2016
微信公众号:bingwu77(命理夜读)

门外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600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812 于: 2023-02-28 16:30:34 »
更新了这么多楼,有时候看,也有时候不看,比较断断续续。感觉起来门外帖主,还是不适合学命理,至少微观运用命理不适合。
我完全同意您的界定,我自己觉得命理上的原因,大约官杀混杂是一个原因,准确率比较高,另外跟空亡可能也有关系,不知华丽老师从命理角度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至于微观断命,自己没有怎么实践,也不是兴趣所在,命理只是兴趣,只是偶尔有兴致或者感觉有一些可以验证一些想法,基础的刑冲迫合等可能隐含着一些深层的道理思考,对于人生更有意义一些;断事的纯技法兴趣不大了,十多年前有过一两年兴趣比较大,也见识过个别高人,确实非常厉害,但是我相信这些高人要是讲道理怕是未必能讲出个所以然来,应该是纯技法或者传承的范畴,要是吃饭做职业,这些很重要,没有这个打算,就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或者知道也不见得怎样,如果是一些想法或者理法带动的技法,感觉还是必要的,要不然没有办法验证,这个帖子更新也是,好多次想停了,都是反复没有嚼头的废话空话,只是可能也是业力牵扯,有些帖子的内容就是凭空这样了,如果没有损害就算是活跃一下,调剂一下氛围,也是随缘,看的没有负担,写的没有压力,都从容最好...

门外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600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813 于: 2023-03-01 07:58:02 »
作为学问或者文化,理上的探讨争鸣更加重要,像关于算命的依据、算命与现代生活变迁的适用、算命与心理、不同民族维度的适用甚至一些基本的命理,生旺死绝等运用、墓库、节气甚至“立春戊土五朝荣...”类似的运用等等都很有意义,现在追根溯源往往就比较难,很多老师包括论坛上的老师就八字命理等等都有个追根溯源的论证,也很有意义,但是古书的考证是不是就准确是个问题,历史跟留存的资料不见得匹配,要是能把河图洛书的机理和作者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我个人认为就不是一般人,像传书不传诀之类文人士代夫们留下的经典只是一个层级的人的认识,未必全面和准确,至少从我个人其他职业的角度或者有过一点点深入谈不上研究的别的知识角度,很多所谓的大家是靠不住的。我目前局限的经验看,命理理法和技法夸张一些讲甚至可以相互独立,很多底层的职业人士应该谈不上多么高深的学识或者文化,但是并不妨碍掌握运用的技艺,甚至准确性远远超过所谓的文化人,但是只是技艺,也能在经验上传承,但是真正的发展怕是未必,修车修的再神奇怕是难以推动汽车行业理念技术的更新;但是有些技法的传承的确掌握在一些职业或传承或没有传承的人手里;论坛上估计很多老师也有自己的或大或小的绝技甚至引以为豪的某方面的技巧经验;总之看看自己想要干什么很重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怎么做...

华丽

  • 版主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082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814 于: 2023-03-02 14:38:29 »
官杀针对世俗多一点,神煞针对性情,经历多一点。空亡=天马行空。空=你我不是一个圈子:比方我是精神病,就与正常人不是一个圈子。空也可以是学术信息符号。
微信号hualiml2016
微信公众号:bingwu77(命理夜读)

门外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600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815 于: 2023-03-02 17:44:19 »
官杀针对世俗多一点(这个我有体会经验),神煞针对性情,经历多一点(这个也有体会经验)。空亡=天马行空。空=你我不是一个圈子:比方我是精神病,就与正常人不是一个圈子。空也可以是学术信息符号(这个没有体验,第一次接触)。
谢谢老师分享

门外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600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816 于: 2023-03-02 17:51:57 »
忘记了可能之前说过墓库还是没说,感觉始终没有一个所以然来,很多老师都有一些自我的思索和考证或者独特的用法,见过旺衰说法,所谓旺为库,弱为墓;类似有气为库,无气为墓;有些不分算作一个,直接按照十干生旺表来定墓库,有阴阳同入一库墓说法,也有分开用的;有大约进气为库,退气为墓;也有真假库墓之分说法;进一步有忌神入库墓吉,反之凶;也有时库时墓的用法,哎,也不知道到底该怎样,感觉不该有争议的常识变得扑朔迷离....

