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2021年5月25日(辛丑年 癸巳月 癸酉日)  (阅读 1609 次)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618
2021年5月25日(辛丑年 癸巳月 癸酉日)
出生年或者出生日为兔(卯)的朋友,今天易遭遇突发意外事件,望沉着应对,冷静处之,慎防肢体有损。

今天出生的宝宝,都聪明,智慧,和母亲的关系十分亲密。家庭经济也不错。自己将来也不穷。男命得财利,娶良妻。诸事顺利。女命则有婚姻波折。
今天出生在不同时辰宝宝的人生差异:
1.出生在壬子时的宝宝,无论男女,不吉,家事,婚事不顺,为兄弟朋友劳苦不绝。女命会因丈夫并行不端而烦恼。
2.出生在癸丑时的宝宝,无论男女,一生劳心,昆仲朋友间多烦扰,更有盗诈,或长期罹患疾病之灾,女命则会代夫劳苦。
3.出生在甲寅时的宝宝,无论男女,都易有暗疾在身,男命易早年殇子,女命晚年易单身。
4.出生在乙卯时的宝宝,无论男女,不能从政,否则任内多是非,适宜与人合作,共同事业,可以成为巨富。单后半生配偶,子女易遭灾。
5.出生在丙辰时的宝宝,无论男女,本性品质高洁,素孚众望,蒙上提携,得下援助,职位高升。获取财利,女命尤吉,比配佳婿,家庭美满。
6.出生在丁巳时的宝宝,无论男女,生意兴隆,经营商工业可获厚利,且有兼营两种职业之倾向。
7.出生在戊午时的宝宝,无论男女,都有从政为官理想。在工作中与领导关系也能做到自然好。信用卓著,得长辈扶持,经营商工业必可昌隆发达,终为巨子。
8.出生在己未时的宝宝,无论男女,不吉,进退失据,诸事苦恼,为子女辛劳不绝,女命必受夫累,且翁姑缘薄。
9.出生在庚申时的宝宝,无论男女,都因自尊心过强,欲望高,失望也大,职业不固定,因此劳苦不绝,且与子缘薄,女命尤甚。
10.出生在辛酉时的宝宝,无论男女,都有生活不固定,易招盗贼,火灾,有失权,龃龉,罹患长期暗病之凶兆,每离家外出,亦辛劳奔波且受人欺凌。女命则欺凌丈夫,且子嗣缘薄。
11.出生在壬戌时的宝宝,无论男女,吉,凶、浮、沉之命,虽能发达,但与部属不和,诸多不如意,并有免职,疾病,破财之灾,女命则有被丈夫凌虐之苦。
12.出生在癸亥时的宝宝,无论男女,为亲友蒙受损失,合作事业中途遭解散兄弟间多龃龉,与妻子不和合,父缘薄。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618
Re: 2021年5月25日(辛丑年 癸巳月 癸酉日)
« 回复 #1 于: 2021-05-25 14:57:16 »
随着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中国自2016年以来筹划的火星探测任务已经逐步跨过各个阶段的关卡:包括去年7月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升空,成功将所搭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入太空。之后,天问一号经大半年的飞行,于今年2月顺利进入火星轨道环绕。

接着,天问一号于5月15日进入火星的大气层,并于七分钟内,将其航行速度从时速约2万公里煞车减速到零,以顺利软着陆在火星的乌托邦平原。当时,因为天问一号的讯号需时18分钟才能传回3亿公里远的地球,所以,工程师无法在这七分钟内即时操控,必须由登陆航行器自主降落,也因此,这登陆过程被视为“恐怖的七分钟”。

天问一号登陆后,其环绕器于5月17日进入中继通信轨道,为火星车祝融号建立稳定的中继通信链路,并于5月19日成功传回第一张火星照片。而火星车祝融号则于周六(5月22日)顺利驶出登陆器,未来3个月,要在地表移动进行五大探勘任务,包括,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征、地表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地表物质组成、火星大气电离层及表面气候与环境特征、火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等。

至此,中国已经达成“绕、落、巡”三步一块走的前两步。

落后美国45年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辖下喷射推进实验室(JPL)的工程师刘登凯表示,中国目前相当于达到了美国海盗号(Viking)于1975年定点登陆火星的成就,这代表中国航天技术的一大跃进,也是一个重要的开端。但相较于美国,还是整整落后了45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辖下喷射推进实验室(JPL)工程师刘登凯(照片提供:刘登凯)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辖下喷射推进实验室(JPL)工程师刘登凯(照片提供:刘登凯)
刘登凯提出,中国并非完全从零开始自主研发火星登陆技术。他对美国之音说:“对中国来讲,这应当是一个大的突破。但是,我觉得它拿到了美国的一些数据,因为像Viking(海盗号)的话,它这数据很多是公开的,轨道(数据)是公开的......第二个的话,美国下降成功真的是在1975年就已经做(到)了,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中国的(太空)技术还是比美国落后45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辖下喷射推进实验室(JPL)工程师刘登凯 (照片提供:刘登凯)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辖下喷射推进实验室(JPL)工程师刘登凯 (照片提供:刘登凯)
刘登凯说,是美国联邦政府所属的科研机构,负责制定美国的太空计划,并开展航空暨太空科学的研究。基于人类科学研究的进展,大部分的数据都会公开,包括自1960年代以来每一次的火星探勘任务,不论其成败与否,都会公诸于世人之前。

