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反物质猜想 诺贝尔奖得主  (阅读 6044 次)

小邓

  • 中级会员
  • ***
  • 帖子: 743
反物质猜想 诺贝尔奖得主
« 于: 2013-11-08 01:07:25 »
原文如下:
  真正吸引我的理论,是诺贝尔奖得主理查德-费曼提出的反物质猜想。他由麦克斯韦方程推导出两个解,发现在数学上,一个在时间中正向前进的 负电子和一个在时间中逆行的正电子是一样的。换句话说, 反物质不过是在时间中逆行, 即从未来向过去前进的正物质而已。反物质和正物质的对消 泯灭,实质上是正物质在时间轴上的突然掉头,回到过去的同时变成了反物质。(即2分 钟前的反物质,在1分钟前和正物质对消,实质上是该正物质在1分钟前开始了时间上的逆行,变成了反物质。2分钟前你看到的反物质就是在时间 轴上逆行回去的这个正物质而已。)
  
  更加震撼的理论如下,费曼由此解决了困扰物理学界多年的基本粒子问题:为何世间万物、大至星系、小到原子,都会展现出不同的属性,例如银 河系和仙女星系、我和毛主席,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完全相同的个体。但是在电子身 上是个例外,世上没有“大电子”、“小电子”、“性感电子”、 “高帅富电子”之说,你也无法在一个电子上刻字,然后送给自己的女友。组成宇宙万物的 无穷多的电子,是一模一样的,找不出任何差异的。
  
  费曼由自己的反物质假设完美地解释了这一困扰:因为从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起,整个宇宙本来就只有一个电子。没 错,全宇宙的庞大的空间、数 不尽的星体和物质,其实都是这一个电子在不同时空的分身而已。它从大爆炸开始,在时 间轴上正向前进,直到宇宙的末日,又掉头回去,变成正电子,在时间里逆行,逆行到了 宇宙诞生之初。就这样永世无休止地循环下去,这个电子出 现在了时间轴上的每一个点, 出现在了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在三维世界的我们看来,空间 里布满了数不尽的电子,构成了世间万物。
  
  其实它们,包括我们自身,你的父母亲人,你的恋人,你养的狗,狗拉的屎,曼哈顿川流不息的人潮,塔克拉玛干寂如死水的无人区,兰桂坊莺歌燕舞的不夜城,海底两万里那只无尽孤独的蛇颈龙,万事万物都一样,都只不过是那同一个 电子正行逆行了无数次的分身而已。整个宇宙就这么一个电 子,孤零零地从天地混沌走到宇宙毁灭,再倒回去重来,周 而复始。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639
Re: 反物质猜想 诺贝尔奖得主
« 回复 #1 于: 2013-11-08 06:04:36 »
此时此刻北京时间5点38分,我刚好从一个梦中醒来,回味多时,然后起床打开电脑看到小邓君转发的这个帖子。
这个梦大体是这样的:我来到了一个光秃秃的大山前,山坡很陡,但有一条呈之字形的足迹路,也就是说,只要踩在这前人走过留下的一如石刻的足迹里,而且也只有踩在这样的足迹里,才能站稳并到达那虽然光滑却也阳光的地方。但必须挑上东西前行。
我这样做了,前进中,不仅是在山谷里行走,还遇到穿洞、迈坎等等场景。最后来到了山顶,看到的却是旷野中是几副比较阴森、灰暗、恐怖的棺材。有一些难于看清面容的人在其间劳作,似乎是在对人们挑来的骨灰进行处理。空旷的山野没有一点生机,就是那山石看起来也是石化了几千甚至上万年的棕榈树干,而且时刻都有冲击下来的可能。这时我才发现我担挑的竟也是近似白垩的骨灰。记得是一个年轻男子为我收称,我担的骨灰竟不平衡,一头10(公斤?),另一头则是15斤。记得被称为10(公斤?)的这头,那并不体壮的年轻人,还在地上捡了一块拳头大的石头添放在里面,才凑够10之数。但开收据的是个个子不高略显微胖的女士,她与年轻男子各在一处,以没有年轻男子给的凭证为由拒不打收条给我。我若要拿到收条,就得在他们之间来回地跑。我对她的工作态度提出了大声的抗议,也正应为我的发声,让一如死寂无声(他们都只是埋头做事而不说话的人)的旷野有了生气起来,我告诉他们,我只是想下山后告诉人,我并非空手到此而已……
我已难得做梦,今得此梦,醒见此文,其间有何联系,不得而知,姑且记下留存。
                  2013年11月8日北京时间6点08分
« 最后编辑时间: 2013-11-08 06:12:30 作者 水木罗汉 »