门外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600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817 于: 2023-03-02 17:58:06 »
对于命理知识点的一些基础作用感觉别说弄明白,更接近一些比较有意义,靠近古人的思维更近一些,思维之上的东西更近一些,途径无非是还是要靠实践来验证,有开个验证楼的想法,又觉得太麻烦和耗费精力,感觉有没有太多意义,知道了又如何,最后的结局还是似明白而非明白,估计是今年癸卯年制化乱了,命局取像不清又不得力的结果,干什么都是暮气沉沉,提不起精神来....

门外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600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818 于: 2023-03-03 07:47:31 »
昨天有朋友聊天,估计是碰到仙家了,讲很是神奇,说的东西就像情景再现,完全不是世间占卜所能够达到的程度,类似的事情农村比较多一些,所以这个世界很神奇,有我们太多超出想象的东西,保持一些敬畏很重要,当然佛教的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类似现象,也没有什么真正神奇的,我现在没有什么类似猎奇的心理了,往往看过去很是准确,最近的事情如果因缘成熟了也还好,再远一些的怕是不太行,具体也不清楚,感觉还是八字对于人生的意义更大一些,只是八字长于大象,而人往往关注眼前的事情,所以单纯的八字确实有他的局限性,当然也是因缘所生法,有些命理师一段时间很有名气,断的也神验,后来不行了,是技术退步了吗,未必;有过经验的人往往有些命例断的很有感觉,契合度很高甚至有所谓触机灵感之类的事情,但是又不能推而广之,也见过命理知识一塌糊涂断其事来也很像那么回事的人,我十多年前刚刚有心学的时候还拿身边的人写过很长篇的所谓命书,当时也有很多准确的事情,现在看后来很多也应验,问题是如果我现在再回过头来打死我也不会这样断或者这样干,相信无论如果也不会技术退步了,但是真要断事,未必比那时候更加准确一些,所以感觉命理的这东西,你要说客观技术学问也不对,说不对也对,真的有技术也真的不完全是技术的事...

