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2018再说《易》  (阅读 15506 次)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579
2018再说《易》
« 于: 2018-02-08 12:21:59 »
小序
有很多年轻朋友问我,如何学习《周易》,特别是易经的卦爻辞,是如此地远离时代,晦涩难懂。而现在恢复儒学,似乎又成了当代得到主流政治认可的潮流。而我自己写的文字里,也明确指出,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以说渗透到了民族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而使《周易》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绝对特殊的地位。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周易》成了官方的意识形态,在科举考试中,《周易》被列为六经之首。准备学而优则仕的莘莘学子,和以授课为生的教授,无不对易经熟读深研。
因此,对《周易》的研究又是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历时最久最热门的课题。几千年来无论是“我注周易”的义理派,还是“周易注我”的象数派,其著述已达几千种。但都似乎没能穷尽《周易》思维的哲理玄机。更有越注越繁、越说越玄之弊。使得当代想一睹《周易》真容的学人,一旦接触洋洋大观的论说,就如坠五里雾中。比如,我手上有一本由广州出版社在2001年5月出版的《易经》,其在前言中就有令人吃惊的文字:“《周易》是一部披着宗教迷信外衣的古代哲学著作,它保留了古人丰富的朴素辩证法的观点。”仅这段短短的文字,充分暴露出版者对《周易》一书的定位就十分错误:
一.   认定《周易》披着宗教迷信外衣,这本身就是对《周易》缺乏历史思考的错误。
二.   认定《周易》保留的是古人朴素的辩证法,意思很明显,无非是想说《周易》中所包含的辩证法幼稚,低级,不成熟。这本身就是对《周易》辩证法没有深入了解、从而贬低《周易》辩证思维的错误。
当然,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将《周易》视为神秘莫测的天书。有很多年轻朋友就经常问我,怎样读懂很多大学者皓首经年都难于研究透彻的《周易》。我在《罗汉“揭秘”文选》中有一篇《与博士生导师商榷》的文字,实际上这位导师在易学史研究方面,还真是一位专家。很遗憾,他并没有真正读懂《周易》。
鉴于此,在新年伊始,干支论坛开设了“罗汉说《易》”专版。我将在这个板块,把我研习《周易》的心得,逐渐写出公布,既谢众多易友好学之请,也求大家积极参与讨论、指正。
我在《罗汉“揭秘”文选》的序言中说过这样的话:“真正掌握《易经》的辩证思维,比记诵《易经》本身更重要”——这,也就是我写“罗汉说《易》”的原则,一定争取做到还原《易经》简单、变化、有规律可循的本色。

                               2011年1月2日星期日
以上是我2011年1月2日发的文字,这些年来,我一再告诉大家,《易》的成书以及所包含的大道,其实是十分简单化的生活原理。遵循《易》本“简易”,所谓“变易“,其实有着”不易”之规的观点,2017年冬,在北京春之谷华德福教育学院,为准备成为华德福教育理念践行者的学员,开了《《易经》与《易经》思维》讲座。新春伊始,我将用下面的文字,揭示我的解《易》之旅。
« 最后编辑时间: 2018-02-08 12:31:35 作者 水木罗汉 »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579
Re: 2018再说《易》
« 回复 #1 于: 2018-02-08 12:58:51 »

我在北京春之谷华德福教育学院,是以刘国梁和孔令辉进行兵乓球比赛的各种场景,演绎八卦成列的。
首先,我们定下比赛规则:两人对打,以连胜三局者为赢,连败三局者为输。
其次,记录胜败的方式,不用阿拉伯数字,改用画一”一“表示胜,画两断”--“表示败。
假定,刘国梁对阵孔令辉第一场的 比赛结果是:孔令辉连胜三局。画出来的图像是:
——
——
——
刘国梁连输三局,画出来的图像则是:
-  -
-  -
-  -
假定刘国梁与孔令辉进行第二场比赛的结果是:孔令辉连胜两局之后第三局输了,画出来的图像是:
-   -
——
——
刘国梁连输两局第三局赢了,画出来的图像是:
——
-   -
-   -
假定刘国梁与孔令辉进行第三场比赛的结果是:孔令辉先赢一局,然后输掉两局,画出来的图像是:
-   -
-   -
——
刘国梁先输一局后连赢两局,画出来的图像则是:
——
——
-   -
假定刘国梁和孔令辉再进行第四场比赛。其比赛结果是:孔令辉先输一局,然后赢一局,最后又输一局,画出来的图像是:
-   -
——
-   -
刘国梁自然是先赢一局,然后输一局,最后有赢一局。画出来的图像自然是:
——
-   -
——
四场比赛下来,易经的八个单卦图像,也就出来了。
各位可以想想,按照比赛规则,刘国梁和孔令辉在实际比赛中,除了这两两相对的过程和结果外,还有没有其他过程和结果?
« 最后编辑时间: 2018-03-14 11:29:54 作者 水木罗汉 »

