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出帖子

该操作将允许你查看该会员所有的帖子,注意你只能看到你有权限看到的板块的帖子。


显示所有帖子 - 如意

页: [1] 2 3 ... 40
1
干支符号学 / Re: 八字论命的本质是什么?
« 于: 2023-03-30 16:49:13 »
为啥在这个版块看不到这些新发的帖子 :o :o :o

2
我同意老师的观点。

体制内学校对孩子们的评判标准太单一,虽然教改喊了好几十年,但大部分地区教育系统除了用考试分数给孩子贴标签,似乎并没有其他办法。这个娃没准是个商业奇才,日后还能光宗耀祖的。可能不一定爱读考试用的书,但在社会这所大学他会如鱼得水。

楼主可以劝家长改变观念,多鼓励孩子去做他擅长和喜欢的事,发挥他的优势。比如说,动手能力强,情商高,善于团结人,思维活跃,有各种创意和新鲜想法等等。

这个孩子不喜欢被管得太死,这样会扼杀他的生命力。如果家长财力足够,可以去上国际学校。如果只能在体制内完成义务教育,家长要尽量帮孩子抵抗学校和老师对孩子的打击,这是值得的。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目的不一样,学校要的是听话,不惹事,但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本来的样子。

3
干支符号学 / 【干支基础知识】04:干支类象
« 于: 2023-03-29 14:50:46 »
【十天干类象】

【甲木】

甲木为头,主神经。甲木还主经脉,各种经络。就地理环境而言,主电杆,高楼。甲木为树木, 死木为木材,活木是树。甲木为肢体,肝胆类象。


【乙木】

乙木为花草树木, 是软木,类象与甲木不同。乙木为毛笔, 植物,丝线, 容易是衣服纤维。 毛笔就主会写会画。乙木在人体为足,胫,手腕, 关节, 经脉,头发。


【丙火】

丙火绚丽多彩,为太阳之火,为影视类,互联网, 传媒,出名,书画,表演,演说,亮丽的。有色彩有光亮的。在人体为眼睛。丙火还主神经,血液,血压高。

【丁火】

丁火为星星之火, 幽暗之火,灯光, 为黑暗中闪现的火,灵光, 有神秘之象, 主思想, 文化, 玄学, 神学,电子, 网络, 传媒, 报纸,文章。与丙火不同, 丙火主影视, 丁火主文化传媒, 一般为报纸文章。丁火为神秘之星,思想性强。丁火于人体主眼睛, 血管, 心脏,神经等。


【戊土】

大地,山丘,可引申为建筑物,房地产, 寺院,古董(勾陈),收藏品,建筑类古旧的东西。于身体为胃脾,鼻子,皮肤, 肌肉。戊土在时上露出一般鼻子大,因时为门户(戊寅 在时)。人性忠厚,慢性子。


【己土】

田园之土,除土产农业外还代表土泥建筑,粉尘,果实,水泥。与戊土的差别是,戊土为高大, 己土为低矮;戊土为粗糙, 己土为细腻。己土还代表雀斑。于人体为皮肤, 胰腺。 于人性为含蓄谨慎。


【庚金】

五金,钢材,矿石,机械, 金融, 军队, 警察(白虎),手术,医院,道路。于人体为大肠,骨骼, 缺钙,肺,牙齿,嗓咽, 肚脐。人性为威武、暴躁、固执。


【辛金】

柔弱之金。加工好的, 为珠宝, 乐器,古筝,笔(辛金生亥水有用是玩笔杆子的,辛 为笔尖),金融, 医药, 金加工,法律(庚金粗暴为警察,辛金细腻为法律)。于人体为肺, 喉。于人性为通达, 灵动。


【壬水】

大海之水,类象贸易,海运,湖泊,水产,石油。于人体为膀胱, 血液,循环系统。 于人性为智谋, 韧性。


【癸水】

为雨露之水,眼泪,泉,霜,墨(喜文字,会文化),玄学, 智力, 谋略。于人体为 眼睛, 丙丁火为感受光亮,因眼睛为黑才能感受光亮,癸水为黑, 戊癸合火,故为眼睛。