门外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600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819 于: 2023-03-04 11:36:43 »
中国哲学的人生境界是如何实现出世与入世的统一
                                                       王德峰先生
我们今天来讲这样一个话题:中国哲学的人生境界。
我们正处于当代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也一直在中西思想和中西文化的对话乃至冲突之中,今天的中国人仍然面对这样一个很根本的问题:我们民族下一步的发展,它的前景,它的道路,究竟跟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思想有什么关联?一个与此相关联的问题,我们当下中国人的生活,其精神家园究竟在哪里?在当下这样一个时代中,这一问题显得非常重要,也非常紧迫。
哲学与我们这个民族的关系是什么?举目望去,在全世界各个民族中,只有一个民族是真正的哲学的民族,这就是中华民族。其他民族在其最高的精神层面上讲都是宗教的民族。
虽然我们这个民族也有宗教徒,但整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不是宗教精神,这一点毫无疑问。那么我们这个民族向来靠什么来建构其精神家园呢?
我们靠的是哲学。哲学上的修养是中国向来的教育传统。我们在孩提时代,甚至还没有识字的时候,我们已经进入了最初的哲学修养之中。儿童听大人谈话、旁听成年人之间的交流,往往会听到来自《论语》的话,来自《孟子》的话,或来自《老子》的话,差不多可以说我们从小就耳濡目染地在某种哲学的思想里了。
后来就有了文人专为少年儿童编订哲学启蒙读物,例如大家知道的《三字经》。《三字经》不是宗教的作品,其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是一个哲学的命题。可见哲学的修养是中国人教育下一代一开始就要做的事,帮助下一代以哲学的方式来营造最初的精神家园,来获得做人的准则和人生的目标。
我们也都知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本书,其中的《大学》讲的是“大人之学”,也就是教一个人如何成为真正的人——君子。是大人,而不是小人。
中国的哲学就是人生哲学。在这一点上,中国哲学跟西方哲学有了区别。西方哲学不是不谈论人生,但是人生并不是西方哲学的主题。西方哲学的主题是知识的问题:人如何获得关于外部世界可靠的知识、确凿无疑的知识,这种可靠的、确凿无疑的知识,它的前提,它的方法,它的基础是什么?这向来是西方哲学的主题。
西方哲学产生了它的重要成果,就是今天我们都在学习的西方的自然科学。没有西方的哲学,就没有西方今天的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从哲学中派生出来的。中国哲学并不很关注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中国哲学的主题是人生问题的解决。
无限心与有限物
人生为什么成了问题,而且是很根本的问题?是因为人最麻烦的、最难处理的,就是自己这个生命。生命外部的麻烦容易对付,我们可以运用我们的知识和经验,安排好我们的生存环境,让我们的生存环境更适于我们的生存,这是生命外部麻烦的解决。生命内部的麻烦很难对付。什么是生命内部的麻烦?就是如何安顿我们的心。
为什么会有一个心的安顿的问题?孔子说过这样的话: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约,表示贫贱的生活处境;乐,表示富贵的生活处境。什么是不仁者?不是指坏人,是指心没有安顿好的人。何谓心没有安顿好?按照儒家的认识,就是心中没有仁之常体。心中无仁之常体的人,就被称为不仁者。
倘若以这个标准,大概可以这么讲:包括我王德峰在内的大多数人都属于不仁者。因为心中无仁之常体,所以贫贱难耐凄凉,富贵不能乐业,左也不安,右也不安。
生命内部的问题是安顿心灵的问题。心灵为什么要安顿呢?人之心跟动物之心不一样。动物的心,有些高级一点的动物有心脏,这是生物学的概念,用英语来说是heart;也有意识状态或心智状态,这是心理学的概念,在英语中用一个词叫mind。高级的动物也有心智状态,有意识状态,还有喜、怒、哀、乐。狗会欢乐,狗也会悲哀。黑猩猩还会露出哀伤的面容。在这个意义上,它们也有这样一个作为mind的心,它是心理学的对象,所以还有动物心理学,专门研究动物心理的。
但是人心不仅于此,人心还有超出生物层面、心理层面之上的一个层面。这个层面,英语当中就找不到词来表达。德语当中有一个词:Gmute。它是指超生物、超心理层面之上的心。
心有这个方面,中国人非常早就明白了,在先秦的时候,通过孟子明白了这一点。孟子讲的心,不是生物学的对象,也不是心理学的对象。孟子讲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被称为善之四端。这个心,既不是生物学所能研究的,也不是心理学所能研究的,它是哲学的题材。人心有无限的一面;heart(心脏)、mind(心智状态),是心的有限的一面。
有人说,你拿出证据来说明我们的心有无限的一面。证据在哪里?证据很清楚。
人的存在是时间性存在,我们活着的每一个当下都在筹划着未来。比方说我此刻正做讲座,我说出这句话来的同时,正在筹划下一句话,我们每一个当下,都是在对未来的筹划中度过的,当然,也携带着过去。所以时间其实是三维的,在它的每一个瞬间里边,有过去、现在和未来。那么未来是什么?未来还不是事实,未来是尚不存在的东西,我们却在筹划着这尚不存在的东西,这件事情本身证明了人心有无限的一面。
如果我们不能突破当下的现实,那么我们的心永远只是有限的,我们欲望的对象、我们认知的对象,无一不是有限的事。但是倘若我们要突破限制,我们要超越现实去设想一个尚不存在的东西,就是指向未来,这便证明了我们的心有无限的一面。
心有超越现实的一面,也就是说心提出理想。我不敢相信动物有理想,当然你不能这样问:你非动物,安知动物没有生命理想?这样我就无法回答。但是我们可以确凿无疑地回答的是,我们作为人,肯定有生命理想,这一点是确凿无疑的。好,那就同时证明,人心有无限的一面。
这个无限的一面如何安顿,使人生成了问题。什么是人生问题?这就是。