三年书生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2091
Re: 2018再说《易》
« 回复 #2 于: 2018-02-08 13:50:57 »
罗老师终于写易卦了。
个人微信号:lf19876656108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579
Re: 2018再说《易》
« 回复 #3 于: 2018-02-12 17:55:12 »

通常历史告诉我们,是伏羲氏作先天八卦,周文王在囚禁中玩占,通过重卦,演绎出八八六十四卦。
我们同样可以孔令辉对阵刘国梁的对决,演绎出六十四卦:
第一,前面描述的是他们两人以连胜三局定输赢的四种比赛可能情状,得出了八个单卦。
第二,若刘国梁提出再来一次以三局连胜定输赢的比赛,其可能出现的比赛可能情状,也只有这四种。得出同样的八个单卦。
第三,面对两次比赛,他们各自思考则会有如下情状:
1.两次都出现了孔令辉直下三局定乾坤的结果:






这个图像告诉孔令辉:你连赢两场,而且两场都是连胜三局。
2.两次都出现了刘国梁直败三局的惨败结果:
-  -
-  -
-  -
-  -
-  -
-  -
这个图像告诉刘国梁:你只有甘认下风,全盘接受孔令辉的确比自己强,尊荣属于他,卑下属于自己。只有接受一切、包揽一切批评指责,才能显示自己的大度包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高兴兴承认自己技不如人。
各位喜欢研读易经八卦的朋友,一定知道,易经是将上面画出的图像,也乾、坤二卦定为“父母卦”的,因为这是最能体现游戏规则的基本图像。
也就是说,当出现其他三种情状时,孔令辉和刘国梁之间的比赛,就不能这是三局定输赢了。比如第二场的比赛记录:
孔令辉:
-   -
——
——
刘国梁:
——
-   -
-   -
以八卦来命名,孔令辉得的是“兑卦”——喜悦,信心满满;刘国梁得的是“艮”卦。——困难重,前路艰。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之间就还要进行一局比赛。若这一局孔令辉赢了,那么这一局就是他的决胜局;若他输了,就面临着要和刘国梁再打一局方能定输赢的场面。对刘国梁来说,这一局是定生死之局:若输,就败定了;若赢,就还有决胜之机。
假定第四局孔令辉输了,刘国梁又板回一局。如此两人方共同进入毫无回旋余地的生死决胜局。从这里,大家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八卦规则要把第五爻定为“君爻”,因为这是决定最后胜负的关键啊。
这样一来,孔令辉和刘国梁之间,就出现了有以三局定输赢的情况,也有要打四局才能定输赢的情况,更有要打五局才能定输赢的情况。
这就是文王要将八个单卦重叠演绎出八个重卦,而且八八六十四卦的原因。
« 最后编辑时间: 2018-03-14 11:30:23 作者 水木罗汉 »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579
Re: 2018再说《易》
« 回复 #4 于: 2018-02-15 10:23:53 »

从上面的表述中,我们会从中得出一个结论:孔令辉和刘国梁之间,即使他们用一生的时间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进行比赛,其比赛结果,都逃不出以上六十四种符号记录图示。我们是否可以由此推而广之:世间上任何两两对决的过程和最终结局,都可以用这64种模式来标示,也就是说,这六十四种模式可以抽象为任何两两对决的最终结果。

我不象其他人,面对易经,不仅自己死记教条,且因自己未真懂,故视为玄,随即又在后生面前玄之又玄,叫大家顶礼膜拜。
易经,就是一部教人如何进行八卦占卜的教材。所以,我在课堂上直白地讲,易经的思想来源于占卜。占卜的目的是为了“决疑”:古人事无巨细,都要问卜。所以易经八卦所要回答的问题,也就是占卜师所要思考的问题,自然也就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了。
我手上有足够的史料证明八卦占卜术,有一个由粗到精,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历史过程。绝对不是神秘人发现或者得到了神秘物,比如所谓“河图”、“洛书”的数理演绎。河图、洛书,只是五代到宋时的古人,从八卦系统中发现其包含了九宫原理而已。所以只能是有了八卦之后,后人研究八卦模式的个人心得、个人发明的附加。

