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请诸位老师  (阅读 344141 次)

门外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598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525 于: 2022-04-06 17:38:52 »
确有缘分的老师推荐受持《地藏占察经》,很容易请到经书和占察轮,所有的疑难都可以占问,非常不可思议,如果显示不好的轮相,可以通过诵持地藏菩萨名号等改变,当然经书目的根本在于修道解脱,是地藏菩萨愿力方便,没有缘分的老师也请不要谤和非议;我本人没有受持,自觉还不到休学的基础,也有过不可思议的经过,有很多老师修的很好,经书的缘分也不可思议,明朝蕅益大师不会占察轮制作采用抓阄方式直到李叔同弘一大师才制作出占察轮来.....

门外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598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526 于: 2022-04-07 08:59:21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类似语言之前一直多有困惑,按照现代人的很多认识,穷困从正面角度更要奋发努力,达时更要抓住时机更进一步,反面就更不堪了;最近有一些体会,儒释道在某些意义上确实有三教合一的意思,孔老迹有别,心相同;世俗人往往殉物忘道或者忘身,为五欲六尘所累,而不知道回归本源以合道,圣人求道不求物,即便不得不应世也是随缘,所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弗居”;命理的知识也往往作为应化因缘方便使用;近现代很多研究的专家真的不敢苟同,自身的认识和境界决定了解读研究的境界,像存天理灭人欲有些人会认为违法人性,人欲为人之本性;从修道角度,欲为贪为分别为假,轮回堕落之因,修道就要慢慢破掉这些障碍,吃饭为天理,追求好吃好味人之欲,像弘一大师说“咸有咸的味,淡有淡的味”,有时候想一想,历史上那些优秀的人物,智商不比现代人低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选择,会很有意思,现在人往往我执更重,自恃过高,站在审视的眼光上看待事物...

门外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598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527 于: 2022-04-07 17:49:58 »
任何事情如果跳脱开看多重角度看就不一样,命理上搭配比较好的人,虽然福气可能大一些,也只是在随业流转而已,往往会有掌控人生的假象,少了很多人生该有的感悟和成长;人生的感悟、包括一些人生的世间成就往往都是困苦时候成就的,一旦摆脱了反而没有什么重大的成果;像命理上多刑害的人,虽然有种种不吉,但是自我反思的力量就特别强,世间成就之人往往就比较怪或者特殊,明白生命的意义和归处很重要,人生的就有了一盏灯,其他所有路上的顺或不顺都是风景和历练....

门外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598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528 于: 2022-04-13 17:44:41 »
我这个真是比较幸运,最近有几位老师也主动提示或者于我费心力提出一些调整的建议,其实于我自身我并不是很在意,有些恰恰就偶然间无心改变了,所以有时候真是因缘的问题,我有二个亲戚之前有兼职的从事命理行业,讲人的变化,远期的事可能就不是太准确,大致是这样,所以命运充满定也不确定,背后的原因自己信服了才能慢慢改变,就像增删卜易讲的神的问题,老早之前因为一些纠结的事,曾经扔硬币,可能因为心比较诚,很神奇的一致,反复多次,不可思议,印象里是二次,后来就不再这样做了,毕竟如果真的存在,如果心不正就有亵渎之嫌...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604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529 于: 2022-04-13 22:12:58 »
掷硬币,摇签,立卦,不管是何种心态,都会反映在其中。即便是戏耍的心态,卦象也会如实反映。

雨露照晴明

  • 中级会员
  • ***
  • 帖子: 313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530 于: 2022-04-25 04:18:42 »
我这个真是比较幸运,最近有几位老师也主动提示或者于我费心力提出一些调整的建议,其实于我自身我并不是很在意,有些恰恰就偶然间无心改变了,所以有时候真是因缘的问题,我有二个亲戚之前有兼职的从事命理行业,讲人的变化,远期的事可能就不是太准确,大致是这样,所以命运充满定也不确定,背后的原因自己信服了才能慢慢改变,就像增删卜易讲的神的问题,老早之前因为一些纠结的事,曾经扔硬币,可能因为心比较诚,很神奇的一致,反复多次,不可思议,印象里是二次,后来就不再这样做了,毕竟如果真的存在,如果心不正就有亵渎之嫌...
关于扔硬币,用心里学的小技巧:在硬币扔出去的瞬间,落地之前,就会知道内心的答案。(更想让哪一面落地)
财官子禄非人生的全部,
命定的幸福请万分珍重。
微信:lunajunes