三年书生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2092
Re: 反物质猜想 诺贝尔奖得主
« 回复 #2 于: 2013-11-08 09:17:01 »
昨天在微博看到反物质的内容,有些惊讶,但未震撼。现在有一个叫做量子佛学的研究。就以三维空间来看,世界的本质就是无穷无尽并无差别的电子(光子?)组成。如果我们的眼睛是一台高科技的精密仪器,只能看到电子,那么这个世界就没有种种色相,没有你我他的区别了》》》》一体同观。为什么我们的眼睛会分辨出大地山河,你我他,就因为我们眼睛的性能决定的》》》》缘(其他声香味触法同理)。从这个角度理解,万法皆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缘起性空,等等佛理,很好理解。
« 最后编辑时间: 2013-11-08 09:37:15 作者 三年书生 »
个人微信号:lf19876656108

三年书生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2092
Re: 反物质猜想 诺贝尔奖得主
« 回复 #3 于: 2013-11-08 09:40:19 »
反物质理论令我惊讶的地方在于,他指出,世界只有一个电子。那么,空间是他在不同时间独舞产生的。由此,可以说,空间只是时间的另一种体现。所以,我们可以在空间上自由来回,却不能在时间上自由来回。由此,可以说时间其实只有一个点,没有过去,没有将来,只有当下,过去将来当下不二。空间归于时间,时间归于一个点>>>>>>空。
个人微信号:lf19876656108

小邓

  • 中级会员
  • ***
  • 帖子: 743
Re: 反物质猜想 诺贝尔奖得主
« 回复 #4 于: 2013-11-08 10:42:42 »
罗老师的梦很有意思,寓意似乎很深。相信梦醒时间的干支可以给大家玩一下?

干支不会看,有一点我觉得有趣的,为什么山上看到的不是骨灰盅而是棺材?如果是棺材大家为什么不处理尸体而是骨灰?罗老师对火化有什么特别的看法

我觉得人的知比我们日常生活用到的远要高,应该说为了适合生存,我们某些“知”被适当地限制了。梦是让这些知脱离束缚的一种巧妙形式

小邓

  • 中级会员
  • ***
  • 帖子: 743
Re: 反物质猜想 诺贝尔奖得主
« 回复 #5 于: 2013-11-08 10:49:31 »
“在时 间轴上正向前进,直到宇宙的末日,又掉头回去,变成正电子,在时间里逆行,逆行到了 宇宙诞生之初。就这样永世无休止地循环下去,这个电子出 现在了时间轴上的每一个点, 出现在了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在三维世界的我们看来,空间 里布满了数不尽的电子,构成了世间万物。”

那电子在空间以什么方向前进呢?从而在三维空间的位置?就是事物互为因果的原理?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639
Re: 反物质猜想 诺贝尔奖得主
« 回复 #6 于: 2013-11-08 12:01:55 »
“在时 间轴上正向前进,直到宇宙的末日,又掉头回去,变成正电子,在时间里逆行,逆行到了 宇宙诞生之初。就这样永世无休止地循环下去,这个电子出 现在了时间轴上的每一个点, 出现在了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在三维世界的我们看来,空间 里布满了数不尽的电子,构成了世间万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说法我是有异议的。我不认为电子是按如此描述运动的。电子是按看似无序实则有序地运动,就象我们站在十字路口的高楼上俯瞰路上的车流。他们有各自无序的目的和方向,但不得不按一定的路线走着。
规则在无序的运动中体现着。电子在前进的同时也在后退。宇宙在膨胀的同时也在收缩。我们一定要建立没有绝对直线的膨胀或者直线收缩的概念。我一再强调,以霍金为首的科学家所犯的科学思维失误就在这里。而霍金,早已坦承自己三十年的研究是失败了的。为什么我们还要沿着这错误的出发点直线式地思考下去呢。
好好想想,汽车之所以能够前进,就在于它的车轮时刻都在做往后旋转的转动。世间万物莫不如此。瞬间进退,进退瞬间,时间就是空间,空间就是时间。时空合一,时空不可分。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639
Re: 反物质猜想 诺贝尔奖得主
« 回复 #7 于: 2013-11-08 12:14:57 »
我还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被流行的太极图迷惑了自己的思考。流行的太极图示,其阴阳鱼不仅对称而且是对等,我们应当明确这只是人类对世界,对事物希望的理想模式,实际上阴阳始终处于对称却不对等的状态,对称、对等、平衡只是相对的,不对称、不对等、不平衡才是永恒的,就以我们人体来说,外表的左右脚,左右手,左右眼、左右耳,对称却不对等,内在的五脏六腑,两叶肺、两叶肝、脾和胃,大肠与小肠,等等,也是对称而不对等……,若事物不仅对称而且还对等,那么大至宇宙,小至微生物,电子,就会不再流动。
一切事物运动的能量,都来自阴阳不平衡而又渴望平衡的变动状态中。
« 最后编辑时间: 2013-11-08 12:47:12 作者 水木罗汉 »

小邓

  • 中级会员
  • ***
  • 帖子: 743
Re: 反物质猜想 诺贝尔奖得主
« 回复 #8 于: 2013-11-08 17:50:22 »
若事物不仅对称而且还对等,那么大至宇宙,小至微生物,电子,就会不再流动。
一切事物运动的能量,都来自阴阳不平衡而又渴望平衡的变动状态中。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