另外,多次参与过美国火星任务的刘登凯说,光就他所任职的JPL就有18个太空项目,火星只是其中一项,此外,还有木星卫星欧罗巴(Europa)和其他行星等大型研究计划。因此,美国整体的太空实力,应该不是现阶段的中国可以较量的。

中国战胜火星的诅咒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教授葛健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美国的太空技术虽然还是比中国先进,但各国的科学发展本来就有互相学习之处。中国当然参考了美国的数据,甚至在登陆器的方案选择也从美国所实验过的三个方案中,也就是弹射式、反推式和吊车式,采用了反推式的方案。

但他也说,天问一号能成功登陆火星,很多关键的数据和技术,包括理想的降落地点,都是中国自主研发出来的,在技术上已经追赶上了美国。尤其是苏联、日本和其他欧洲等国多次尝试登陆火星都在“火星的诅咒”下,败下阵来,从没像中国这么成功过。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教授葛健(照片提供:葛健)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教授葛健(照片提供:葛健)
葛健说: “降落到火星本来就是个里程碑。那么,中国‘绕’和‘落’已经实现了,就已经突破了任何的历史的纪录。然后,如果那个‘巡’能够再开展(完成)的话,那么,这个确实是中国突破了以前的三种安排、一次性完成,这个还是很了不起的一个(成就),尽快赶上(美国)。”

未来3个月内,火星车祝融号若顺利完成火星的巡视探勘任务,那么,中国的太空技术相当于达到了美国1997年的水准。当年,美国透过拓荒者号(Pathfinder)登陆器将全球第一辆火星车旅居者号(Sojourner)送上火星,进行了3个月的地表探勘。

自1997年以来,美国几乎每两年就会进行一次火星探勘任务。最近一次的毅力号(Perseverance)探测器已于今年2月登陆火星,除了火星车、还搭载了一辆耗资八千万美元打造、名为机智号(Ingenuity)的无人直升机,并于4月成功起飞,为人类首次实现飞行器在其他星球的受控飞行。


中国加入火星探勘行列

火星是太阳系中和地球环境最相似的行星,了解火星对研究地球早期历史和生命起源本来就极具重要价值,尤其在火星上发现水后,科学家对于改造火星成为人类可居住星球的计划更是兴致勃勃,因此,美中两国科学家,包括刘登凯和葛健,都乐见中国加入火星探勘的行列,尤其天问一号的登陆处据推测是古海洋所在地,可能潜藏丰富的物质,各界无不希望中国能有新的科学发现。

研究地球2.0的葛健表示,祝融号所携带的仪器中有两大利器,分别是次表层探测雷达和极光分析仪,前者可以分析地下深及100米的结构,不管是水、冰、甚至黄金或钻石成分。后者则可以取样地下样本,做初步的有机物或化学元素分析。再加上,祝融号的降落地点不同于美国前几次的探勘范围,届时,很可能挖掘到更多美国所没能找到的新科学发现。例如,若找到核元素、水冰等材料,可以解决在火星上核能发电或提供氧气的问题。对此,葛健表示,这将为中国未来打算在火星建立基地或人类未来移民火星等计划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随着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美、中两大强权也进入新一轮的太空和国力的竞赛。除了潜在的科学进展令人期待外,军事专家说,中国的航天科技也代表其军事实力的大跃进,可能从传统式的地面二度空间作战,自此有能力发动三度空间的太空战。

中国的太空战实力

台湾中正大学战略暨国际事务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林颖佑(照片提供:林颖佑)
台湾中正大学战略暨国际事务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林颖佑(照片提供:林颖佑)
位于中台湾嘉义县的中正大学战略暨国际事务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林颖佑向美国之音表示:“天问某些程度上面代表了它(中国)火箭的科技能力,如果你能够把火箭运送到火星的话,代表你的洲际飞弹能力其实是有一些可以去做一个类比的。而且,它(中国)的一个通讯跟传递讯号,像它可以传回火星照片,它未来不管间谍卫星,还是其他的一些(位于)低轨道或高轨道(的卫星),就代表它的传输能力是可以建立起来的。”