门外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598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531 于: 2022-04-28 17:16:34 »
当面跟鬼辩论无鬼问题竟然把鬼辩倒了,人之妄想坚固有多重
正史《晋书•阮瞻传》原文如下:
阮瞻,字千里,素执无鬼论,没有人能辩得过他。一天,忽然有位客人慕名前来拜访,寒暄之后,谈起名理。客人甚有才辩。阮瞻与他谈了很久,谈及鬼神之事,两人展开辩论,最后客人没能辩得过他,就生气地说:“鬼神,古今圣贤所共传,君何得独言无?我便是鬼!”于是变为异形,须臾消灭。阮瞻默然,意色大恶。岁余,病卒。

门外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598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532 于: 2022-04-28 17:20:00 »
关于有情轮回流转有无的佛教经典

《弊宿经》

尔时,童女迦叶与五百比丘游行拘萨罗国,渐诣斯波酰婆罗门村,时,童女迦叶在斯波酰村北尸舍婆林止。时,有婆罗门名曰弊宿,止斯波酰村。此村丰乐,民人众多,树木繁茂,波斯匿王别封此村与婆罗门弊宿,以为梵分。弊宿婆罗门常怀异见,为人说言:「无有他世,亦无更生,无善恶报。」

时,斯波酰村人闻童女迦叶与五百比丘,从拘萨罗国渐至此尸舍婆林,自相谓言:「此童女迦叶有大名闻,已得罗汉,耆旧长宿,多闻广博,聪明叡智,辩才应机,善于谈论,今得见者,不亦善哉!」时,彼村人日日次第往诣迦叶。尔时,弊宿在高楼上,见其村人队队相随,不知所趣,即问左右持盖者言:「彼人何故群队相随?」

侍者答曰:「我闻童女迦叶将五百比丘游拘萨罗国,至尸舍婆林,又闻其人有大名称,已得罗汉,耆旧长宿,多闻广博,聪明叡智,辩才应机,善于谈论;彼诸人等,群队相随,欲诣迦叶共相见耳。」

时,弊宿婆罗门即勅侍者:「汝速往语诸人:『且住!当共俱行,往与相见。』所以者何?彼人愚惑,欺诳世间,说有他世,言有更生,言有善恶报,而实无他世,亦无更生,无善恶报。」

时,使者受教已,即往语彼斯婆酰村人言:「婆罗门语:『汝等且住!当共俱诣,往与相见。』」

村人答曰「善哉!善哉!若能来者,当共俱行。」

使还寻白:「彼人已住,可行者行。」

时,婆罗门即下高楼,勅侍者严驾,与彼村人前后围遶,诣舍婆林,到已下车,步进诣迦叶所,问讯讫,一面坐;其彼村人婆罗门、居士,有礼拜迦叶然后坐者,有问讯已而坐者,有自称名已而坐者,有叉手已而坐者,有默而坐者。时,弊宿婆罗门语童女迦叶言:「今我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听许不?」

迦叶报曰:「随汝所问,闻已当知。」

婆罗门言:「今我论者,无有他世,亦无更生,无罪福报,汝论云何?」

迦叶答曰:「我今问汝,随汝意答,今上日月,为此世耶?为他世耶?为人、为天耶?」

婆罗门答曰:「日月是他世,非此世也。是天,非人。」

迦叶答曰:「以此可知,必有他世,亦有更生,有善恶报。」

婆罗门言:「汝虽云有他世,有更生及善恶报,如我意者,皆悉无有。」

迦叶问曰:「颇有因缘,可知无有他世,无有更生,无善恶报耶?」

婆罗门答曰:「有缘!」

迦叶问曰:「以何因缘,言无他世?」

婆罗门言:「迦叶!我有亲族知识,遇患困病,我往问言:『诸沙门、婆罗门各怀异见,言诸有杀生、盗窃、邪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取、嫉妬、邪见者,身坏命终,皆入地狱。我初不信,所以然者?初未曾见死已来还,说所堕处。若有人来说所堕处,我必信受。汝今是我所亲,十恶亦备,若如沙门语者,汝死必入大地狱中,今我相信,从汝取定,若审有地狱者,汝当还来,语我使知,然后当信。』迦叶!彼命终已,至今不来,彼是我亲,不应欺我,许而不来,必无后世。」

迦叶报曰:「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今当为汝引喻解之。譬如盗贼,常怀姧诈,犯王禁法,伺察所得,将诣王所,白言:『此人为贼,愿王治之。』王即勅左右,收系其人,遍令街巷,然后载之,出城付刑人者;时,左右人即将彼贼,付刑人者,彼贼以柔软言,语守卫者:『汝可放我,见诸亲里,言语辞别,然后当还。』云何?婆罗门!彼守卫者宁肯放不?」

