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量子物理学与干支符号学  (阅读 2922 次)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567
量子物理学与干支符号学
« 于: 2019-01-18 16:44:34 »
  量子物理学与干支符号学
由樱桃小财女转发自老和尚山下的小学僧《鬼话连篇:荒诞量子力学》网文,确是一篇语言活泼,通俗浅显,比喻恰当有趣的科普文字。
该文说:“所以物理学有个趣言:当我们攀登科学高峰的时候,发现佛教徒早就在山顶等我们了。”
我的行文是要说:“当量子力学努力摆脱经典物理学羁绊,艰难攀登认知高峰的时候,以僧一行为代表的中国和尚们,早在山顶看日出了。”
众所周知,中国有自己的历法,西方历法沿用到今日,依然只是简单反映日、地关系。而中国历法则在反映日、地之间运动关系的同时,还反映了月、地之间的运动关系。按照施一公先生的说法,这当属于中国科学与西方科学在考察宏观世界方面的视角差异。我要说,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西方物理学必然要经历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阶段,以及以爱因斯坦、波尔为代表的量子力学阶段。这就是西方学者慨叹他们辛苦攀登高峰的时候,发现佛教徒早在山顶等候的原因。
网文作者说:“现在很多“民间科学家”经常提出天马行空的理论,总是依靠最简单的现象,运用最简单的数学,去推翻最基础的理论,这年头还会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吗?说真的,理论物理已经是奢侈品了,我不认为平民百姓能做出什么有价值的事情。“
作者只看到西方科学家坐在耗资巨大的实验室里冥思苦想的情景,为什么不同时想到那耗资不菲的实验室也是限制他们观察事物的视野、束缚他们思想腾飞的牢笼?
2013年我出了一本《水木罗汉如是说干支》。将表达中国历法的干支符号,分”干支学“和”干支预测学”两部分论述。这里我只要紧扣干支所表达的中国天文学家,生命学家所持的时空观,对应当代西方最前沿的量子力学的物质观进行比较。又以介绍干支属性为重点。希望对当代理论物理学研究者了解干支哲学有所帮助。
                    一 时间与时空
前些年,有中国学者说,汉语的“时间”一词不如“时空”表达清晰准确。我要说,持这种看法的人,不是汉语功底差,就是对时空关系的理解水平低。
他们说,时间代表的是一种线性的认知,时空才清晰地表达了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
我说:汉语”时间“本身就是一个复合词。而且是十分形象地表达了时间和空间关系的复合词:
”时“字繁写出来,是太阳在空旷无边大地上的视运动投影。
”间“字繁写出来,是太阳照射到门内的投影。
将“时”和“间”组合成“时间”,所表达的是华夏祖先认定对太阳的视远动观察,会因参照物的不同而具随意、随机的不确定性。
通过以上比较,各位自会明白,哪一个复合词,更具客观准确性。
二,中国历法与西方历法的不同处
历法的功能和效用,都是为了让人类有一个公认通用遵循的时间观念。
西历用以记录时间的基本符号是阿拉伯的记数符号:1、2、3、4、5、6、7、8、9、10的累积循环。
中国用以记录时间的基本符号是称为十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称为十二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两组合出60组干支符号的巧妙应用。中国不是没有自己的记数符号,比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就自然地产生:我们为什么要用干支符号记录变动不居的时间变化,而不用简单的数?