假定有某人经过好多年的努力,积攒了一大笔钱,终于买下了他梦寐以求的那幢豪华别墅。当他买下豪华别墅的那一天,他心里这样想:从今天起,我的幸福人生开始了。他这个想法能成立吗?肯定不能成立,因为这幢别墅将来一定是别人住的,他自己只是暂时地住一住,他现在不知道将来是谁住。我们都是人生匆匆的过客,我们的心的无限的一面是无法安顿在哪怕再豪华的别墅上的,因为它还是个有限的事物。
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有时候失败,有时候成功,每一项具体的成功都不足以安顿我们心的无限的一面。假定我们达到了我们曾有过的所有的目标,结果会怎样呢?结果就是陷入空虚。
先出世再入世
于是,那个问题始终还在:心的无限的一面,如何在这世界上安顿?
其实结论已经清楚:它无法安顿在现实世界里。因为组成这个现实世界的所有事物,无一不是有限的事物。但是,我们生命内部的麻烦终要有一个解决的方法,因此解决的方法一定是超越现实世界。
中国先秦时候的先哲们从一开始就认识到,安顿我们心的无限的一面,只有先走一条路:出世,即超越现实。
西方人的心也是人心,同样面对这个问题,那么他们也得出世,他们走的出世的路是宗教。
基督教教欧洲人怎么出世?第一,我们的灵魂是有罪的,原罪,而且无限的卑微渺小,这个有罪的灵魂必须得到拯救。拯救灵魂的是谁?上帝。上帝就是超越现实的存在。欧洲的基督教安排了这样一条出世的道路:把每个人的人生看成是上帝意志的体现。
比方说一男一女准备结婚。结婚是世俗的事情吗?不,必须把它神圣化,在教堂里举行婚礼。两个人结为夫妻,这不是光他们两个人的事情,他们结成夫妻这件事情是上帝的事业的一部分。你如果真参加过基督教的婚礼,你会体会到这一点。
中国人不是这样,因为没有上帝管这件事情。所以婚礼当事人的两个家族在一起热闹。这件事情是家族在做主。西方的婚礼是牧师或神父在做主,整个一套仪式走下来,这件事情终于做好了,这一对夫妻从此认识到:我们之间的夫妻之关系,婚姻之家庭是上帝事业的一部分,是上帝的计划的一种实现,崇高了,神圣了,这种认识就是出世的精神。
你如果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你天天在出世的精神中活在当下,你会把你的每一个行为看成是上帝意志的体现:我正在把我的生活的内容作为奉献给上帝的礼物。西方的基督徒就是这样安顿了他们的心的无限的一面,这是用宗教的方式来安顿。
中国人则不用宗教的方式来安顿,而是用哲学。中国人在哲学中出世。了解这一点,非常根本。
我们不要把中国儒家的学说仅仅看成是一种普遍的道德教导,把孔子仅仅看成是给予我们道德教诲的老师,他教我们怎样做一个好人——不。儒家的学说是哲学,哲学一定首先提出出世的原则,即提出一条超越现实的路,然后再回到世界中来,那叫 “入世”。
中国人后来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大家也许都听说过: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
这句话,正是中国哲学的根本精神:先出世,后入世。 假如你从未出过,如何谈得上入呢?入的前提是出。假如你从未出过世,你就只是在世,就像你从娘胎里出来就一直在世一样,那么你的心就无从安顿。由于你出过世,再回来,你的心安顿了,心的无限的一面有了它的家园。如此的人生始终也在世界中,但有了它的意义和它的精彩。
儒道佛的出世之路
儒道佛三家是中国哲学的主干。
先秦时期号称百家争鸣,有种种的论道的学派,墨家、法家、名家等等,后来大多都衰落了。儒家和道家始终没有衰落,虽然以儒家为道统,但道家没有被遗忘,后来形成儒道互补的精神格局。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的佛经,经过好几个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努力,翻译、理解、消化、吸收,到了唐朝终于完成了一件伟大的事情——佛学中国化,于是中国之哲学又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即佛学。
儒道佛三家,构成中国哲学的主干。这三家都是哲学的,虽然人们常以为佛教是宗教。其实佛教严格意义上不是宗教,因为它是无神论的,佛教是没有神的,释迦牟尼是个普通的人。我们用汉字“佛”来翻译梵文的Buddha,它的本意是觉者。佛教只是在它在民间流传的形式中显得是一种宗教,有礼拜的仪式,焚香拜佛,求菩萨保佑,等等,像宗教,但是佛教的精神不是宗教的。
儒道佛三家关于如何实现出世和入世的统一,侧重点不一样。我们要具体地来看,儒家教我们如何出世,道家教我们如何出世,佛家又教我们如何出世,以及这三家如何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
我们在世界中生活,便是人生。人生的内容是什么?做事情。 不做事情的人生不能算人生,这是可以肯定的。 做事,在汉字中就是一个“为”字。怎样的为,才是出世和入世的统一呢?儒家有儒家的原则,道家有道家的原则,佛家也有佛家的原则。
先看儒家。儒家是如何说为的?
无所为而为。
何谓“无所为而为”?这句话针对的是另一句话,即“有所为而为”。
什么是有所为而为?也就是说我们做事情,通常总想达到一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我们总把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当成是通向有利于自己的目标的手段。事情总是指向一个在它之外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做事情,就称为“有所为而为”。
儒家反对如此做事。儒家说,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不是因为它是达到一个功利目的的手段,而是这件事情本应当做。这件事情并不是手段,它自己就是自己的目的,它自己就是自己的价值,它自己就是自己的意义。不做,就错了。这便是无所为而为。
什么是无所为而为的做事境界?举例而言,假如你投资开一家商店,这在经济学上看是个投资的行为,有明确的利润目标。这无可非议。但是如果你开这家商店的同时,没忘了在你商店大堂的墙上书写着四个字“童叟无欺”,这就表达了商业行为的自身价值。你若投资开一家民营医院,也有利润目标,这没错的,无可非议。但是你没忘了在你的医院门诊大厅的墙上书写着四个字“生命至上”,这就表达了医疗事业的自身价值。假如你投资办一所民办学校,当然也会有利润目标,但是你没忘了在你的教学大楼的墙上书写着四个字“有教无类”,这就表达了教育自身的意义。开商店,开医院,开民办学校,这些事情本身并不是通向资本利润的手段,它们本身就是目的和意义。