易经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是一套以八卦为形式的,能反映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完备模型。如果有人能在孔令辉和刘国梁的对决中,画出超出八个单卦或者八八六十四卦的模式,那就证明八卦系统是不完备的。谁能挑战这个实践模型,我拭目以待。
« 最后编辑时间: 2018-03-14 11:30:48 作者 水木罗汉 »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579
Re: 2018再说《易》
« 回复 #5 于: 2018-02-16 12:23:23 »

我一直在课堂上坚持:学习易经八卦固然重要,但通过学易,了解、掌握易经辩证思维更重要,可以说这才是我们学习易经应该达成的目标。
我不否认伏羲氏作八个单卦,文王通过玩占将八个单卦重为八八六十四卦之成说。
这里有几点值得思考:
第一,周文王是在被囚禁的情况下玩占。所以有大把的时间。
第二,周文王在监狱中可能先是问卜:自己几时才会被释放。在就自身问题的不停问卜过程中,发现用八个单卦解疑有不足。于是开始研究八卦,从而通过玩占,玩(研究)出了用八八六十四重卦解疑,更好。
第三,他死后被其后人谥号为“文王”,说明他的确用自己的一生行事证明了自己是有很高文化修养之人。
我就是通过以上三点,认定文王重卦之说,是信史,而非后人妄加。

那么文王重卦有什么样的思考呢?还是以孔令辉与刘国梁的对决来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看,孔令辉以连下三局完胜刘国梁胜下第一场比赛:
在孔令辉一方看到的重卦是:
——
——
——
——
——
——
在刘国梁一方看到的重卦是:
-  -
-  -
-  -
-  -
-  -
-  -
孔令辉的教练看到的则是:
-   -
-   -
-   -
——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历无咎。
——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  初九:潜龙勿用。
这个图示,就是大家读易经八卦时,书上告诉你的,下挂为内,为孔令辉;上卦为外。为刘国梁。他所具体反映的是:孔令辉连赢三局,刘国梁连输三局。对孔令辉的内心世界,作为教练自然会产生如下思量:
第一,孔令辉和刘国梁对决,其实是每一局都把刘国梁看得很重,认定刘国梁是不能轻视,自己不能有半点闪失的对手。
第二,孔令辉每走一步,都有坚强信心,但又是一步一步谦卑、谨慎而又踏实认真。
大家现在可以读易经乾卦爻辞了:
第一局:不管是孔令辉,还是场下的教练,都会叫孔令辉不能一上场就张扬过度,应当先试探刘国梁的球技、球路和惯用招数。总之第一局不能轻易让对方摸清自己打球的套数。这就是潜龙在渊,勿立马就用完自己的所有招数。勿用,是勿用力过度之意。
第二局:在第一局取胜的基础上,的确可以增强信心,与强大的人事打交道。见龙在田,这个见字当“现”讲,也就是说,这一局自己想隐藏自己都不可能了,因为刘国梁通过第一局比赛,对自己已应有所了解了。既然如此,就应该信心满满,理直气壮地展现自己如龙的风格了。
第三局:这是对已经连胜两局的孔令辉的告诫:须保持时刻警惕戒惧之心,只有这样,即使招到刘国梁的猛烈反补,才不会惊慌失措。