婆罗门答曰:「不可!」

迦叶又言:「彼同人类,俱存现世,而犹不放,况汝所亲,十恶备足,身死命终,必入地狱,狱鬼无慈,又非其类,死生异世,彼若以软言求于狱鬼:『汝暂放我,还到世间,见亲族言语辞别,然后当还。』宁得放不?」

婆罗门答曰:「不可!」

迦叶又言:「以此相方,自足可知,何为守迷,自生邪见耶?」

婆罗门言:「汝虽引喻,谓有他世,我犹言无。」

迦叶复言:「汝颇更有余缘,可知无他世耶?」

婆罗门报言:「我更有余缘,知无他世。」

迦叶问曰:「以何缘知?」

答曰:「迦叶!我有亲族,遇患笃重,我往语言:『诸沙门、婆罗门各怀异见,说有他世,言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取、嫉妬、邪见者,身坏命终,皆生天上;我初不信,所以然者?初未曾见死已来还,说所堕处。若有人来说所堕生,我必信耳;今汝是我所亲,十善亦备,若如沙门语者,汝今命终,必生天上,今我相信,从汝取定,若审有天报者,汝当必来语我使知,然后当信。』迦叶!彼命终已,至今不来,彼是我亲,不应欺我,许而不来,必无他世。」

迦叶又言:「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我今当复为汝说喻。譬如有人,堕于深厕,身首没溺,王勅左右:『挽此人出,以竹为篦,三刮其身,澡豆净灰,次如洗之,后以香汤,沐浴其体,细末众香,坌其身上,勅除发师,净其须发。』又勅左右,重将洗沐,如是至三,洗以香汤,坌以香末,名衣上服,庄严其身,百味甘饍,以恣其口,将诣高堂,五欲娱乐,其人复能还入厕不?」

答曰:「不能!彼处臭恶,何可还入?」

迦叶言:「诸天亦尔。此阎浮利地,臭秽不净,诸天在上,去此百由旬,遥闻人臭,甚于厕溷。婆罗门!汝亲族知识,十善具足,然必生天,五欲自娱,快乐无极,宁当复肯还来,入此阎浮厕不?」

答曰:「不也!」

迦叶又言:「以此相方,自足可知,何为守迷,自生邪见?」

婆罗门言:「汝虽引喻,言有他世,我犹言无。」

迦叶复言:「汝颇更有余缘,可知无他世耶?」

婆罗门报言:「我更有余缘,知无他世。」

迦叶问曰:「以何缘知?」

答曰:「迦叶!我有亲族,遇患笃重,我往语言:『沙门、婆罗门各怀异见,说有后世,言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者,身坏命终,皆生忉利天上;我亦不信,所以然者?初未曾见死已来还,说所堕处;若有人来说所堕生,我必信耳。今汝是我所亲,五戒具足,身坏命终,必生忉利天上,令我相信,从汝取定,若审有天福者,汝当还来,语我使知,然后当信。』迦叶!彼命终已,至今不来,彼是我亲,不应有欺,许而不来,必无他世。」

迦叶答言:「此间百岁,正当忉利天上一日一夜耳,如是亦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如是彼天寿千岁。云何?婆罗门!汝亲族五戒具足,身坏命终,必生忉利天上。彼生天已,作是念言:『我初生此,当二三日中,娱乐游戱,然后来下报汝言。』者,宁得见不?」

答曰:「不也!我死久矣,何由相见?」

婆罗门言:「我不信也,谁来告汝有忉利天,寿命如是?」

迦叶言:「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我今更当为汝引喻。譬如有人,从生而盲,不识五色,青、黄、赤、白,麤、细、长、短,亦不见日、月、星象、丘陵、沟壑。有人问言:『青、黄、赤、白五色云何?』盲人答曰:『无有五色。』如是麤、细、长、短、日、月、星象、山陵、沟壑,皆言无有。云何?婆罗门!彼盲人言,是正答不?」

答曰:「不也!」
「所以者何?世间现有五色,青、黄、赤、白,麤、细、长、短,日、月、星象、山陵、沟壑,而彼言无。婆罗门!汝亦如是。忉利天寿,实有不虚,汝自不见,便言其无。」

婆罗门言:「汝虽言有,我犹不信。」

迦叶又言:「汝复作何缘,而知其无?」

答曰:「迦叶!我所封村人有作贼者,伺察所得,将诣我所,语我言:『此人为贼,唯愿治之。』我答言:『收缚此人,着大釜中,韦葢厚泥,使其牢密,勿令有泄,遣人围遶,以火煮之。』我时欲观知其精神所出之处,将诸侍从,遶釜而观,都不见其神去来处,又发釜看,亦不见神有往来之处。以此缘故,知无他世。」