林颖佑说,过去十年,中国非常重视太空技术,将其视为未来军事战略的制高点,并体现在四大军事实力上,包括北斗卫星等太空科技所带来的导弹等武器导航能力、部队和作战区位的定位能力、资通讯和同步定时的精准作战指挥能力等,都有助于中国提高联合作战的实力。

虽然中国大力投资尖端科技,但林颖佑观察,多年前,中国的月球车玉兔号因机械故障无法移动。近期又有长征四、五号火箭载体或残骸失控坠落于甘肃或印度洋,这些都证明中国有其发展的盲点,也就是,基础工业恐还有待提升。因此,林颖佑说,中国在飞弹导航、定位和资通讯等面向的真正实力到底有多强,还须持续观察。

林颖佑说:“尖端科技上面的软体硬体(中国)可以达到,可是在这些基础工业没有办法去支持的话,就会发生一些故障或是意外,这个在分秒必争,或者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一个太空的环境里面,是不容许这样的错误的。”

解放军太空作战多头马车?

林颖佑说,相较于美国已有专责的太空军,俄罗斯也已组成太空部队,但中国在太空相关的作战研发还分散在总装备部等不同单位。其中,火箭基地的管理竟然不隶属火箭军,这很可能说明,解放军的组织管理仍呈多头马车,未来恐有待整合。另外,太空发展非常烧钱,他说,目前中国似乎遵循毛泽东名言“敌人有的,我们要有,敌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的原则在发展,因此,未来也可能面临重新评估和调整。

综观中国目前在外太空的发展,除了正在月球背面探勘的嫦娥四号,从月球带回样本的嫦娥五号,正在绕行火星的天问一号和开始巡视任务的祝融号火星车外,中国也正在建设天宫号太空站,预期于2023年前在太空完成组建,并计划营运十年以上。届时,美俄所合作营运的国际太空站若于2024年如期退役后,中国将一支独秀,成为全球唯一在距离地球约只有300多公里的低轨道设有太空站的国家。

对此,刘登凯认为,中国若将每90分钟就会绕行地球一圈的太空站兼作军事用途,那么,当它抵达美国上空时,恐让美国觉得芒刺在背。

刘登凯说:“飞弹如果是从中国打到美国的话要一段时间。在太空站上面的话,如果对美国产生威胁的话,那么,它是90分钟围绕地球一转,这应该是很快就可以对美国本土有很大的威胁。”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618
Re: 2021年5月25日(辛丑年 癸巳月 癸酉日)
« 回复 #2 于: 2021-05-25 17:49:17 »
(看中国记者苗薇综合报导)2021年5月22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病逝于湖南长沙,享年91岁。袁隆平告别式5月24日举行,超过万名民众前往悼念,中国前后任领导人同表哀悼。从未加入共产党的袁隆平被当局封为“同志”,被认为反常。
据陆媒报导,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2日13时07分因多重器官衰竭,在湖南长沙去世,享年91岁。

《湖南日报》24日报导称,袁隆平的告别式24日上午10时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举行。而殡仪馆23日上午起开放民众致祭,超过1万名民众前往悼念。

报导指出,习近平虽未出席告别式,但预先送上花圈表达悼念。23日下午,受习近平委托湖南省委书记看望袁隆平家属,转达对袁隆平的深切悼念和对家属的问候。

据报导,许达哲向家属转述,习近平非常肯定袁隆平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以及世界粮食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习近平并要求党员、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学习。此前,习近平曾4次接见袁隆平,充分肯定他与团队作出的重大贡献。

除习近平外,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中共政治局常委及中共国家副主席王岐山等人,也都发出唁电或送上花圈。

报导指出,前中共党魁江泽民、胡锦涛,以及前中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都先后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哀悼之意。

袁隆平从未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他仍被官方树立为科学界的典范人物。引入注目的是,袁隆平逝世后,习近平以及中国官方此次对他使用了素来保留给党内人士的称呼——“同志”。外界认为,中共当局企图借这位水稻育种专家的名声为自己贴金。

美国驻华大使馆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5月24日发文悼念袁隆平逝世,称“他以孜孜不倦的努力彻底改变了有关全球粮食安全的对话”。

袁隆平的最大研究成果是开创了高产杂交水稻的育种技术,但在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大饥荒时期,他也饿过肚子。

袁隆平2013年接受中国一家媒体采访时说:“我这个人不懂政治,不懂政治有好也有坏,不懂政治就有的时候讲错话了。”

这位专注粮食育种的科研人员,在中共的统治下,也曾经备受政治运动的冲击。

袁隆平受访时回忆说:“那个时候三年艰难时期,我们在湖南过苦日子,那真难受。我亲眼看到五个饿殍倒在田埂上、路旁和桥底下,饿死几千万人。”