刘国梁看到的是单卦坤:
-  -  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  -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  -  初六:履霜,坚冰至。
第一局刘国梁所遭遇的结果,正如坤卦初爻爻辞所说:“履霜,坚冰至”。比赛过程明确告诉刘国梁,遭遇到了强劲的对手,孔令辉绝对不是菜鸟一个。孔令辉就是“坚冰”。
第二局,也就是坤卦六二爻辞所说的:“直、方、大”:对手是强直的,是同行中的方家,极为强大。刘国梁只有“不习”:不重蹈上一局的覆辙(不沿用旧路),则不会再出现不利。
请各位喜欢阅读学习易经的朋友注意,我对坤卦六二爻辞的解释,与通行本专家学者的解释,是有很大差异的。比如我手上有一本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由徐澍、张新旭两位先生注释的《易经》,其对坤卦六二爻的译文是:“正直、端方、宽大,不复习也不要紧”。就足以说明这两位先生是没有深入研究《易经》学者。首先他们古汉语的功底不够。如果他们对古汉语的功底深厚,就不会自以为是地把原文的“直方大“自以为是地翻译成”正直、端方、宽大“;其次他们对易经本是一本占扑用书的理解不足。如果他明白六二爻的爻辞是在初六爻的基础之上得出的,就不会犯译文不顾前后,不观整体全局的错误。
第三局,也就是坤卦的六三爻,其爻辞是: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这段话很适合刘国梁自勉:章是光明、文明之象,含章,即是无论是在第三局比赛开始还是比赛结束,都都坦荡阳光文明地对待比赛。比赛开始要有这种心态,才不会因已经输了两局而胆怯心虚,无心拼搏;比赛结束,三局皆输,也应抱着这样的心态,坦然面对,承认差距,虚心学习。才是真正的谦谦君子。“或从王事”,是指三局皆输之后,自然要对胜者以王侍之。这样,即使连输三局,在大众面前,也只是输球而已,并没有输掉“人品”、“人格”。
我手上这个版本的译文是:“才华含蓄,行事符合正道。或奉王命办事,能功成不居,又能始终尽职尽责”。各位可以进一步看出译者对古汉语的理解水平。我不再累笔。
我在这里要说,不仅是这两位学者,其实是包括很大一批专家学者,因为自己不深入研究八卦的占卜功能,不是拾人牙慧,就是步名家后尘。对易经的研读,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孤立地直线式的学习、研究思维,不犯错才怪。
我们从孔令辉和刘国梁的对决所画出的任何图像,都具有相对性。事实也是如此,当我们说孔令辉赢的时候,必然是以刘国梁输作为前提。所以,
孔令辉所得的三阳,是和刘国梁的三阴,对立统一的存在。彼此既是对立的,也是相成的。这是两个单卦对立统一存在的必然。
就一个单卦来说,从第一局到第二局再到第三局,两个人的心态都会随着比赛进程发生相应的变化起伏。所以,各爻之间的爻辞,也应该是具有递进式的联系,绝对不应出现前后毫无联系的突兀。
我们只有建立由此及彼、对立统一的思维观,才能真正理解易经和易经思维的伟大。



« 最后编辑时间: 2018-03-14 11:31:19 作者 水木罗汉 »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579
Re: 2018再说《易》
« 回复 #6 于: 2018-02-17 12:02:05 »

现在我们接着来讨论,若组织者认为不能以一时成败论英雄,要孔令辉和刘国梁在一年的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合进行三场比赛。若一方是胜两场输一场,则为确定无疑的年度冠军。在这种规则下,孔令辉和刘国梁又进行了一场比赛。整个吧塞也是孔令辉连胜三局,刘国梁连输三局。这样,我们为这两场比赛记录的画符,就成了重卦乾:
——
——
——
——
——
——
对刘国梁两场比赛记录的画符,就成了标准的重卦坤:
-   -
-   -
-   -
-   -
-   -
-   -
现在我们先看孔令辉的心态:第二场比赛的开局。孔令辉的心理压力肯定比刘国梁重,因为他是以连赢三局胜了第一场,这是自然会有必须继续保持的压力,若再考虑到对手刘国梁肯定是做了充分准备卯足了劲头而来,也很清楚要再次战胜对手,肯定有诸多困难。这就是乾卦九四爻辞所表达的:“或跃在渊,无咎”。这句话肯定是教练鼓励孔令辉的:即使跌入深渊,也没关系。——教练之所以要这样说,就是为了打消孔令辉此时所可能有的对已经拥有荣誉的换得患失心态。要他放开顾虑地去打。
再看,乾卦第五爻爻辞:“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是指孔令辉放下思想包袱,放开手脚,不仅胜了第四局,还胜了第五局。此时的教练(更可以想成执掌占卜为人解卦的巫师),肯定会对孔令辉鼓励有加,要他乘风破浪,乘胜追击,我手上这本《易经》将“利见大人”的翻译是:“此处指帝王”。应该说错得相当离谱。译者忘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不同处,就是一词一义。这里的“大人”应作高大、强大、有势力的人理解,绝非确指帝王。
最后看乾卦的九六爻辞:亢龙有悔——这是教练(也可想成古之解卦人)对孔令辉的告诫:不要因为又一次取得三连胜而忘乎所以。若因此就飘飘然,则会招来追悔莫及之事。