这就是儒家之精神。儒家告诉我们如何超出现实利害得失的关怀,来看这个人世间种种的事情,它们本来的不朽的价值是什么。这是儒家的出世而后入世,概括为一句话:无所为而为。
某事做了之后的结果对自己有利还是不利,是有利于自己还是伤害了自己,一点不应当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内。我们做这件事情,是因为这件事情本应当做。这样的人生将永不失败。
再来看道家。道家又如何说“为”呢?可用一句话来概括:
无为而无不为。
道家所说的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指不人为地做事。但事情不都是人在做吗,如何又不人为呢?
人为,这两个汉字合起来,又是一个汉字:伪。这一合,意义就出来了。伪就是造作。你做事情若在天道之外,人为的因素就来了,这就是伪,就是造作。
儒家和道家,都是中国哲学,是中国哲学,便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天人合一。儒家也主张天人合一,道家也主张天人合一, 但它们两者有差别,儒家的重点在人,道家的重点在天。道家认为,人类生活的幸福都来自天,人类生活的苦恼都来自人自己。所以在天人关系当中,道家的原则一定是做减法,即尽可能地减少来自人自己的因素。
只有通过做减法,才能领会天道。天道并不写在天空上让我们看见。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要吃饭,大家都要吃饭,因为我们都有胃。肚子饿就得吃饭,因为天道让我们有胃,所以吃饭是符合天道的。但是若非要吃到法国大餐不可,否则不能算吃饭,这立刻就是人为,就是伪了。所以按道家的原则,吃饭恐怕是八个字:
已饥方食,未饱先止。
道家在战国时候有一个人物叫列子,我们大概听说过这个人,很潇洒是吧?御风而行。列子讲过一句话,我们看看有没有道理:
生非贵之所能存,身非爱之所能厚。
生命,并不会因为我们百般地贵重它,它就能存在;身体,并不会因为我们百般地呵护它,它就能厚起来。拿这一点来看我们当下,我们离开道家的境界多么遥远。今天的市场上充斥了那么多保健品,全是贵之、爱之。我们因此就真存真厚了吗?无为,就是清洗掉一切造作,这样,我们做的事情自然符合天道。
道家讲人生,原则就是如此。
再来看佛家。佛家是如何讲人生在世的“为”的呢?亦可用一句话概括:
无心而为。
人生在世,就是做事。但是做事的境界应是什么?佛家说无心而为。何谓无心而为?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或者那样的事情?因为我们没办法。什么叫没办法?比方说我这辈子做人跟你这辈子做人,做事情的内容不一样,你经营一个企业,我在学校里教书,所做的事情不一样,好像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其实不是的,是我们来到这世界上时携带的业力规定的。
佛家告诉我们,我们这一次来到世界上并不是第一次,也未必是最后一次,我们来过多次了,我们前世、再前世,都来到过这个世界,我们在前世或者再前世所做的种种事情,并不是做完以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它造了业,形成一种力量,即业力。业力要流转,所以我们来到这世界上并不是空无一物地来,我们都带着东西来,这东西叫业力。这东西不是父母给我们的,也不是我们出生之后的社会环境给我们的,是我们自己从前世带来的。
佛家认为,我们人生在世做事情,做这样的事而不是做那样的事,能做那样的事而做不了这样的事,都是因各自有自己的业要消。做事情就是消业。如果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做事情就没有别的目的,只是为了消业。由于这个缘故,我们做事情不求结果,最好它没结果。
为什么?有了结果,可能会旧业未消,新业又来,因此没结果是最好的。但是任何事情总有结果,怎么办?我们要让这个结果与自己无关。在什么情况下事情的结果与我们自己无关呢?那就是我们在做事时,心从未牵挂到结果上去,这样的话,事情的结果就不是我们所造的业了。所以心别到结果上去,这就是无心而为。
这就是佛家,听上去很消极是吧?其实是很积极的。假如你做事总求一个有利于你的结果,你的心就上去了。上去以后,按照佛家的说法,就是在造新的业。做事情就去做吧,不要怨天尤人,这是你本应当消的业。做事情求它没结果,你想想,你愿意吗?这是多么超然的态度。什么叫佛家出世的精神?这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禅宗有这样一句话:
除心不除事。
事情你不能拒绝的,不能除了它;但是心要除的,心别上去。我们这个时代是节奏很快的时代,我们每天忙得不得了,也每每感到遗憾,一年忙到头,过年吃年夜饭了,想想今年忙得很,再一想,究竟忙了些什么事呢?又发现什么事都没有,虚度了一年。两种感觉同时在心里出来:真是忙得一塌糊涂,但是忙了一年又不知道在忙什么。
佛家教我们除心不除事,心别上去。身体可以忙,心不要忙,那叫身忙心不忙。现在许多情况是倒过来的:他倒没多少事情要做,身不忙,心忙。比如说今天的白领,他总是忙得不得了,加班加点,烦啊……心不上去,你就心不忙。反正想好了,今天是消业去的,朝九晚五,消好了回来。
人生在世许多事情非做不可。佛家说是消业,所以要做事。
道家说,我们做事的时候要尽量去除主观的、自我的因素。儒家说,这件事情本应当做,因为我们不是单个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总和他人处在一定的关系中,我们单个人的生活理想的实现脱离不了与他人的关系,于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个事情,只要是立人的和达人的事情,我也就在其中立了达了,好好地做好它,它不是手段,它自己就是目的,这是儒家。
儒道佛三家合起来,中国哲学解决了一个基本的问题:如何实现出世与入世的统一,或者用我们今天最普通的话来说:如何实现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