回望那段荒谬岁月,连不懂政治的袁隆平也对文革提出了激烈批评。他说,三年大饥荒刚过去没几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又乱搞一气,“又把知识分子搞倒一批”,把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搞得这么乱七八糟”。那个年代,袁隆平也沦为被批斗的对象。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618
Re: 2021年5月25日(辛丑年 癸巳月 癸酉日)
« 回复 #3 于: 2021-05-25 17:56:17 »
中国著名农学家、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过世当天,中共新华网英文片声称,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主因是1949年之前看到过饿殍。但多条证据显示,袁隆平是他大跃进期间见到过饿殍。

中国著名农学家袁隆平5月22日在湖南长沙过世,终年91岁。他过世当天,中共新华网英文版发布了一篇题为《中国聚焦:“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91岁去世》(China Focus: “Father of hybrid rice" Yuan Longping dies at 91)的文章。

文中有一段话写道:“‘我在1949年之前见过饿殍倒在路上的心碎场景’,袁隆平在回忆一个在中国连吃到足够的东西,都是严重问题的时代时说,‘这是使我投身于杂交水稻研究的主要原因。’”

然而,新华网英文版的此说法,与其2007年5月22日,在中文版发表的一篇题为《大功至伟袁隆平:我是人民科学家》的文章自相矛盾。当时袁隆平说,大跃进期间他在湖南看到了饿殍,才义无反顾地选择杂交水稻这道科研课题。

还有多条证据显示,促使袁隆平全身心投入杂交水稻研究之路的主要原因,正是他的大跃进期间,看见饿殍的经历。

2009年4月8日,《广州日报》在A19版全文刊载对袁隆平的专访。

这篇题为《袁隆平: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有难度》的文章,他提及中共建政后1959至1961年所谓“三年自然灾害”是因虚报“粮食生产问题”导致中国饿死几千万人。

袁隆平在采访中举例说,“你们年纪轻不知道,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了几千万人啊。大跃进把树都砍了去,把生态破坏了,1959年大干旱,一年基本上没有收成,饿死了四五千万人啊。我看到路上有5个饿殍,倒在田坎旁边,倒在桥下和路边,我亲眼看见啊,那很凄惨的。”

袁隆平2013年接受《人物》杂志采访时也说:“那个时候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湖南叫做‘过苦日子’,那真难受。我亲眼看到6个饿殍,倒在田埂上、路旁边和桥底下,饿死几千万人啊。”

有网民转发了《人民日报》当年报导:“早稻亩产3万6900多斤”的图片说,“袁老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将水稻由亩产3万6900多斤,降低到了一两千斤,并告诉大家,那些年中国饿死了几千万人!”

学者:三年大饥荒饿死人数至少4,500万

1958毛泽东疯狂发起“大跃进”,鼓励全民大炼钢铁,同时放卫星,各地谎称粮食亩产万斤,导致在风调雨顺之下,1959年至1961年连续爆发三年大饥荒。

据中共红旗出版社1994年2月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纪实》一书“大饥荒”章节中说,1959年至1961年的非正常死亡和减少出生人口数,大约在4,000万人左右。

前新华社高级记者、《炎黄春秋》杂志副社长杨继绳,关于大饥荒的权威研究表明,从1958年到1962年,中国饿死3,600万人,因饥饿出生率降低,少出生人数4,000万人,两者共计7,600万人。

大饥荒的惨烈程度远远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4至5千万之间。中国这数千万人是在3、4年间死亡的,多数地区死人集中发生在半年之内。

荷兰学者冯克(Frank Dikotter)在《毛泽东的大饥荒》中写道,三年大饥荒中饿死的人不少于4,500万。

杨继绳引证权威的气象资料和权威的气象学家的观点,并以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说明,三年大饥荒是在气候正常的年景,且没有战争、没有瘟疫。作者还深刻地指出,大饥荒的成因及结果,也间接引发了另一场浩劫——文革。

杨继绳进一步说,历史资料表明,在大饥荒期间,中共以巨额资金和物资援助其他国家。在中国大量民众饿死的同时,中共大量出口粮食,1959年比1957年出口量增加一倍以上,创造粮食出口历史最高记录,这个数量够2,450万人吃一年。

1960年,在大批农民饿死之际,当局不仅没有考虑开仓放粮,反而刻意继续增加国家粮食库存,这一年饿死人最多,而国家尚有几百亿斤粮食库存。

但中共一直对它一手制造的这段历史惨剧,以“三年自然灾害”为由,把罪责推给老天爷。长期被中共欺骗的中国人,特别是年轻后代们长期以来误以为“三年自然灾害”是导致大饥荒的原因。多位学者们在揭开历史真相的同时,要求追责中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