简单的用数记录时间变化,是一种线性思维的表现。前面已经提及,西历的制定者,只考虑了地球与太用的关系。其记录的,也就只能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步数里程。中国的历法十分清楚地表明,是根据人对太阳、月亮围绕地球所作的视运动考察后做的周期性规律的记录。
这就是西方天文历法学家与中国天文历法学家对宏观世界考察的时视角差异,反映出两类天文历法学家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维度差异,而这种维度差异,不单单存在于天文历法学者身上,而是西方学者普遍思维习惯的反映。
由牛顿开启建立的经典物理学,就是从牛顿对苹果总是往地上掉这样一个简单物理现象开始的。中国的物理学家在观察太阳东起西落时,还同时思考为什么月亮总是和太阳此起彼落。
据此,我绝对不会说在认知活动上,西方科学家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但我一定要指出,中西方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其认知思维的起点、角度,一开始就存在一维和多维的差异。
三,干支属性
为什么具有阴阳合历特点的中国历法不用自己也有的简单记数符号,要用举世独特的干支?我的回答是,这反映了天文历法学家不仅仅对时间做线性的思考,还更为关注流动的时间的属性。用干支,就是为了能更多更好地反映时间属性。
简单地说,干支符号反映的时空属性有:
假定我们以秒为光运动的时段单位,并将这奔跑一秒时段的光就称为“光粒子”。如此光具有波(奔跑一秒)粒(物质)二象性就已得到完整表达。按中国历法,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是十干记录时间流淌,也就是光粒子奔跑十秒的小周期。
我们就来解剖中国历法学家以六十甲子周期表达时光运动的深刻内涵:
甲子
“甲”的特点,有如肉眼可见之木,具有积极生发向上运动的属性。
“甲”不能孤立存在,必须和“子”紧密结合,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甲”和“子”结合成“甲子”。是无法打破、分开的,这就是量子力学始终找不到单一物质元的原因。
“甲”的运动方向积极向上,“子”则具有水的漫延向下功能。这就是“甲子”光粒子总是在做双向运动的原因。现代光学也告诉我们,实际是光粒子的运动具有的波粒二象性特征:上下运动,是木性向上的表现,向前运动是水流动性的表现。
“甲”的运动方向是东方,“子”的运动方向是西北方,因此“甲子”的运动轨迹既不是正东也不是正北。
“子”的属性既是水,也是寒,更是黑。太阳物理学告诉我们,到达地球的太阳光是由于太阳本身的黑子爆炸,宇宙学家告诉我们,宇宙更多的是暗物质。因此,“甲子”光粒子还负载着一个信息:他是由太阳黑子爆炸,由暗物质无中生有而来。
乙丑
“乙”反映此时的光粒子具有一如肉眼所见花草的柔弱木性。因此她的运动劲头虽然依然向上,却呈现出弯曲,甚至避强就虚。“丑”则具有一如湿土那样的粘稠和惰性。乙克丑,且阴阳同性相斥,“乙丑”整个显示的是木落湿泥象。所以此时的光粒子具有内在不可克服的矛盾性。
丙寅
“乙丑”是木克土象,“丙寅”,则是光粒子往东方奔跑过程中发光发热象。从运动方位看,是头朝南,尾朝东,也即既南且东之二象。由于丙和寅,具有相互排斥的特性,丙寅光粒子的动力来自内部。
丁卯
丁为火为热,但其光、热都不如丙。“丁卯”光粒子运动的动力,同样来自内部丁与卯的同性相斥。
戊辰
戊为土,辰为土,戊辰显示此时的光粒子一如肉眼所见之厚土。之前的光、热,全部被吸收转化、不热不亮,但也不黑不冷有质感。。
己巳
此时的光粒子,一如肉眼所见既湿且热之土,并孕育着庚金。其运动方位为头朝中尾向南。
庚午
前一时段巳火练的庚金出头,带着炽热的午火往前冲。仍然做着或南或西的双向运动。
辛未
此时的光粒子颜色呈浅黄白色。热度有所下降。
壬申
此时的光粒子就温度和亮度言,处于衰败时段。但与远离的丁火呼应。运动方位亦西亦北。
癸酉
此时光粒子的光度已“死”。一如暗物质的癸水也不好。但光粒子的热度(丁)却处长生。
以上是太阳光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十个时段的不同表现,既有运动方位的不同表现,也有运动状态的表现,还有自身质和量、热、暖、凉、冷的蝉变。
光粒子经过了甲子为首的十个时段,进入以甲戌为首的十个时段、再进入以甲申为首的十个时段、再进入以甲午为首的十个时段、再进入以甲辰为首的十个时段,再进入以甲寅为首的十个时段,才复又进入以甲子为首的十个时段。也就是说,一个光粒子,要经历6个以十为单位的蜕变,才能重新找回自己。我们自然知道,经历了60周期蝉变的“甲子”,已不是原来的“甲子”。我们用如此思维方式看待光和光的运动,已足以让当今诺贝让尔获奖者科学家目瞪口呆,惊诧莫名。
而干支历法确实就是这样用60组干支符号颇有质感、颇具形象、颇多动态变化地记录着光或者说光粒子的位移。描述光粒子在不同时段的运动状态和表现。化学学科有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按有机和无机简选分类物质元素,最后告诉我们,物质世界,还有一个既不是无机也不是有机,或者说既是无机也是有机的临界状态或者说过度状态。中国殷商时期的先哲,在龟甲上就完整地刻写出60组干支表,又向我们揭示了什么呢?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我们是否可以由此设想,光粒子在其自身的旅行之旅,既有以十为时段的小周期蝉变,更有以60为周期的蝉变。这种蝉变既有方位的转换,状态的改变,质量的更新。比如以“甲”为质点,就有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多达6次外在华丽的换身和内在质量的转换,甚至转化:
甲子——比较纯的水木相生组合。
甲戌——包含戊土、辛金、丁火在内的木土克战。
甲申——反克其上的金木交战,其中还有壬、戊混杂。
甲午——比较单纯的木火相生。严格地讲,午中尚有生命力很旺之己土。
甲辰——虽是木土相克,但辰中有戊土、乙木、癸水。至少癸水为甲木所喜。
甲寅——看似甲木找回了本我,但这看似本我的寅中除了有甲之外,还有丙、戊,且这两种五行能量都已处于喷薄欲发的状态。
由此可见,按照干支哲学理论,光粒子在不同时段的状态、方位、质量,都比西方量子力学所想象,或者说所认知的要复杂得多。因为干支哲学的设计者,不仅注意到了光粒子在到达地球之旅的过程中,不仅自身有能量的耗散和衰变,还有旅途中遭遇外在物质能量的加入、纠缠和冲击。都可能造成原有粒子的蝉变。
                     四 干支关系
或许有人会质疑我前面的假设分析,为什么把60组干支都设想成是同一颗光粒子的蝉变,难道60组干支就不是独立的60颗光粒子吗?