门外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600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820 于: 2023-03-04 11:49:16 »
以上是王德峰老师的关于儒释道的哲学论述,王德峰老师的演讲很生动鲜活和富有逻辑性,辩才很好,好像命理学的造诣也很高,甚至有开讲座,具体不了解。
关于内容老师们自己参考斟酌,我自己界定不了,能力不到,辩驳不了,别人咀嚼过的东西不妨存一点小小的疑心为好;关于佛教或者佛学部分我可以肯定至少是不圆满,是否是错误我不好说,上面只是一部分;儒道涉猎的比较少,先有保留的学习,佛教或佛学部分尤其是关于一心的论述应该有很大问题,关于无所住而消业的论述,如果是想明白或者进一步研究最好看看高僧或者大德的论述,意义很深有不同层次的理解,不过普通人能够做到或者按照王先生的论述去做应该也是很有意义,印象里研究金刚经无住生心的大德,还有达摩祖师等等都有无所住的开示和行法。

门外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600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821 于: 2023-03-05 09:42:49 »
身不由己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人生大多时候是身不由己的,你可以想一下,那件事是你自己决定的,你的人生那件事是你决定的;但是同样有一个问题,又是那件事不是你在做时时的参与与选择;无论是好的坏的,看起来主动或被动的,推动的原始力量是什么;万事万物都有个原因,没有无因的东西,背后的机理是什么
人到中年,看看之前的朋友同学发小千差万别,有多少你能够找到或者附会一个原因的,都是在似乎有又似乎无的相似论证中自我说服而已...