4
墓库辨

这篇文字写于很久以前,因在讨论月令与日柱的关系时,会遇到辰、未、戌、丑四个季月令。而古代命籍往往将其墓库并提。以致一些已经颇有造诣的命理师,还认为“墓”与“库”在含义上等同。而我们从五行十二宫位上看,对于辰、未、戌、丑,则只有“墓”而无“库”的命名。但在具体分析由干支符号组成的命局时,的确有清楚“墓”、“库”的含义。下面即是多年前写的原文。


  易隐燕先生的关于八字破六亲的论述,很有研究创新的意义。值得我们在实践中仔细吸收研讨。但其关于十干墓库的说法,我不敢苟同。易先生是这样叙说的:
    “五阳干
    甲木以未为墓库。
    丙火以戌为墓库。
    戊土以戌为墓库。
    庚金以丑为墓库。
    壬水以辰为墓库。
    五阴干
    乙木以未为墓库。
    丁火以戌为墓库。
    己土以戌为墓库。
    辛金以丑为墓库。
   癸水以辰为墓库。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认识:墓就是库,库就是墓。而这种认识我发现并非易先生一人所独持。
    我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墓、库是有别的。易先生上面所讲的十干之墓库,只能是墓,而不是库。也就是说未只能是木之墓,并不同时也是木之库。墓与库的含义,不能在此混同。
    关于墓、库,属于五行十二宫的范畴。所以我们必须结合十二宫来分析才能讲清楚墓与库是事物长消过程中的不同状态。
    因为十干的墓库是相对于十二支而言的。所以,我们先来看十二支的排列顺序所体现的五行生旺死绝的特点:
    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
    据此我们看出未为木之墓,戌为火之墓,丑为金之墓,辰为水之墓,这个说法是完全正确的。
    我们在古人写的命书中常常又看到‘辰、戌、丑、未,为四库”的说法。从而就把它和前面说的十干四墓等同了起来,因此形成了墓就是库,库就是墓的观念。
    我个人认为古人在说“辰、戌、丑、未”四库时,是指:
    辰中有木,所以辰为木库。
  未中有火,所以未为火库。
  戌中有金,所以戌为金库。
  丑中有水。所以丑为水库。
  那么这样划分与墓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做仔细分析:
    辰中三元素为癸水、乙木、戊土。癸水在这里完全被乙木吸收化为无形。所以是水之墓,而乙木在这里仍能得到癸水之生,所以木有气。且可以视为木之活根。所以辰是木之库。
    未中三元素:己、乙、丁。乙木被丁火焚而为灰,化于无形。所以未为木之墓;而丁火得乙木余气之生,还有火炎土燥之势。因此未是火之库。
    戌中三元素为戊、丁、辛。丁火被戊土吸收化为无形,所以戌为火之墓。而戊土又转而生辛金,金有气,则戌为金之库。
    丑中三元素:己、癸、辛。己土不生金,而金却无条件地化为水而彻底无形,所以丑为金之墓;水得金生而反旺,因此丑为水之库。
    据上分析,当其我们概说“辰戌丑未为墓库“时,就应当清醒地知道这是有分别所指的。就辰而言,是木之库,水之墓;就未而言,是火之库,木之墓;就戌而言,是金之库,火之墓;就丑而言,是水之库,金之墓。由于辰、未、戌、丑,既有某一五行之墓,又是某一五行之库的特性,所以,古人常将其墓库并称。但绝不能因此,我们就可以把墓和库等同。
  通过以上五行十二宫的渐进描述。更可看出,十天干与十二支的排列顺序,在反映天地五行之气转化流程规律上,具有何等的科学逼真性,具有何等令今人不能擅改一、二的经典艺术形式!而我们在分析命局时,对五行在辰戌丑未中的活力,岂不应该有更为细腻的认知?