我们再来看刘国梁第二场比赛的心路历程:
重卦坤卦的六四爻辞:“括囊,无咎无誉“。面对第二场的开局不利,无论是刘国梁本人,还是他的教练,都会告诫自己要堵住自己的所有漏洞,不能再对手发现自己的破绽,牢牢防守,稳扎稳打。这样虽然得不到掌声,但也不会被人指责。
继续看六五爻辞,黄裳,元吉。
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由徐澍、张新旭先生注释的《易经》对这一爻辞的译文是:”六五,黄色裙裤,大为吉祥“。——一般读者,面对这样的翻译,自然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对我这个读者来说,则啼笑皆非。
大家都知道,对易经的研究,在宋代,是顶峰期。易学史研究者,将对易学研究能自成一家,且颇有影响者,筛选了十八家。苏东坡为代表的苏氏三夫子,属于十八家之一。我们看看,苏轼著的《东坡易传》对坤卦六五爻是怎么解释的:”黄,中之色也;裳,下之饰也。黄而非裳,则君也;裳而非黄,则臣尔。非贤臣也。六五阴之盛而有阳德焉,故称裳以明其臣,称黄以明其德。夫文生于想错,若阴阳之专一,岂有文哉!六五以阴而有阳德,故曰文在中也。“
将两种翻译进行对比,无疑苏轼对六五的解释,比前者才高八斗。
搜先,苏轼知道,八卦重卦的第五爻为君爻,为整个卦局的枢机关键。而第五爻又为阳位。易经八卦认定,阳爻居阳位,方为正,现在是阴爻居阳位,则为不正。就好比把本来该做上装的黄色布料,用来做了围裙。本来该在上的到了下,上为君,下为臣,做臣的穿了王者才配的黄色,自然不是贤臣。但是从另一方面说,虽然为臣,但依然表现出了大家风范,仍是令人敬佩大好。
因此,六五爻辞的文意,用现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第五局依然输了,但刘国梁在整个过程中始终打得很认真,面对孔令辉大开大合的凛烈进攻,自己做到了从容不迫,稳健对应,打得有板有眼。因此让观众看到了一个虽败犹荣的刘国梁。
最后,再看最后一局,也就是上六爻辞:“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对刘国梁来说,这最后一局是自己的生死之博,若果说在这之前还以守为主的话,现在面对君临城下的孔令辉,自然是要全力一拼了。所以,让我们看到的是龙战于野,鲜血热黄大地的威武壮烈景象!
我们看徐澍、张新旭两位先生的翻译:”上六,龙在原野上激烈搏斗,流出的血液有黑有黄。
这两位先生怎么不想想,“玄”字的引申意还有大,没有尽头的意思呢?而且只有引申到了大得无边,没有尽头,才有了再一次的引申:黑。而且,两位先生若看看关于六五爻辞的《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也当不会把玄字往黑的意思引申。
苏轼对此的译读是:“至于此,则非阴之所能安矣,阴虽欲不战而不可得,故曰其道穷也。”——也就是说刘国梁在最后一局,除了全力拼搏之外,实在是不能有其他的选择。