是的,我们也可以如此设想。不管我们设想60组干支符号表达的是同一颗光粒子的60种不同运动状态,还是60颗不同光粒子组成的时光流。我们深入考察,则会有更惊人的发现:
甲乙  丙丁  戊己  庚辛  壬癸
 木    火    土    金    水
十天干代表了五种物质能量。这五种物质能量都是两两相对,彼此互抱共生的关系。甲不能孤立存在,乙也不能闭门自处。正如太极图所显示的阴阳鱼相拥相抱、互为消长的相互依存关系。
不仅甲乙如此,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都是如此。这就是当今西方科学家找不到孤立一种粒子存在的形象解说。
十天干序列代表的五种物质能量,是一种具有时间顺序的相生关系。而让这种顺生关系成立,并且牢不可破的是居中的戊己土。从宏观世界来说,戊己土所代表的就是地球。十干干如此显示五种物质功能的循环往复相生顺序,无非是告诉我们:
第一,土、金、水、木、火,是所有生命必不可少的五种基本要素。
第二,地球不是简单地承受生命,而是生命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
第三,人类恣意破坏地球,就是自毁摇篮。
第四,就目前科学所达到的宇宙探索看,唯有地球具有发生一如人这样的生命现象。
我们再看十二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这是通常的数的序列,按干支哲学观,十二支的排列应与天文历法的十二月同步: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木        火        金        水
   春        夏        秋        冬
十二支的顺序也同样反映了五种元素的相生关系。表面上似乎土失去了独立存在的位置。实际是天干的戊己土更为准确细腻地参与到物质能量的转化中:
春之木最终归入了辰土。
夏之火最终归入了未土。
秋之金最终归入了戌土。
冬之水最终归入了丑土。
这一组合结构显示:木的生旺必须有土,火要伏晶必须土,金的凝聚滋生必须土,水的聚合离不开土。这就是为什么没有疯长入云的木,为什么土的灭火功能超过了水,为什么金属矿藏总在土下,为什么无论地球如何高速疯狂地旋转,海水也不会开地球飞上天。
古老的中医学将此干支阴阳五行哲学和人体五脏六腑做了贴切对应:
甲乙为但为肝、为经脉。为头为四肢。
丙丁为心为血液。为大脑为小肠。木与火构成血液循环系统。
戊己为脾胃,为肌肉,与丙火,庚金构成消化系统。
庚辛为肺、为肌肤、为大肠,为呼吸系统,
壬癸为膀胱为肾,为利水排尿系统。
西医强调人体各系统具有相对独立性,中医强调人体各具有系统有机的整合性。把这种思维差异或者思维偏重,认为源于中西历法观的差异,或者受其视角差异严重影响,当不为过。
            五 光粒子是否具有等速运动特点
西方科学家,最初认为粒子的运动是连续而且等速的。后来才发现粒子运动并不是连续的等速运动。具有间歇性或阶段性。对此,干支哲学早有自己独特的认定:
第一,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这十组干支代表光粒子的一个运动小周期。在这个小周期里:
第二,甲子与己巳天干相合;乙丑与庚午天干相合;丙寅与辛未天干相合,丁卯与壬申天干相合,戊辰与癸酉天干相合。由于他们只是天干相合,地支并不相合,因此他们就具有天干之间的运动距离小于地支之间的运动距离特点。
第三,甲子与庚午天干地支均相冲;乙丑与辛未天干地支均相冲,丙寅与壬申天干地支均相冲,丁卯与癸酉天干与地支均相冲。因此,他们天干之间和地支之间的运动距离基本相等。
第四,甲子与乙丑,地支子丑合;丙寅与庚午,地支寅午半三会,丁卯与辛未,地支半三会,戊辰与癸酉,地支相合。如此他们在运动过程中地支之间的距离,就会各自有差。绝不相等。第五,产生距离差异的原因有:
1.运动速度不对等。与运动状态(方向、角度)有关。
2.与粒子之间的场能是相吸还是相斥有关。

六,关于量子纠缠