  我写的《墓、库辩》引起了许多易友的关注和讨论,促使我反观当时的思考是否完备。一位台湾易友来信,更提醒了我。特做如下补遗。
    易友们在讨论中提到了墓库是否与生旺有关。我和yizyiz 先生的意见是一致的:墓再生旺也是墓,库再生旺也是库。但我也看出,有的易友提出生旺的意思,还有更深的含义:即入库之五行、与入墓之五行,在生旺上是否有区别。答案则应该是肯定的。比如,甲木在辰中的活力,自然要超过在未中的活力。
    这就涉及到五行生旺十二宫的讨论。我们从古人研究五行在四季的旺、相、休、囚理论多用于八卦预测;五行在十二个月的长生、沐浴。。。。。。。理论多用于四柱预测。应当说十二宫的划分比四季划分更为细腻。而我们在十二宫里只看到有“墓”的说法,而无“库”的命名。五行十二宫明白指出:
    未为甲木、癸水之墓;
    戌为丙火、戊土、乙木之墓;
    丑为庚金、丁火、己土之墓;
    辰为壬水、辛金之墓。
    这样,从四季、月令来看五行的生旺状态。则又有如下考究:
    未只是甲木的墓,在乙木则为养;
    戌只是丙火的墓,在丁火则为养;
    戌只是戊土的墓,在己土则为养;
    丑只是庚金的墓,在辛金则为养;
    辰只是壬水的墓,在癸水则为养;
    戌只是乙木的墓,在甲木则为养;
    丑只是丁火的墓,在丙火则为养;
    丑只是己土的墓,在戊土则为养;
    辰只是辛金的墓,在庚金则为养;
    未只是癸水的墓,在壬水则为养。
    简单地说,这当然是古人阳生、阴死;阴生阳死的思想反映。我之所以要详细列出,是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窥古人这概括得极为简洁理论中的极为细腻的奥秘。
    未中三元:己、乙、丁。而它却是甲木的墓,说明甲木在其中早已化为无形;
    同理,丙火在其戌土墓中无形;庚金在其丑土墓中无形;壬水在其辰土墓中无形;乙木在其戌土墓中无形;丁火在其丑土墓中无形;辛金在其辰土墓中无形;癸水在其未土墓中无形。但是,请注意:戊土在其戌土墓中有形;己土在其丑土墓中有形!!!
    这说明了什么?
    我个人从中窥得了古人极为伟大的哲学思想!
    要说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再看看十干顺序的排列: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这十干的排列,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特别是对地球生命现象及其转化机制的极为深刻的科学认知。戊己土分别代表南北半球,从而也就高度概括而又形象地指代了整个地球。戊土前面的木、火,代表的是有形有机的生命现象,己土后面的金、水代表的是无形(或无定形)无机的事物现象。从有机到无机,或从无机到有机,都可相互转化,而其转化的条件、载体和通道,则是土。因此,在古人看来,万物都可以消遁于无形,惟有土,即使处于墓的状态,也是有其形的实体。正因为如此,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现象和无生命的物质,才得已相互转化、良性循环。如果有一天,地球(戊己土)也消遁于无形了,则从有机到无机,无机到有机转化的链条也就彻底断了。
    如果大家同意我的以上认知,则对古人将戊土、己土之墓,不定为无形,不是勉强接受,而是有了科学认知的理解。并由此对古人的思想智慧产生由衷的敬意。
    八卦预测、干支论命,常常被个别洋博士视为唯心主义的“唯心”的玄学(迷信?!)。却恰好暴露了他们的智商确实不如古人。我常常质问他们,“心”是什么?一个人真能凭空思想么?
    在中医理论里,心既代表实体的心脏和心包络,还代表人大脑的神经思维活动。这也是被西医批评为不科学的要点之一:指代不明,所以不科学。呵,原来科学就是如此简单、机械、分割地认知事物的吗?我要说中医对心的认识和定义,才是最为科学的了。当代医学不是在定义病人死亡的问题上争执不休吗?有说心脏停止跳动即为死亡的,有说大脑神经停止思维活动才能定义为死亡的。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问问老中医不就一下子解决了:心脏停止跳动的同时,大脑也停止了思维,这个人才是真正地“心”死了。(再想想我们常说的“哀莫大于心死”)。
    为什么?这就又回到我们讨论的墓、库上来了。如果在命理学上,墓库不分,那我们怎样来判断此人是入了监狱,还是命归黄泉?我们又怎样来判断什么样的情况下是逢冲必发,什么样的情况下,是逢冲必死?
    当然,这接下来的讨论,就更为有趣,也更为深入。