迦叶又言:「我今问汝,若能答者随意报之。婆罗门!汝在高楼,息寝卧时,颇曾梦见山林、江河、园观、浴池、国邑、街巷不?」
答曰:「梦见!」

又问:「婆罗门!汝当梦时,居家眷属侍卫汝不?」

答曰:「侍卫!」

又问:「婆罗门!汝诸眷属见汝识神有出入不?」

答曰:「不见!」

迦叶又言:「汝今生存,识神出入,尚不可见,况于死者乎?汝不可以目前现事观于众生。婆罗门!有比丘初夜、后夜捐除睡眠,精勤不懈,专念道品,以三昧力,修净天眼;以天眼力,观于众生。死此生彼,从彼生此,寿命长短,颜色好丑,随行受报,善恶之趣,皆悉知见。汝不可以秽浊肉眼,不能彻见众生所趣,便言无也。婆罗门!以此可知,必有他世。」

婆罗门言:「汝虽引喻说有他世,如我所见,犹无有也。」

迦叶又言:「汝颇更有因缘,知无他世耶?」

婆罗门言:「有!」

迦叶言:「以何缘知?」

婆罗门言:「我所封村人有作贼者,伺察所得,将诣我所,语我言:『此人为贼,唯愿治之。』我勅左右收缚此人,生剥其皮,求其识神,而都不见;又勅左右脔割其肉,以求识神,又复不见;又勅左右截其筋、脉、骨间求神,又复不见;又勅左右打骨出髓,髓中求神,又复不见。迦叶!我以此缘,知无他世。」

迦叶复言:「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我今复当为汝引喻。乃往过去久远世时,有一国坏,荒毁未复,时,有商贾五百乘车经过其土,有一梵志奉事火神,常止一林。时,诸商人皆往投宿,清旦别去,时,事火梵志作是念言:『向诸商人宿此林中,今者已去,傥有遗漏可试往看。』寻诣彼所,都无所见,唯有一小儿始年一岁,独在彼坐。梵志复念:『我今何忍见此小儿于我前死?今者宁可将此小儿至吾所止,养活之耶!』即抱小儿往所住处而养育之,其儿转大,至十余岁。

「时,此梵志以少因缘欲游人间,语小儿曰:『我有少缘,欲暂出行,汝善守护此火,慎勿使灭。若火灭者,当以钻钻木,取火燃之。』具诫勅已,出林游行。梵志去后,小儿贪戏,不数视火,火遂便灭;小儿戏还,见火已灭,懊恼而言:『我所为非,我父去时,具约勅我,守护此火,慎勿令灭,而我贪戏,致使火灭,当如之何?』彼时,小儿吹灰求火,不能得已,便以斧劈薪求火,复不能得,又复斩薪置于臼中,捣以求火,又不能得。

「尔时,梵志于人间还,诣彼林所,问小儿曰:『吾先勅汝使守护火,火不灭耶?』小儿对曰:『我向出戏,不时护视,火今已灭。』复问小儿:『汝以何方便更求火耶?』小儿报曰:『火出于木,我以斧破木求火,不得火;复斩之令碎,置于臼中,杵捣求火,复不能得。』时,彼梵志以钻钻木出火,积薪而燃,告小儿曰:『夫欲求火,法应如此,不应破析杵碎而求。』

「婆罗门!汝亦如是无有方便,皮剥死人而求识神,汝不可以目前现事观于众生。婆罗门!有比丘初夜后夜捐除睡眠,精勤不懈,专念道品,以三昧力,修净天眼,以天眼力,观于众生,死此生彼,从彼生此,寿命长短,颜色好丑,随行受报,善恶之趣,皆悉知见;汝不可以秽浊肉眼,不能彻见众生所趣,便言无也。婆罗门!以此可知,必有他世。」

婆罗门言:「汝虽引喻说有他世,如我所见,犹无有也。」

迦叶复言:「汝颇更有因缘,知无他世耶?」

婆罗门言:「有!」

迦叶言:「以何缘知?」

婆罗门言:「我所封村人有作贼者,伺察所得,将诣我所,语我言:『此人为贼,唯愿治之。』我勅左右:『将此人以称称之。』侍者受命,即以称称。又告侍者:『汝将此人安徐杀之,勿损皮肉。』即受我教,杀之无损。我复勅左右:『更重称之。』乃重于本。迦叶!生称彼人,识神犹在,颜色悦豫,犹能言语,其身乃轻;死已重称,识神已灭,无有颜色,不能语言,其身更重,我以此缘,知无他世。」