                                                                         2018年2月17日

« 最后编辑时间: 2018-03-14 11:31:43 作者 水木罗汉 »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579
Re: 2018再说《易》
« 回复 #7 于: 2018-02-24 10:02:36 »
 六
我在前面所讲的,还是孤立的考察一个方面。若孔令辉或者刘国梁,以及他们的教练,要总结经验,那就必然出现这样的图示:
-   -
-   -
-   -
——
——
——
这是孔令辉既把自己连胜三局的图示和刘国梁连输三局的图示结合起来看的情景。易经八卦占卜规定下卦为内、为体,上卦为外、为用。所以,下面的乾卦是孔令辉第一场连胜三局的图示,上卦是刘国梁连输三局的图示。
这在易经八卦系统里是“泰”卦。把阴阳五行的概念代进去,卦名就叫“地天泰”。
若我们从孔令辉教练的角度来考察这场比赛进程,自然会得到卦名所显示的“泰”的感受:孔令辉积极向上争取,刘国梁积极向下配合孔令辉取得节节胜利。用易经八卦的说法,就是体用相生。上卦坤为地、为土,下卦乾为天、为金,按照五行运气的特点讲,是金气升腾,地气下降,两气相交,让金发光发亮的过程。土生金,就是“用”生“体”,天地呼应之象。也就是说孔令辉的三局完胜是刘国梁积极配合,主动促成的结果。——这就是易经思维高人一筹的地方。
现在我们用教练或者评论者的眼光、心态来看泰卦的爻辞: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就孔令辉而言,第一局的胜利一如被拔出土、锋芒毕露的茅草尖不说,还会带出一串。若能继续保持这样的势头,肯定大吉。
再看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就刘国梁而言,是舍弃了自己固有的优势,成群结队地前来迎合。
我的这一解说视野,与众不同。不仅普通读者,就连很多专家学者,读泰卦,一般都是从初爻往上一爻一爻地读,很少有将初爻和四爻对应着研究思考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异,就在于很多人忘了“体用”、“内外”、“上下”这些重卦概念的作用和意义。
实际易经八卦要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一定要有对立统一的观点,要有多维空间思维。做事成功之道,首先应做到的就是“知己知彼”:泰卦初九爻为阳,为始,为上,这是孔令辉积极推进之象,六四爻为阴、为让、为下,是刘国梁退让、处下的标志。这就是易经八卦一与四、二与五、三与六,相互是对应关系的缘由。
接着看九二爻,为阳爻,也就是孔令辉再胜一局。第二局尚未开打之前,孔令辉还不知自己究竟是否能再胜刘国梁,所以,得出这样的结果,在教练、观众、评论员看来,孔令辉再胜刘国梁的过程,就是让大家没有底没有边界的疑问得到了明确的答案。
按此思维方法,我们再看九二爻辞:“包荒,用冯河,不遐遗,得尚于中行”。结合比赛现场氛围,这段话描述的当是:孔令辉以不急不躁,充满自信的心态,一如稳健渡河的气象,中行得胜。按八卦阴阳之理,二爻本属阴位,现在阳爻居之,本应阴气凝重、疑虑四布的荒野(从孔令辉到裁判、教练、观众、评论员,大家都没有底的心境),现在被孔令辉以大将风范的气度,稳扎稳打,让自己和大家充满变数的心,一下子充满生气光明。
与之对应的是六五爻:“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就刘国梁一方来说,是连输两局,若以三打二胜来说,刘国梁就应是输定了。既然输了,那么赛前设下的赌注或奖品,就得乖乖地拱手送给对方。“帝乙归妹”,从历史典故来说,就是商王朝的君王帝乙把自己的妹妹下嫁给本来该向自己称臣的人。大家十分熟悉的历史上中国帝王常以“和亲”手段,下嫁公主求和于番邦藩属(即使舍不得自己的亲生女,也会选一宫中美女,升为公主下嫁)。而这样做的真实内情是,自己打不赢对手;目的是,“以祉元吉”——保江山社稷之安宁。从八卦阴阳的规则讲,五爻为君,本应是阳爻居之,二爻为臣,本应阴爻居之,现在二爻为阳,五爻为阴,是臣强君弱之象。臣子强了咋办?只有以财色笼络示好,使之继续为我所用。
但是我们前面设定的是以连胜三局为赢,因此还有最后一局。所以还得继续考察最后一爻的爻辞是怎样显示两人各自的心态。
九三阳爻,是孔令辉连胜的画符。第三局,孔令辉面对的是拼死一战的刘国梁,所以,孔令辉要继续战胜刘国梁,将遭遇比前两局更为严重的艰险困难。因此,这一爻的爻辞是:“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世上无只有平坦没有坑洼坡坎的土地、道路,也没有一味前行,必有失利和迂回。只有大胆无畏地艰苦前行,不让前面取得的两局胜利变成自己忧虑的包袱,就能吃到最后胜利的果实。
再看反映刘国梁心态的上六爻辞:“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城复于隍”:刘国梁面对孔令辉毫不手软的进攻,只能高筑城墙节节固守。“勿用师”:毫无反击能力。唯一能采取的办法,就是“自邑告命”:打开城门恭请胜者入城,“贞吝”:得到这样的卦象,是不吉之兆。
最好的结局是:欢迎胜利者入城高坐,大摆庆功宴,共同庆贺这次比赛的圆满结束。
以上,这就是站在第三方立场,考察孔、刘两方比赛的过程和他们的比赛心态,其最后结果是君臣握手,共庆比赛圆满结束。所以叫“地天泰”卦。
                                  2018年2月23日星期五
« 最后编辑时间: 2018-02-28 20:07:47 作者 越千年 »