门外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600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822 于: 2023-03-05 09:43:35 »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门外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600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823 于: 2023-03-06 08:08:49 »
无有恐惧
昨天跟一个十年左右没有见的朋友和家人聊了一会,我知道三个姐妹和一个兄弟;现在三姐癌症怕是很难撑过了,已经四年了,去年还是前年唯一的女儿没有结婚也早逝了,跟爱人也是一般,不是兄弟姐妹,估计早就没了;另外二个姐妹也是癌症,都是单身,严重程度不知道,跟我讲也都留下遗嘱了。
我不知道该怎样劝说和安慰,世俗上的希望找不到,只能当一个倾听者,身边遇到不是一个,从世俗角度没有任何希望和出路,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想象是怎样的一种生命状态,但是只要活着就要做活着的事情,不管主动还是被动,当走路都成了一种奢侈的时候,早早的在路边等我,我大约一直有点想逃掉了,对于别人而言,一个明知道没有希望又多少带一点点期望最终失望的见面。
我立遗嘱已经有几年了,生命无常,谁也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不为别的,真的有这个时刻,总要对这个世界有个交待,算是最后的了缘....

门外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600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824 于: 2023-03-06 08:40:09 »
学无止境
就我一个只是八字的爱好者而言,虽然没有太深入或者专门性的研究,也没有严格论证和实验;基本都是网络上的东看西看看;也见识过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所谓技法或者理法,很难评判好或者不好,基本上在个人;如果是学习尤其是技法的学习,保持开放性的心态很重要。
理法上因为个人偏好,我还是希望是有一套严密的逻辑体系作为基础的才行,决定水平高低的看灵感、天份;对于生活思考知道有用的还是这些基础的常识;运用这些常识才能转变命运的方向,改变了因才能改变果,从命理的角度,如果你是劫财的心性,所导致的结果必然不会是好的结果,破财或者伤身体,是非以及家庭不安,一时的占便宜最终因为因不行而呈现出代价;但是如果命理有劫财还很重无救应就没有办法了吗,这代表了业力很重而且可能不好摆脱,但是如果你能够转变心性,例如正官心性,至少不是劫财心性,只要得力了,至少会减轻的,甚至转化劫财为比肩,会得到朋友助力,人缘好,所看似的花费转化为广结善缘,也就是流转的改命之一结交贵人,如果你是劫财心性,即便有好的命局也是在享受福报,造的过分了同样机会出问题,转善为恶了...
大德的劝言背后是很深对于天地大道的认识:
《易传·文言传·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荀子的《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