迦叶语婆罗门:「吾今问汝,随意答我。如人称铁,先冷称已,然后热称,何有光色柔软而轻?何无光色坚䩕而重?」

婆罗门言:「热铁有色,柔软而轻,冷铁无色,刚强而重。」

迦叶语言:「人亦如是,生有颜色,柔软而轻;死无颜色,刚强而重。以此可知,必有他世。」

婆罗门言:「汝虽引喻说有他世,如我所见,必无有也。」

迦叶言:「汝复有何缘,知无他世?」

婆罗门答言:「我有亲族,遇患笃重。时,我到彼语言:『扶此病人,令右胁卧。』视瞻、屈伸、言语如常;又使左卧,反复宛转,屈伸、视瞻、言语如常,寻即命终。吾复使人扶转,左卧右卧,反复谛观,不复屈伸、视瞻、言语,吾以是知,必无他世。」

迦叶复言:「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今当为汝引喻。昔有一国不闻贝声,时,有一人善能吹贝,往到彼国,入一村中,执贝三吹,然后置地。时,村人男女闻声惊动,皆就往问:『此是何声,哀和清彻乃如是耶?』彼人指贝曰:『此物声也。』时,彼村人以手触贝曰:『汝可作声!汝可作声!』贝都不鸣,其主即取贝三吹置地。时,村人言:『向者,美声非是贝力,有手有口,有气吹之,然后乃鸣。』人亦如是,有寿有识,有息出入,则能屈伸、视瞻、语言;无寿无识,无出入息,则无屈伸、视瞻、语言。」

又语婆罗门:「汝今宜舍此恶邪见,勿为长夜自增苦恼。」

婆罗门言:「我不能舍,所以然者?我自生来长夜讽诵,翫习坚固,何可舍耶?」

迦叶复言:「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我今当更为汝引喻。乃往久远有一国土,其土边壃,人民荒坏。彼国有二人,一智一愚,自相谓言:『我是汝亲,共汝出城,采侣求财。』即寻相随,诣一空聚,见地有麻即语愚者:『共取持归。』时,彼二人各取一担,复过前村,见有麻缕,其一智者言:『麻缕成功,轻细可取。』其一人言:『我已取麻,系缚牢固,不能舍也。』其一智者即取麻缕,重担而去;复共前进,见有麻布,其一智者言:『麻布成功,轻细可取。』彼一人言:『我以取麻,系缚牢固,不能复舍。』其一智者即舍麻缕取布自重;复共前行,见有劫贝,其一智者言:『劫贝价贵,轻细可取。』彼一人言:『我已取麻,系缚牢固,赍来道远,不能舍也。』时,一智者即舍麻布而取劫贝。

「如是前行,见劫贝缕,次见白迭,次见白铜,次见白银,次见黄金,其一智者言:『若无金者,当取白银,若无白银,当取白铜,乃至麻缕,若无麻缕,当取麻耳。今者此村大有黄金,众宝之上,汝宜舍麻,我当舍银,共取黄金,自重而归。』彼一人言:『我取此麻,系缚牢固,赍来道远,不能舍也。汝欲取者,自随汝意。』其一智者舍银取金,重担而归其家,亲族遥见彼人大得金宝,欢喜奉迎。时,得金者见亲族迎,复大欢喜。其无智人负麻而归居家,亲族见之,不悦亦不起迎,其负麻者倍增忧愧。婆罗门!汝今宜舍恶习邪见,勿为长夜自增苦恼,如负麻人执意坚固,不取金宝,负麻而归,空自疲劳,亲族不悦,长夜贫穷,自增忧苦也。」

婆罗门言:「我终不能舍此见也,所以者何?我以此见多所教授,多所饶益,四方诸王皆闻我名,亦尽知我是断灭学者。」

迦叶复言:「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我今当更为汝引喻。乃往久远有一国土,其土边壃,人民荒坏。时,有商人,有千乘车,经过其土,水谷、薪草不自供足,时商主念言:『我等伴多,水谷、薪草不自供足,今者宁可分为二分,其一分者于前发引。』其前发导师见有一人,身体麤大,目赤面黑,泥涂其身,遥见远来,即问:『汝从何来?』报言:『我从前村来。』又问彼言:『汝所来处,多有水谷、薪草不耶?』其人报言:『我所来处,丰有水谷,薪草无乏,我于中路逢天暴雨,其处多水,亦丰薪草。』又语商主:『汝曹车上若有谷草,尽可捐弃,彼自丰有,不须重车。』