量子力学家发现的量子纠缠,在干支哲学中早被认为是普遍存在之常理,这在60组干支的组合特点中可以说是俯拾皆是地存在。
第一,前面已经谈到了光粒子流自身有刑冲会合特点。归纳如下:
1.天干五合:甲己合、乙庚合、丙辛合、丁壬合、戊癸合。
2.天干对冲:甲庚冲,乙辛冲,丙壬冲,丁癸冲。
3.地支六合:子丑合、寅亥合、卯戌合、辰酉合、巳申刑合、午未合、
4.地支六冲: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戌冲,巳亥冲。
5.地支三合:寅午戌三合,申子辰三合,巳酉丑三合,亥卯未三合。
6.地支三会:寅卯辰三会木局,巳午未三会火局,申酉戌三会金局,亥子丑三会水局。
7.地支三刑:子、午、卯三刑;寅、巳、申三刑、丑、戌、未三刑。
第二,从上面简单罗列干支之间的运动关系,足以看出即使是在同一组干支之间,因相生相合相会和相冲相刑相害而产生的运动状态,已够精彩。若是一束光粒子,一片光粒子,期间出现的刑冲会合穿,将是何等让人眼花缭乱地灿烂和壮观。
第三,最后,还应该想到,光粒子离开太阳高速射向地球,这些光粒子绝不是在毫无其他物质充盈的真空中穿行,他们不断冲刺前进的过程,肯定还会有其他物质其他能量与之发生碰撞甚至纠缠。
七,干支哲学启示
第一,干支符号系统是中国先哲根据对天文地理自然长期观察思考归纳出的一套模型。他们利用这一模型构建了独特的阴阳合历历法。这部历法十分完美地反映了基于地球与太阳、月亮三者运动关系的周期规律。
第二,60组干支所反映的时空,既可以是年周期,也可以是月周期,还可以是日周期,时周期、甚至到秒周期、微妙周期。其记时长度既可以大到年,也可以小到分小到秒、毫秒、微秒。因此,它在反映自然万物的时空能量上,既可以无限远、无限大,也可以无限近、无限小。
第三,60组干支不仅贴近地反映了时空运行规律,还生动形象地反映着其间发生的各种生命现象的运动规律。它的具体体现就是中医学中的时间医学和二十四节气物候学。因此它在揭示生命奥秘时,既可与有机生命对应,也可与无机生命对应。
第四,我不敢说干支哲学可以解释世间万事万物的生老病死,但我敢说,干支哲学的确可以引发人类对宇宙万物,做更为广阔、更为开放、更加细鞭辟入里的思考。
第五,当今量子力学研究,一如施一公先生所说的,让人类不得不承认超微观世间的存在。人类通过自己的眼、耳、口、鼻、舌和肢体感受到的认知,只不过是整体的百分之四。即使再加上通过仪器间接感知、想到的认知,和整个宇宙、自然的奥秘相比,仍然少得可怜。
第六,干支符号学,从专业技术层面讲,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学科,所以是科学。从哲学层面讲,又是将自然和社会紧密结合的哲学观。
第七,最后,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内容的当代理论物理,对时空的研究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而干支符号学,早在西汉时期就已进入应用研究。目前干支符号应用学研究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就是我在《时间不会撒谎》一文中说的:“我常说老祖宗发明的干支历,真正是浓缩了高信息量的《万年历》。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无法察觉地被引导、被左右,甚至被操纵。同时我们的一言一行,甚至内心世界的活动,也被其忠实地复制着、记录着”。
第八,为什么被我如此推崇的干支学,在中国本土却始终不被政府正面允许进行自由意志地研究。这与历代统治者自私阴暗的内心有关。这个问题我在2013年写了《占卜与政治》(又名《占卜趣话》)一文中有详细的历史说明。现附录于后。工作节奏紧的朋友,可以挑着看,有兴趣又有时间的朋友,可以通览,也不失为有价值的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