万事顺意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080
Re: 2018再说《易》
« 回复 #8 于: 2018-02-25 22:55:22 »
    水木老师说得对,学习易经八卦固然重要,但通过学易,了解、掌握易经辩证思维更重要,可以说这才是我们学习易经应该达成的目标。每个人一生都会面临很多抉择,古人事无巨细都要问卜,现代人多是在一筹莫展,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选择占卜。水木老师说易经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是一套以八卦为形式的,能反映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完备模型。文王通过易占将八个单卦重为八八六十四卦之成说,的确是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不仅是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也是普通民众百姓将其作为养生、预测祸福、经商盈利的工具。“福自己作,命自己求”,“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解卦差异在于各人对它涵义理解不同,“尽人事以听天命”,常怀感激之心,诚以待人,敬以待事,还怕没有吉兆吗。

yiming870714

  • 新手
  • *
  • 帖子: 39
Re: 2018再说《易》
« 回复 #9 于: 2018-02-27 09:56:36 »
罗汉老师见解独到,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不过个人有一丝困惑:
引用
比如第二场的比赛记录:
孔令辉:
-   -
——
——
刘国梁:
——
-   -
-   -
以八卦来命名,孔令辉得的是“兑卦”——喜悦,信心满满;刘国梁得的是“艮”卦。——困难重,前路艰。
个人理解,从下爻开始,孔令辉如果是先胜两盘,再负一盘,尽管本局胜利了,但应该是有一丝危机感,而不是喜悦感。
刘国梁如果是先负两盘,再胜一盘,尽管本局输了,但能赢一局证明有一搏的实力。
所以,可不可以反过来理解?
从上爻开始记录比赛,孔令辉先负一盘,后胜两盘,逆转胜利,才有兑的感觉;
而刘国梁先胜一盘,后负两盘,被逆转,前路之艰险才让刘国梁有面对艮的感觉。

同理,巽、震两卦,巽卦先胜两盘再负一盘,有胜利而隐藏危机之感;
而震卦先负两盘再胜一盘,有重燃希望,积蓄力量拼下一局之感。

当然以上只是局部的疑问,罗汉老师整体对卦辞爻辞的讲解个人还是很认同的。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579
Re: 2018再说《易》
« 回复 #10 于: 2018-02-27 13:11:58 »
得先生应和,不甚荣幸。
既然是讲易之为易,就得遵循八卦的成卦规则。八卦画符是从下往上,不是从上往下画。即使就孔、刘争覇言,由下往上记录,也更能体现他们各自的状态 。
同时先生还应考虑到:兑卦和艮卦,虽然表示他们已打完了三局,按比赛规则却还需再打,只有孔胜刘败才能定最后胜负。所以在八个单卦中,除了虼、坤两卦是已竟卦㚈,其他六卦都是未竟卦。
« 最后编辑时间: 2018-02-27 13:15:51 作者 水木罗汉 »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579
Re: 2018再说《易》
« 回复 #11 于: 2018-03-06 11:57:52 »