  〈渊海子平〉对于辰、戌、丑、未,为库、为墓没有专门的论述。只有一段很简单的《论五行墓库财印(渊源)》的文字。原文为:
    “丙丁生人以辰为官库,水土库于辰故也。须年月时中有木或亥卯未并寅却清。如无木则土夺丙丁之官,则浊卑而不清,亦不显。”
    另外,还有一段〈论时墓〉的文字:
    “夫时墓之论,谓财官之墓时论之也。要刑冲破害以开锔钥,其人必难发于少年。经曰:少年不发库中人。也怕有物压之,如丁用辰为官库,别有戊辰之类制之,则辰不能为官矣,如此难作好命。必乃有物以破其戊,虽得之发福亦浅。经曰:鬼如墓中,危难者甚,若独类而长,才亦如之。此是秘言,不可轻泄也。”
    第一段文字,是将辰戌丑未墓库并提,后一段文字则将辰戌丑未仅以墓论。当然,把两段文字加起来,并不能解何种情况下为库,何种情况下为墓。
    查〈三命通会〉,有〈墓煞〉一说:
    古歌曰:墓中逢鬼要知之,夹煞持丘骨肉离。犯此凶星无救助,生来福寿少年亏。如甲日见庚戌、庚辰;乙日见辛丑、辛未;丙日见壬辰、壬戌;丁日见癸酉、癸未;戊日见甲辰、甲戌;己日见乙丑、乙未;庚日见丙辰、丙戌;辛日见丁丑、丁未;壬日见戊辰、戊戌;癸日见己丑、己未。此谓七煞入墓。〈硌碌子〉云:夹煞持丘,姻亲哭送。如
    己巳
    戊辰
    癸丑
    丙辰
    癸日见戊为官,己为煞。戊己并在辰土,又为癸水库。多主早发早夭。或曰:煞非止七煞,乃羊刃、亡、劫、与日时或月日夹藏墓中,皆凶。
    在《神峰通考》中就夹丘拱财格做了比较明确的说明:
    楠曰:夹丘拱财格,但癸酉日癸亥时、甲寅日甲子时作此格。癸酉日夹戌中丁火戊土为财官。地支有酉、亥二字。夹住戌,不能走出也。。。。。若冲刑日时,则不能夹也。亦要地支字多,方夹得牢固。余日干不作此格。
    另外,我们可以从张神峰关于杂气财官印绶格(兼论时墓格)之中一窥他对辰戌丑未的看法:
    楠曰:杂气财官者,盖辰、戌、丑、未四字,乃天地不正之气,为天地四个牢狱之所,又为天地四个收藏之库。
    我认为其中有一首诗诀可引于此,供我们讨论墓库时参考:
    生旺须逢墓库绝,
    墓库必来生旺发。
    生加生旺过非宜,
    墓库逢休终不发。
    神峰对此的解释是:“故曰旺官旺印与旺财,入墓有祸。如日干生旺,不宜入日干库地,故曰身旺入库兴灾。
    我们读沈孝瞻的《子平真铨》,发现他是反对”辰戌丑未,最喜刑冲“的泛说。而他的有喜冲和不喜冲两种情况的辨证分析,确实很有道理。他说:
然亦有逢冲而发者,何也?如官最忌冲,而癸生辰月,透戊为官。与戌相冲,不见破格,四库喜冲,不为不足。却不知子午卯酉之类,二者相仇,乃冲克之冲,而四墓土自为冲,乃冲动之冲,非冲克之冲也。既然以土为官,何害与事乎?”
    上面引了大家公认的几本权威的命理书籍,对于辰戌丑未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的论述。但都没有明确何种情况下为库,何种情况下为墓,甚至还有墓库混提的情况。难道真的墓就是库,库就是墓么?
    现在是该我们来揭开这种混提混用的个中原由的时候了。
    请看:
    寅卯辰三会为木——显然辰为木库,否则三会木局的力度就不可认定为比三合木局的力度大;
    巳午未三会为火——显然未为火库。否则三会火局的力度就不可认定为比三合火局的力度大;
    申酉戌三会为金——显然戌为金库。否则三会金局的力度就不可认定为比三合金局的力度大;
    亥子丑三会为水——显然丑为水库。否则三会水局的力度就不可认定为比三合水局的力度大。
    再看:
    亥卯未三合木局:是说木生于亥,旺于卯,库于未这样一个变化过程(状态);
    申子辰三合水局:是说水发于申,旺于子,库于辰这样一个变化过程(状态);
    寅午戌三合火局:是说火生于寅、旺于午,库于戌这样一个变化过程(状态);
    巳酉丑三合金局:是说金生于巳,旺于酉,库于丑这样一个变化过程(状态)》
    以上是不分阴阳地对五行旺衰的时空概说。因此仅仅做到这样是不够的。应进一步地分清阴阳。则五行十二宫为我们做了细分:
    甲木墓于未、乙木墓于戌;
    丙火墓于戌、丁火墓于丑;
    戊土墓于戌、己土墓于丑;
    庚金墓于丑,辛金墓于辰;
    壬水墓于辰,癸水墓于未。
    这样,我们就十分清楚地看出了。墓库确有可混的地方,但又不能混。从上面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出:
    一般公认的是三会的力量大于三合的力量。因此,辰作为木库的力量当大于同样也可以视为木库的未的力量。而未,如果要说是木之库,也只能是阴木的库,因为甲木在未中已经化为无形。
    其余的,我想大家都可以类推了。就不再赘述。

