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 > 干支与人生

庚子随侃

(1/11) > >>

水木罗汉:

有很多人向我倾述:专家学者把大家想要了解的东东讲得很玄,很高深,很复杂。比如何谓“命理”,你能用简单的话说明白吗?
我的回答如下:
命理即生命之理,是关于一切生命现象之理。我正在探索的,是以人为主体研究对象的一切生命现象之理。
“理”又为何?
“理”就是你所看到的,从“田土”(里)中拨拉出来的精华——好东西(玉)。
                                 2020年8月23日星期日

万事顺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从我的理解是,“命理”,归根结底是为人处世的智慧。人与人之间有不可思议的因缘,人与环境中有互相感应的磁场。正如林清玄所言,一切命运风水只是心的影子。一个人的心如果澄净了,就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处处是福地,法法是善法,那么,还有什么能迷惑我们呢?

水木罗汉:
           二
很多人问我,如何学习《易经》。
我的回答是: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是我们学习《易经》的表率。
有人质疑,《易经》的占筮不是长期被定性为不科学的封建迷信吗?
我的回答是:
孔子在回答学生子贡关于他是否相信《易》中的占筮时说:“吾百占而七十当,唯周梁山之占也,亦必从其多者而已矣”。又说:“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又仁守者而义行之耳。赞而不达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乎德,则其为之史。史巫之筮,乡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者也。”
孔子所论,甚合我心。
孔子“老而喜《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以至“韦编三绝”,终于求到了他所向往的“德”。(关于“德”字的正解,请看我写的《水木罗汉如是说老子》)。
《易传》中的“十翼”,是孔子学易、玩占后写的十篇心得感悟。之所以称为“十翼”,是说他的心得感悟,给本来仅为占卜教科书的《易》平添了十个羽翼,彻底腾飞上升为中华文化的元典而光照千秋。
如果说一部学生整理的《论语》,让孔子成了伟大的教育家。那么他研究八卦占卜后的心得感悟,又让他成了伟大的思想家。
最后提醒大家,孔子学易,是从五十岁才开始的。相较孔子,君有多少学《易》的优势,难道仅只是年龄?
                                 2020年8月24日星期一

水木罗汉:

好些学生对我说,打开命学宝典《滴天髓》就被劈头两句:“欲识三元万法宗,先观帝载与神功”打懵了。连立志苦心钻研曾被深锁宫中,秘而不宣的命理宝典的人都看不懂,也就难怪那些从未读过《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自然辩证法》等马列原著就敢自称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人,要给干支预测术贴上封建迷信的标签。
《滴天髓》是中国古典命籍中对干支预测术实践经验进行最为全面的总结的书。好几年前,我就在徐乐吾为其注释的基础之上进行了重新解读和评述,发表在干支论坛。各位可以去找来看看。相信看后对自己立志研究的对象,会有更高层次的“学”的领悟。
这里着重对“三元”、“帝载”、“神功”的本意做一说明。
在古人的世界观里,认定天、地、人,是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最核心的三个元素(因素)。我们所见到的,听到的,感知的万千事物的变化,无不与天、地、人,或者说无不是这三者交互影响、交互作用的结果。
那么我们又怎样才能发现、捕捉、洞察到因这“三元交互影响、交互作用”而出现的事物万千变化的“宗”在哪里?“宗”即是万千事物纷繁复杂变化的源头、起点。大家嘴上常说“祖宗”、“老祖宗”,这个“宗”字不就是指的源头、起点(元点)吗?
“帝”,通常大家会想到帝王,皇帝。中国历史上有“三皇”、“五帝”,秦始皇宣称自己的功劳既可与“三皇”比肩,也可与“五帝”等同。所以,要臣民称他为“皇帝”,而且是“始皇帝”。
其实,秦始皇本人和他的群臣,都是在装着糊涂显摆:
“皇”字,由“白”、“王”组合而成。白,无色、素也。所以“皇”是“素王”的意思。也就是说远古的“王”不是自封,更不是靠暴力夺取,而是氏族、部落成员自然选择、拥戴、且没有任何特权的领袖。比如周代的文王,虽已被公认为领袖,但他依然要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扛着锄头率领大家放牧、种地。
“帝”,这个字其实是在商王朝时期才创造出来的。是一个象形文字,画的是一朵盛开过后的花,花瓣已下垂,中间突出的是花蒂。而这蒂,正是孕育新一轮生命的开始。所以,“帝者,蒂也”。因为皇帝老倌霸占了这个字,原本就表示花蒂的“帝”,不得不再加上一个草头。
“载”,是由土、戈、车,三部构成。车代表车轮运转,象征运动。车在土下,表明这个运动在地下,戈,是一种武器,也就是说这种运动必须受到捍卫,使其不受外界、外物、外力的干扰、破坏,让其自然地孕育和发生。
“神”,左边为“示”,右边为“申”。“示”的确有敬畏祭祀的蕴含。“申”则是“日”(太阳)被划开、撕裂的显象。其实就是对天空突发闪电的会意。而这种突发的自然现象,往往伴随着大雨倾盆。繁体字的“电”,上面就还有一个“雨”。相信大家看“申”和“电”的同异,自会赞叹古之造字者观天象真的很聪慧。
《易经》中对“神”的解释是“不测谓之神”。也就是说,所谓的“神”,无非就是自然界中无法预知、预感、预测,突如其来的现象而已。
所以《滴天髓》开篇“欲识三元万法宗,先观帝载与神功”,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就十分浅显、简单:
要想知道天、地、人三元相互作用的原始起点,就得首先仔细观察宇宙最初原有的常规运动和偶然突发异象(变化)的规律。
孔子自言用八卦预测决疑,有“百占而七十当”的准确率。但他绝不言“怪力乱神”,而是“敬鬼神而远之”。说明他认定一般人认为的“怪力乱神”,都是自然存在。只是包括他在内的人当时的智慧,尚不能破解来龙去脉而已。
                                 2020年8月25日星期二