「时,彼商主语众商言:『吾向前行,见有一人,目赤面黑,泥涂其身,我遥问言:「汝从何来?」即答我言:「我从前村来。」我寻复问:「汝所来处,丰有水谷、薪草不也?」答我言:「彼大丰耳。」又语我言:「向于中路,逢天暴雨,此处多水,又丰薪草。」复语我言:「君等车上若有谷草,尽可捐弃,彼自丰有,不须重车。」汝等宜各弃诸谷草,轻车速进。』即如其言,各共捐弃谷草,轻车速进。

「如是一日不见水草,二日、三日,乃至七日,又复不见。时,商人穷于旷泽,为鬼所食。其后一部,次复进路,商主时前复见一人,目赤面黑,泥涂其身,遥见问言:『汝从何来?』彼人答言:『从前村来。』又问:『汝所来处,丰有水谷、薪草不耶?』彼人答曰:『大丰有耳。』又语商主:『吾于中路,逢天暴雨,其处多水,亦丰薪草。』又语商主:『君等车上若有谷草,便可捐弃,彼自丰有,不须重车。』

「时,商主还语诸商人言:『吾向前行,见有一人,道如此事:君等车上若有谷草,可尽捐弃,彼自丰有,不须重车。』时,商主言:『汝等谷草慎勿捐弃,须得新者然后当弃,所以者何?新陈相接,然后当得度此旷野。』时,彼商人重车而行,如是一日不见水草,二日、三日至于七日,又亦不见。但见前人为鬼所食,骸骨狼藉。

「婆罗门!彼赤眼黑面者,是罗剎鬼也。诸有随汝教者,长夜受苦,亦当如彼。前部商人无智慧故,随导师语,自没其身。婆罗门!诸有沙门、婆罗门,精进智慧,有所言说,承用其教者,则长夜获安,如彼后部商人有智慧故,得免危难。婆罗门!汝今宁可舍此恶见,勿为长夜自增苦恼。」

婆罗门言:「我终不能舍所见也,设有人来强谏我者,生我忿耳,终不舍见。」

迦叶又言:「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我今当复为汝引喻。乃昔久远有一国土,其土边壃,人民荒坏。时,有一人好喜养猪,诣他空村,见有干粪,寻自念言:『此处饶粪,我猪豚饥,今当取草裹此干粪,头戴而归。』即寻取草,裹粪而戴,于其中路,逢天大雨,粪汁流下,至于足跟,众人见已,皆言:『狂人!粪除臭处,正使天晴,尚不应戴,况于雨中戴之而行!』其人方怒,逆骂詈言:『汝等自痴,不知我家猪豚饥饿;汝若知者,不言我痴。』婆罗门!汝今宁可舍此恶见,勿守迷惑,长夜受苦。如彼痴子戴粪而行,众人诃谏,逆更瞋骂,谓他不知。」

婆罗门语迦叶言:「汝等若谓行善生天,死胜生者,汝等则当以刀自刎,饮毒而死,或五缚其身,自投高岸,而今贪生不能自杀者,则知死不胜生。」

迦叶复言:「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我今当更为汝引喻。昔者,此斯波酰村有一梵志,耆旧长宿,年百二十。彼有二妻,一先有子,一始有娠。时,彼梵志未久命终,其大母子语小母言:『所有财宝,尽应与我,汝无分也。』时小母言:『汝为小待,须我分娠,若生男者,应有财分;若生女者,汝自嫁娶,当得财物。』彼子殷懃再三索财,小母答如初;其子又逼不已,时,彼小母即以利刀自决其腹,知为男女。」

语婆罗门言:「母今自杀,复害胎子,汝婆罗门,亦复如是;既自杀身,复欲杀人。若沙门、婆罗门,精勤修善,戒德具足,久存世者,多所饶益,天人获安。吾今末后为汝引喻,当使汝知恶见之殃。昔者,此斯波酰村有二伎人,善于弄丸,二人角伎,一人得胜。时,不如者语胜者言:『今日且停,明当更共试。』其不如者即归家中,取其戱丸,涂以毒药,暴之使干,明持此丸诣胜者所,语言:『更可角伎。』即前共戱,先以毒丸授彼胜者:『胜者即吞。』其不如者复授毒丸,得已随吞,其毒转行,举身战动。时,不如者以偈骂曰:
「『吾以药涂丸,
而汝吞不觉;
小伎汝为吞,
久后自当知。』」

迦叶语婆罗门言:「汝今当速舍此恶见,勿为专迷,自增苦毒,如彼伎人,吞毒不觉。」

时,婆罗门白迦叶言:「尊者初设月喻,我时已解,所以往返,不时受者,欲见迦叶辩才智慧,生牢固信耳。我今信受,归依迦叶。」

迦叶报言:「汝勿归我,如我所归无上尊者,汝当归依。」

婆罗门言:「不审所归无上尊者,今为所在?」

迦叶报言:「今我师世尊,灭度未久。」

婆罗门言:「世尊若在,不避远近,其当亲见,归依礼拜。今闻迦叶言:『如来灭度!』今即归依灭度如来及法、众僧。迦叶!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塞!自今已后,尽寿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我今当为一切大施。」