5
【天干相合】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地支六合、暗合】

地支六合:子丑合、寅亥合、卯戌合、辰酉合、巳申合、午未合

寅丑暗合(即甲己合)、卯申暗合(即乙庚合)、午亥暗合(即丁壬合)



【地支三合】

寅午戌三合火局、 巳酉丑三合金局、 申子辰三合水局、亥卯未三合木局



【地支六冲】

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戌冲、巳亥冲



【地支六 (穿)害】

子未相害, 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 申亥相害, 酉戌相害



【地支相刑】

子卯无礼之刑、寅巳申无恩之刑、丑戌未恃势之刑

辰辰自刑、午午自刑、酉酉自刑、亥亥自刑



【地支相破】

子酉相破、寅亥相破、卯午相破、辰丑相破、巳申相破、未戌相破



【地支三会】

寅、卯、辰,三会东方木

巳、午、未,三会南方火

申、酉、戌,三会西方金

亥、子、丑,三会北方水



【墓库】

***墓、库,网络说法很多,建议大家在论坛搜索水木罗汉老师撰写的《墓库辨》学习***

辰为水之墓,木之库

戌为金之库,丁之墓;

丑为水之库,金之墓;

未为火之库,木之墓。

6
干支符号学 / 【干支基础知识】03:干支关系
« 于: 2023-03-29 13:32:44 »
【生克】

生克概念,是依据五行生克引伸而来。因为五行有生克,天干地支也具有五行属性,所以天干地支也有生克的关系。

【五行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干支相生】

庚、辛、申、酉,生壬、癸、亥、子;

壬、癸、亥、子,生甲、乙、寅、卯;

