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七招看透一个中医的水平!  (阅读 7406 次)

越千年

  • 总版主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3193
七招看透一个中医的水平!
« 于: 2019-10-30 09:45:42 »
七招看透一个中医的水平!

王彦晖  抱朴堂丹道  昨天

中医的生存现状堪忧,最主要的是中医从业人员的临床水平是否真的提高了?更可怕的是一些根本没入门的人经过商业包装,比真的有水平的中医在大众中更有影响力。
  
从大众的角度来看,把生命和健康委付给那些貌似有水平,而实际只是商业道具的所谓名医,钱被掏了小事,误了健康就给生命留下了无穷的后患,想起来实在令人流汗的。
 
中医的振兴,关键在于让更多的大众从中得到健康的实惠,而大众要从中医里得到实惠,则需要大家具有判断中医真实水平的方法。
  
外行判断内行的业务水平实在是很困难的事情,特别是中医学,由于其理论离现代人学习的现代知识比较远,那些不搞中医专业的现代人基本一辈子都很难接触到,所以就更难了。
 
这里我给大家介绍几点,希望能对大家选择中医有所帮助。


1

不要被名声所惑

固然,好的名声需要患者的口碑和经营;然而,汲汲于名声的经营,往往会疏于专业知识的钻研。判断中医的真实水平,名声往往不一定可靠。特别是现在的商业社会,媒体发达,名声塑造变得非常容易,有些私人医院或诊所随便找几个水平一般的中医大夫,经过一番包装和广告宣传,全都成了专家了,所以,靠广告宣传的中医一定要慎重。


2

不要有年龄局限

成为好的中医需要悟性。王绵之老先生曾说过,一个人三个月之内没有学会号脉,就一辈子也学不会号脉。因此,熬年龄在中医这个行业对技术的增长实际上是没有什么作用的。一般来说从业10年左右,大部分能见到的病临床上基本都见过,中医水平就完全定型了,再也不会长到哪里去。如果按照23岁左右(大学毕业的年龄)开始临床,到33岁中医所能达到的水平就基本定下来了。庸医到80岁有可能是还是庸医。  


3

关键的一点:他身边的人是否找他看病


看一个中医是否值得你信任,一个办法是看他身边的人是否请他看病。
 
身边的人找你看病,看10次,疗效好的至少要7-8次才能获得信任,会继续找你看病。因此,如果一个医生虽然没有很大的名声,但是身边的人,特别是在医院里的同事有病都来找他看,那他必然是有真才实学的,是值得信任的。
  
实际上中医界一大怪事就是很多人的家人,他们都不愿意找自己家中的中医看病。我在学校时很多同学的父亲或祖父等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中医(如果不是中医上成功就不会让他们后辈还来学中医),但是我的同学们有病就不要自己的父亲或祖父看。这就是中医残酷的现状。


4

一个难倒很多中医名家的问题

一些中医总被一个同样的问题难倒。经常会有人问他们家里的孩子感冒了是服西药还是熬中药,他们就不再说什么了,因为他们基本都是在用西药。
  
实际上,一个对中医有比较好的领悟的人是不愿意在感冒的时候用西药的,特别是现在流行的输液,更是断断不愿用的。中医对感冒的治疗是非常精细的,分很多类型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气虚感冒、阴虚感冒等等。如果辨证准确,用方合理,效果非常显著,一般一副药就可以解决问题。而现代医学治疗感冒就没有这样细腻的分型,对壮实人的风寒感冒效果还可以,对其他类型的感冒疗效很差。
 
比如,对中医认为是湿气导致的感冒就基本没有疗效,我在临床上就经常会接到用西药治疗了2、3个月的这类感冒病人还低烧不退,用中医的治疗湿气感冒的方法治疗2-3副药就解决了。别的中医家里的情况我不知道,我们家的人感冒一向都是用中药治疗。


5

留意中医诊脉时的行为

切脉,是中医非常重要的诊断手段,但是据我观察,目前至少70%-80%的中医从业者不会这门诊断技术。如果一个中医给你看病不摸脉,或只摸你一只手的脉,你就要注意了。真正的中医诊脉需要摸两个手的脉才能作诊断的。那些根本不摸脉,也不看舌头,问问你的情况就给你开药的就更要小心了。



6

注意服药时的反应

中药要是非常对证,一般很快就有反应的。而不是传说的那样中医是慢郎中。如果药物服下三四副下去没有什么反应,好的坏的都没有,就说明没有对路。当然,这并不一定说明医生水平差,要如实地向医生反映,以便调整方向,如果调了2-3次还是没有任何反应,就可以考虑换医生了。记住,中药不慢,3-4副就应该有反应,不管好的坏的。


7

最好能自己明白一些中医医理

如果能明白一些中医的基本原理,就更容易判断了。从目前的国情来看,学好中医对自己健康的益处可能更大,即使不从事医学专业,也应该学点中医理论。中医古籍中有一本医书叫《儒门事亲》,就是说孝敬父母必须要懂得医理。中国文化传统中就有两门必须要学的,其中一个是医学。

8

建议:选定一个好中医就要坚持

中医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是连贯的,养生和防病都有系统的理论。遇到一个好的中医,如果的确是医理贯通,那是一个人的福分。这时就应该让中医全面的评估自己的体质,然后制定一套合乎体质的养生治疗方案,定期的进行养生,调理,坚持下来,对身体健康必定有莫大好处。
柳堤烟色染朝霞,寒风不禁百草发。
浪迹天涯亦无涯,只道煮茶话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