迦叶语言:「若汝宰杀众生,挝打僮仆,而为会者,此非净福。又如硗确薄地,多生荆棘,于中种植,必无所获。汝若宰杀众生,挝打僮仆,而为大会,施邪见众,此非净福。若汝大施,不害众生,不以杖楚加于僮仆,欢喜设会,施清净众,则获大福。犹如良田,随时种植,必获果实」。

「迦叶!自今已后,常净施众僧,不令断绝。」

时,有一年少梵志,名曰摩头在弊宿后立,弊宿顾语曰:「吾欲设一切大施,汝当为我经营处分。」

时,年少梵志闻弊宿语已,即为经营,为大施已,而作是言:「愿使弊宿今世、后世不获福报。」

时,弊宿闻彼梵志经营施已,有如是言:「愿使弊宿今世、后世不获果报。」即命梵志而告之曰:「汝当有是言耶?」

答曰:「如是!实有是言。所以然者?今所设食,麤涩弊恶,以此施僧,若以示王,王尚不能以手暂向,况当食之?现在所设,不可喜乐,何由后世得净果报?王施僧衣纯以麻布,若以示王,王尚不能以足暂向,况能自着?现在所施,不可喜乐,何由后世得净果报?」

时,婆罗门又告梵志:「自今已后,汝以我所食、我所著衣以施众僧。」

时,梵志即承教旨,以王所食、王所著衣供养众僧。时,婆罗门设此净施,身坏命终,生一下劣天中,梵志经营会者,身坏命终,生忉利天。

尔时,弊宿婆罗门、年少梵志及斯婆酰婆罗门、居士等,闻童女迦叶所说,欢喜奉行。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七

门外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598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533 于: 2022-05-03 17:43:19 »
一点想法
学习任何学问,一要先明心地,为生存、为消遣、为解惑求知、为修身立命、为己还是为人等等方学有所归,这样学有所指,容易成就或感应...
二要明径,明迹,善加选择入手处和路径;
以八字而言,有各种学说,如果学习最好选择一门自己比较相应的入手,保持开放的心态,不疑不迷,有所得后再多加涉猎;典籍里的东西就像旧货市场,初学者会觉得乱无章法,如果没有明师或者传承,最好不要有太高的期许,以格局法而言,大意一是吉神顺用,凶神拟用,月令提纲以立格或局,但是立格参照典籍和一些传承各不相同,以月令本气为主的,以月令人元透干为主的,以司令之气为主的;甚至格局也有不同说法,有说格局为一,有说格和局不同,有依据自身传承立,有依据帝天分立格局;等等差异很大,相信大多古书大多也是天资聪颖优秀的非传承职业人士所著或者隐而不露...
现在自诩什么门派的往往都是自己有点感悟搞个什么噱头,真本事有点但是在什么层面上不好说;但是不管是否正统或者多高概率,古人治学还是很严谨的,像上面说的格局法,其实在某些面上都有道理,有些命局或者精微处因为根上或者理解上问题就不行,至少都有很重的影响或者讲缘分,老师们可以自己体会,这估计也是自学成才的大师补丁满天飞的原因之一;如果想明理,多在理上用工,如果想断事,多在技法上用工,技法上有时就跟理法有关系有时就没有关系,所谓巾箱术,很多断验比较高又没有师承的往往是用多校对一,要么是多个迹象显示一种结论,要么是多个技法显示一种结论,到了一定程度想要进步多涉猎就比较重要....

门外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598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534 于: 2022-05-04 11:08:04 »
一点思考
五行相生,阳生阴,成其用为生,例如丙火生己土,非产生而是赋予阳化使己土能抚育万物,大自然上生长抚育万物,身体上土之俯脏皮肉功能正常消化转化吸收,人事上赋予事业社会关系恰当的理念追求思路以抚育功成;阴生阳成其质,例如丁火生戊土,丁火赋阴收滞以成型成质;在自然上火焚万物化土成型;在身体上土之皮肉脏腑得以养成;在人事上以具体的手段资源投入以成事功;同性相生因为背离阴阳和合的概念可能有很多计较,生或不生要更深的计较;阴阳相克也是这样,阳克阴压根就是五合,可以据此推理,不知有几分道理,感觉像是有道理...