甲、乙、寅、卯,生丙、丁、巳、午;

丙、丁、巳、午,生戊、己、辰、戌、丑、未;

戊、己、辰、戌、丑、未,生庚、辛、申、酉;

【五行相克】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干支相克】

庚、辛、申、酉,克甲、乙、寅、卯;

甲、乙、寅、卯,克戊、己、辰、戌、丑、未;

戊、己、辰、戌、丑、未,克壬、癸、亥、子;

壬、癸、亥、子,克丙、丁、巳、午;

丙、丁、巳、午,克庚、辛、申、酉;


7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来八、廿三。



【地支藏干】

中国古代主流哲学体系信奉天人合一之理论。八字是通过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的互相作用,来推演人世间的事情, 所以干支之间也存在着天人合一的理论。天,即为天道, 也叫乾道; 地, 即为地道,也叫坤道。还有一个人, 人道、 人伦,在哪呢?答案是在坤道中。 你或许会问,人为何不在天道中呢?答案很简单,天上的是神仙,人类是无法在天上生存的, 只有在地上才有人类的活动空间,所以这个人道就存在于地支当中,具体体现就是地支的藏干理论,也就是地支中藏有天干。当然了,有的地支藏干多,比如辰戌丑未;有的地支只藏 一个干,比如子卯酉等。

古人总结了如下地支藏干口诀,请务必死记硬背:

子宫癸水在其中,丑癸辛金己土同;

寅宫甲木兼丙戊,卯宫乙木独相逢;

辰藏乙戊三分癸,巳中庚金丙戊丛;

午宫丁火兼己土;未宫乙己丁同宗;

申中庚金壬水戊,酉宫辛金独丰隆;

戌宫辛金及丁戊,亥藏壬甲是真踪。


具体藏干如下:

子:癸

丑:己(本气)、癸(中气)、辛(余气)

寅:甲(本气)、丙(中气)、戊(余气)

卯:乙

辰:戊(本气)、乙(中气)、癸(余气)

巳:丙(本气)、庚(中气)、戊(余气)

午:丁(本气)、己(中气)

未:己(本气)、丁(中气)、乙(余气)

申: 庚(本气)、壬(中气)、戊(余气)

酉:辛

戌:戊(本气)、辛(中气)、丁(余气)

亥:壬(本气)、甲(中气)

8
【地支与四季】

春三月:寅、卯、辰

夏三月: 巳、午、未

秋三月:申、酉、戌

冬三月:亥、子、丑


【地支与月份】

注意:干支历以节气划分月份,不以民间所说的阳历或阴历划分。

正月为寅月:立春始,经过中气雨水到惊蛰止,寅为虎

二月为卯月:惊蛰始,经过中气春分到清明止,卯为兔

三月为辰月:清明始,经过中气谷雨到立夏止,辰为龙

四月为巳月:立夏始,经过中气小满到芒种止, 巳为蛇

五月为午月:芒种始,经过中气夏至到小暑止,午为马

六月为未月:小暑始,经过中气大暑到立秋止,未为羊

七月为申月:立秋始,经过中气处暑到白露止, 申为猴

八月为酉月: 白露始,经过中气秋分到寒露止,酉为鸡

九月为戌月:寒露始,经过中气霜降到立冬止,戌为狗

十月为亥月:立冬始,经过中气小雪到大雪止,亥为猪

十一月为子月:大雪始,经过中气冬至到小寒止,子为鼠

十二月为丑月:小寒始,经过中气大寒到立春止,丑为牛



【地支与时间】

【子时】北京时间 23 时至 01 时(一般,当晚23点后,应作后一个日柱即第二天的早子时看)

【丑时】北京时间 01 时至 03 时

【寅时】北京时间 03 时至 05 时

【卯时】北京时间 05 时至 07 时

【辰时】北京时间 07 时至 09 时

【巳时】北京时间 09 时至 11 时

【午时】北京时间 11 时至 13 时

【未时】北京时间 13 时至 15 时

【申时】北京时间 15 时至 17 时

【酉时】北京时间 17 时至 19 时

【戌时】北京时间 19 时至 21 时

【亥时】北京时间 21 时至 23 时

9
*********摘编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错漏,欢迎指正***********