水木罗汉:

有学友问我,为什么平时只讲干支,而不讲八卦。
我的回答是:
老祖宗的确在认识自然、社会和自我的长河中,发明了八卦系统,和干支系统两套工具。
先人通过八卦系统的预测实践,以孔子为代表的智者,总结出了极为辨证的思想、理论。《易》就是代表。
《易》,其实有夏王朝的《连山易》、商王朝的《归藏易》、和周王朝的《周易》之分。深入其中,会发现这个历史演绎了古人占测手段、占测模式的完善与进步。目前我们所看到、讨论的《易经》,其实就是《周易》时期的版本。
再继续跟踪易占技术的演进,从汉代京房氏代入干支的纳甲筮法,我发现,如果说孔子为《易》作“十翼”(也就是作“传”),从而被汉武帝定为不可更改一字的《经》,并确定成古代学子参加仕途争竞时的必考内容。那么干支符号的代入,则是让八卦占测的或然性大大减少,准确率大大提高。
独立的干支预测术,一般学者通常认定是从唐代的李虚中开始,到五代的徐子平趋于成熟。我不这样认为。
其实利用时间进行占测事象,应当更早。考古发掘出的西汉马王堆《日书》,说明先人已经对时间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作了长期深入的观察与总结。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在为占者立传时,有《龟策列传》和《日者列传》,其中提到的司马季主当街摆摊卖卜,其对学生讲的日月天地之理,对官僚心态批判的鞭辟入里,让当时在朝为官,自认也是才高八斗的贾宜、宋忠也自愧不如,羞惭而退。
我更发现,利用时间进行事物预测之所以到隋唐五代才成熟,与天文、气象、历法、医学的进步和完善有关。
我再把宋代的朱熹与邵雍进行比较,得出朱熹虽然被推崇为了不起的理学家,但并未真正懂易。真正懂易者,乃是发明《梅花易数》的邵雍。
当我潜心实践研究干支预测术三十后,我底气十足地对学生讲,八卦预测长于决疑,干支预测术长于说事。更在“干支论坛”发表了八卦预测模式产生于实际生活的原理。君若不信,可以好好去看兵乓球比赛。
所以,如果要我用一个更为形象的比喻来回答开首学友提出的问题,则是:
如果在你的面前同时摆上最初的手提电话“大哥大”,和现在的华为手机时,你认为哪一个更实用呢?
同时,从我前面的叙说,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方法、学习《易经》,应当也无须累言。
                                2020年8月27日星期四
附:《史记·日者列传》
  司马季主,楚人也,卜于长安东市。宋忠为中大夫,贾谊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诵易先王圣人之道术,究遍人情,相视而叹。贾谊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试之卜数中以观采。”二人即同舆而之市,游于卜肆中。天新雨,道少人,司马季主①闲坐,弟子三四人侍,方辩天地之道,日月之运,阴阳吉凶之本。二大夫再拜谒。司马季主视其状貌,如类有知者 ,即礼之,使弟子延之坐。坐定,司马季主复理前语,分别天地之终始,日月星辰之纪,差次仁义之际②,列吉凶之符,语数千言,莫不顺理。
    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曰:“吾望先生之状,听先生之辞,小子窃观于世,未尝见也。今何居之卑,何行之污?”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今夫子所贤者何也?所高者谁也?今何以卑污长者?”
    二君曰:“尊官厚禄,世之所高也,贤才处之。今所处非其地,故谓之卑。言不信,行不验,取不当,故谓之污。夫卜筮者,世俗之所贱简③也。世皆言曰:‘夫卜者多言夸严以得人情,虚高人禄命以说人志,擅言祸灾以伤人心,矫言鬼神以尽人财,厚求拜谢以私于己。’此吾之所耻,故谓之卑污也。”
    司马季主曰:“公且安坐。公见夫被发童子乎?日月照之则行,不照则止,问之日月疵瑕吉凶,则不能理。由是观之,能知别贤与不肖者寡矣。贤之行也,直道以正谏,三谏不听则退;其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故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得不为喜,去不为恨;非其罪也,虽累辱而不愧也。今公所谓贤者,皆可为羞矣。卑疵④而前,孅趋⑤而言;相引以势,相导以利;比周⑥宾正,以求尊誉,以受公奉;事私利,枉主法,猎农民;以官为威,以法为机,求利逆暴:譬无异于操白刃劫人者也。初试官时,倍力为巧诈,饰虚功执空文以誷⑦主上,用居上为右;试官不让贤陈功,见伪增实⑧,以无为有,以少为多,以求便势尊位;食饮驱驰,以姬歌儿,不顾于亲,犯法害民,虚公家。此夫为盗不操矛弧者也,攻而不用弦刃者也,欺父母未有罪而弑君未伐者也,何以为高贤才乎?”
(节选自《史记·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注:①司马季主:楚人,占卜者。②差次:区分差别等次。际:交接、会合。③贱简:鄙视、怠慢。简,忽视、怠慢。④卑疵:惭怍貌,惶惧貌,低声下气的样子。⑤孅(xiān)趋:过分谦恭。⑥比周:与坏人勾结,结党营私。⑦誷:通“罔”,欺罔。⑧见伪增实:意谓发现虚假之处,便不择手段地添枝加叶,竭力把假的变成真的。                   

导览

[0] 帖子列表

[#] 下页

前往完整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