门外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598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535 于: 2022-05-04 11:08:37 »
如果稍微深究一些哲学理论,五行来自水火,水火为阴阳之精,相互作用化生其他三行,所以有太极老阳少阳老阴少阴之说,水火之气尤为重要,与人身体关系寿命与健康;自然界更好理解,水火失调之地通常是佛教讲的边地,人事上往往有刑克,事业山往往欠缺圆融;阴阳来自太极、太极来自无极,简单类为有无,“无明,天地之史,有名万物之母。”儒家侧重修身养性立德立言兼济天下以合有,道家侧重无为养性安身立命以合无。“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知名立命改命要知来处去处,方能合道,佛家大乘讲中道,空则真空可相似类无,有则妙有可相似类有,有无不二,莫不要被我相似说毒到,有心的老师可以看看憨山大师关于道德经一书在佛法上的修证层次开示,很多命理学习高深者入佛门是有很深的道理在的,寻源而上得到解脱的钥匙....

门外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598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536 于: 2022-05-04 14:41:01 »
接上文,从根本上如何知命并改变命运呢?
天地世界人生秉受五行之气而生而运,五行来自阴阳,阴阳来自有,有自无;转变命运需要心能合道和德,从积极一面看,修身养性以广行善业,古代很多类似好生恶杀之德言论等等无非是合德合道;从五行上阴阳之生与阴阳之克意味着成就,恰恰是我之正印正官,官印相生,意味着得善业善果,大家理解正官正印以及官印相生的常识意义就很容易理解,其他命理五行大家可以自行推论,古代通过行善积德改变命运者比比皆是,原理在于此;从性上合道要合无,本源上与道同,自然转避就是末节事;而最能体现此意义的为佛,安住真常不变,随缘消旧业并积功累德成就解脱.....

门外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598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537 于: 2022-05-05 17:30:51 »
网上一位法师的讲法节选:
人生是来还债的,这句话没有错,我们一个人,有百分之五十,是你做不了主的,比方说你身体健不健康,你说了不算;比方说你是不是富贵,也不是你今生可以决定的;比方说,你跟六亲眷属的关系怎么样,你也没办法决定。只要是跟结果有关系的,你大概只有认命,跟结果有关系的,因为,这个是过去跟现在的互动,我们叫做酬偿旧业。
  所以人生有百分之五十是无奈的,佛陀要我们放下,就是这一块;但是人生有百分之五十是充满希望的,那就是现在跟未来这一块。佛陀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当你面对这些结果的时候,你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就决定你的未来。你可以用负面的思考,来面对你的人生;你可以选择正面的思考,来面对你的人生。比方说一个逆境,你可以把它当做一种障碍,你也可以把它当做一种考验,这两种心态,到最后这两个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同样一个逆境的出现,但是因为他的心态不同,决定他的未来。

门外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598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538 于: 2022-05-06 17:20:57 »
今天中午跟几位长辈碰了点事,与善人接触就很愉快,最小都六十多,七十多八十多还在积极做事情,而且为公不为私,无论是政府领导还是企业领导都是公心很强,简约朴实随和;会发现这样的人正能量很强,家庭也很好,身体总体上也很好,有点儒家的浩然正气的感觉,我相信他们是得到天地的正向反馈的,气场上就是如沐春风的感觉,很愉快,日常的作风真就是正官正印正财食神的品德,这些人如果想在政治上求官或求财实际上是非常简单的事,非不能而不为,当然是命理本身正因得正果还是人生正行得正果可能是相互的过程....

门外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598
Re: 请诸位老师
« 回复 #539 于: 2022-05-07 16:53:09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怎么样从命理上宗教上理解
我的思考供各位老师参考,“天道无亲”也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类似,天地或者天道或者大道平等待物,不分亲属,类似佛教同体大悲非世俗人情之悲,世俗之善于人于世界自然社会无损害之心而有助益之心行为善;但是为什么会无亲而“常与善人”呢?因为合道,这个可以理解为命理上吉神,正官正印正财十神比肩,虽然从世俗心性上往往为善,但是正官护财,正印护身,食神制杀又为福神寿神等等最终反馈到自身,回馈到自身;而凶神恰恰相反,这个理上很容易推理,不过各位老师不要误会,凶神和吉神有转化的,凶神一旦转化更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功用往往更大,但是不是今天要说明的主题;从佛教角度,我理解的不见得对,实际上是自受用,因为法界一心,唯心所现,真如随缘显用,你行善启动善的随缘功用,完全是自身回馈自身,如果安住在妄想,启动世间因果,如果安住真如,就启动真正的合道功德;所以圣人踩踏哪怕一根青草,因为与合道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