【十天干、十二地支】


干:即为天干,其有十个,也叫十天干,即:甲 、乙、 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支:即为地支,共有十二个,也叫十二地支,即: 子、丑、寅、卯、辰、 巳、午、未、 申、 酉、戌、亥



【干支的阴阳属性】

阳天干: 甲、丙、戊、庚、壬

阴天干:乙、丁、己、辛、癸

阳地支:子、寅、辰、午、申、戌(其中子、午为外阳内阴)

阴地支:丑、卯、已、未、酉、亥(其中已、亥为外阴内阳)

(地支阴阳也有其他的分类,大家可以自行搜索学习。)



【干支的五行属性】

属木: 甲、乙、寅、卯

属火:丙、丁、巳、午

属土:戊、己、辰、戌、丑、未

属金:庚、辛、申、酉

属水:壬、癸、亥、子


【干支所代表的方位】


甲、乙为木, 代表东方

丙、丁为火、代表南方

戊、己为土、代表中央

庚、辛为金、代表西方

壬、癸为水、代表北方

子:北方

丑:东北方

寅:东北方

卯:东方

辰:东南方

巳:东南方

午:南方

未:西南方

申:西南方

酉:西方

戌:西北方

亥:西北方



【干支纳甲】

壬、癸、子:坎

丑、寅: 艮

甲、乙、卯:震

辰、巳: 巽

丙、丁、午:离

未、申: 坤

庚、辛、酉:兑

戌、亥: 乾

10

【阴阳】

阴阳者,事物之一体两面也。“阴”者内也、暗也;“阳”者外也、明也,。"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性质的一种抽象,也是宇宙对立统一及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中国先贤拈出"阴阳"二字来表示万物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阴阳"的思想法则对儒家、道家都影响很大!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有体现,《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易经·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而全本《易经》其实就是在讲"阴阳"变化的数理和哲理。《易经》的基本思路其实就是:阴阳交感而生宇宙万物,宇宙万物无一不是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结果。


那么,具体来说何为“阴阳”呢?从时空讲“天为阳,地为阴“;从时序讲,”春夏为阳,秋冬为阴;白天为阳,夜晚为阴“;从生命现象说,雄为阳,雌为阴;男为阳,女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前为阳,后为阴;人身体表为阳,体内为阴;……。”



【五行】

所谓"五行",《尚书·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在古代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现象都是由这五种无形、无色、无声、无味的气(物质、能量、功能、电、磁、场)综合运动变化从而构成有形、有色、有声、有味的大千世界。所以,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大千世界种种生灭、起落、沉浮、出现与消亡,都与这五行之气交集、运动、变化有关。


 既然人类也是由”五行“之气的综合运动变化而成,自然在我们人体有相对应的体现。在我们人的生理方面的体现则有“五行主五脏”(心、肝、脾、肺、肾)、“五行主五官”(耳、鼻、口、眼、形)、“五行主五色”(青、赤、黑、白、黄)、“五行主五音(宫、商、角、徵、羽)”、“五行主五味”(酸、苦、甘、辛、咸)。
我们所处的世界,五行之气无所不在,无所不有,但有强弱、多少、纠缠、交融的变化。不管我们是地球为中心,或者是以大中华为中心,甚至小到以我们个人为中心。五行之气,都是东(木气为主)、西(金气为主)、南(火气为主)、北(水气为主)、中(土气为主)地存在着。


因此五行之气具有:

1、从时空方位看有: 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
2、从时序季节(节令)看: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四季月土。
3、从颜色看: 青木、红火、 白金、黑水、黄土。
4、从人体五脏看: 肝木、心火、肺金、肾水、脾土。
5.从味觉看: 木(肝)主酸、火(心)主苦、金(肺)主辛、水(肾)主咸、土(脾胃)主甜。
5、从人心理情志看: 木(肝)对应郁闷、生气,发怒;火(心)对应高兴、喜悦、热情;金(肺)对应悲怆,哀愁,忧伤;水(肾)对应恐惧,惊悚,土(脾胃)对应思虑,意识流。
6.从人性情看:木主仁、火主礼、金主义、水主智、土主信。
7.从数字看:木三八、火二七、金四九、水一六、土五十。
8、从天干对应看: 甲乙木、丙丁火、庚辛金、壬癸水、戊己土。
10、从地支对应看: 寅卯木、 巳午火、 申酉金、亥子水、辰戌丑未土。
11、从八卦对应看: 震巽木、离火、兑乾金、坎水、坤艮土。


【五行基本关系】:
1、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2、相克: 金克木, 木克土,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五行之间更深层次的关系:


金赖土生, 土多金埋;
土赖火生, 火多土焦;
火赖木生, 木多火窒;
木赖水生, 水多木漂;
水赖金生, 金多水缩;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土能生金, 金多土虚。

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

木能克土, 土重木折;
土能克水, 水多土流;
水能克火, 火炎水灼;
火能克金, 金多火熄。

金衰遇火, 必见销熔;
火弱逢水, 必为熄灭;
水弱逢土, 必为淤塞;
土衰逢木, 必遭倾陷;
木弱逢金, 必为斫折。

强金得水, 方挫其锋;
强水得木, 方缓其势;
强木得火, 方泄其英;
强火得土, 方敛其焰;
强土得金, 方化其顽。

古典命籍产生于孔孟中庸之道盛行的时代,所以也提倡命局五行组合中和为佳,命学实践也发现,命局五行组合中和者,大体都是无痛少病,安安稳稳,日日太平过一生,但一生也就平平庸庸无所成就。命学研究者却又发现凡是有大起大落,让人刮目相看,甚至一鸣惊人者,其命局五行组合都是有病、有偏颇,过与不及者皆有之人,所以又发出”无偏不是奇“的慨叹!



11
乾造:
乙亥
戊子
庚辰
乙酉
大运:丁亥 丙戌 乙酉 甲申……

确实太难了。

一方面,日主有精神上的洁癖,虽然人缘甚佳,但是与世俗世界难以融合;另一方面,自己又放不下对物与欲的念想。两个我在打架,不能自洽。

出路在哪里,我想楼主可以根据自己过往的经历分析一下。

12
等着你回来。。。。

13
楼上同学讲得有道理呢。

我们也发现,从命理角度看,日干生我者,也就是我的印,往往会无意识地为我付出。而我自己,也容易对我的食伤无意识地付出,因为我即食伤的印。日干相合者,确实容易初次见面就彼此产生好感。而日干相克的两个人,一开始就容易出现彼此看不上的情况,哈哈哈。

是不是很有趣?

14
祝贺“激浊扬清”同学升任版主!

这个帖子开得很好!八字论命的依据是什么,我们无从得知。就好象科学界总想用现代科学阐述经络是什么,抑或修行过程中出现在神通等异象到底是什么一样。无名氏老师在《内证观察笔记》中详细描述了经络和身体气血的运行,比科学更科学;而八字论命,不仅可以看人体疾病,还可以看家居风水,六亲关系,乃至人的细微心理活动。在某些方面,比如八字看健康,我们甚至可以比科学仪器更早地预测人的疾病。我想,事实胜于雄辩,存在即合理。至于准确度的问题,可能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调整了。罗老师断的盘,准确度已经非常高了。某些方面是百分百的准确率。这不仅因为他善于在生活中观察总结,也因为他研易三十多年,阅人阅盘无数,在实战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5
加油加油,论坛是宝库,您可多挖点,顺便把精华帖子再顶出来让我们也一起学习。

我们已经聚在三亚,开始课前的热身!

页: [1] 2 3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