爱因斯坦是在1905年正式提出“狭义相对论”。我在课堂上对学生讲老祖宗在造这个“相”字时,就已经知道这个道理了:
相,是一个会意字。表达的是眼睛看到了树,树被眼睛看到了。同时还暗示我们有生命能量的树也看到了长有眼睛的人,和人被树看到了。
我的这一解说,并非是对古人造字初衷的个人臆说。其确切证明,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说的“相亲”、“互相”,就明确告诉我们这个“相”字具有双向的含义。若有人还用这是现代人的现代汉语表达,那么《木兰辞》中的“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的这个“相”字,其表达的就是木兰父母你牵着我,我挽着你快步出村庄围墙的动态形象。
古人这种对事物的观察思考,反映到八卦系统,就是“对卦”概念的提出:
按照记录胜败的符号规定:
孔令辉三局全胜为乾卦,与之对应的刘国梁三局全输则为坤卦。
孔令辉的三局记录若是兑卦(二胜一负),与之对应的刘国梁的记录就是艮卦(二负一胜)。
孔令辉的三局记录若是离卦(二胜一负),与之对应的刘国梁的记录就是坎卦(二负一胜)
孔令辉的三局记录若是巽卦(一负二胜),与之对应的刘国梁的记录就是震卦(一胜二负)。
我说易经的智慧其本质就是古代作为解卦者巫师的智慧。放到当代,则是教练的智慧。
我们把文王放到“巫师”、“教练”的位置上来考察:
首先,文王自然会把孔令辉和刘国梁比赛过程作全局观,也就会把表达两者比赛过程和结果的图标结合起来看,这就是将八个单卦重叠起来观的第一原因。
其次,前面已说。唯一第一场比赛孔令辉连胜三局,刘国梁连输三局,也就是乾卦和坤卦,确切表明按比赛规则,比赛毋须再进行。但其他三场,两人虽已打完三局,但却不能就此决定谁胜谁负。所以,这三场比赛的画符,都是未竟卦,也就是未完的意思。
如此,作为教练的文王,自然要做进一步的实际考察,从出土的甲骨上刻画的数字卦,我们发现,的确有四画、五画、甚至个别六画、七画、甚至八画的卦符。进入周后,卦符数字才逐渐规范的。徐锡臺先生对八卦起源有极为细致详尽的研究文字发表,大家可以去看。
八个重卦的乾卦和坤卦,把卦倒着看,性质不变。其他六个重推倒着看,性质和意义就极为不同。
教练再深入考察其比赛过程形势演变和由此两人的心理变化,就出现了互卦。
……
总之,文王及其后来的玩卦者,按照这种规则思路,把八卦模型越玩越完善,同时越玩越发现仅凭打卦,占卜人事吉凶,回答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甚为不足。
                         2018年3月6日星期二
                                 
« 最后编辑时间: 2018-03-10 20:28:54 作者 水木罗汉 »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579
Re: 2018再说《易》
« 回复 #12 于: 2018-03-10 10:44:13 »

        研究易经,不能脱离对占卜史的了解,因为易经的成书本身就是来源于八卦占卜,况且易经的成书目的,就是为了培训执掌占卜的人。所以我要说,脱离了这样的历史背景,讲易经,其知识和思想,就是无源之水,就会把易经不是讲得神乎其神,就会是把易经批得一无是处。
        改革开放前,为迎合主流政治,知识界自然是把产生易经的占卜贴上封建迷信的标签;当下主流政治需要传统文化为其站台,自然借国学以标榜的知识分子,又把易经讲得神乎其神,玄而又玄。他们这么做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根本没有认真地实践研究过占卜。
        我不作无妄之论,对于史前文明的占卜,不作考究。我的研究,概以有文字记载的史料为准。
        记载中国最早的卜的资料,是商周时代刻有卜辞或占卜符号的甲骨。商周时代人们决定大事项,都要用火灼龟甲或牛的肩胛骨,审视灼烤后开裂的纹路,以此推人事吉凶。汉字“兆”,就是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被创造了出来。这种占卜方法简称为龟占或龟卜。在古代《尚书》、《诗经》、《礼记》、《史记》等文献中都有所记载。
        比如《尚书•洪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尚书》的“尚”字,是“上”的意思,书是写的意思。所以,《尚书》就是“上古时代人所写的文字”的意思。
        稽疑——稽,是考证,疑,是疑难,上面所引句子的意思,就是上古时代的人为了考查疑难,也就是决疑,就要选择建立有智慧懂占卜技术的人执掌卜筮。
        “曰雨、曰霁、曰蒙、曰驿、曰克、曰贞、曰悔。”这句话的意思是卜有五兆:为雨、霁、蒙、驿、克;筮有两卦,为贞(吉),为悔(不吉)。
        “立时人作卜筮,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遇到重大疑难之事,就确立时辰由有智慧并执掌占卜技术的三个人同时进行占卜,最后采取其中两个人的意见做行事决定。
        以上古籍记载告诉我们:
        第一,上古时代之人,进行占卜,最初是在龟甲上钻孔,然后拿到火上灼烤,看其裂纹,也就是“兆”,对所问之人事进行吉凶解读。
        第二,继而在三个人的结论中,选择两个人的意见做决定。也就是说,若三个人中有一个人说吉,两个人说凶,就按凶做决定;若一个人说凶,两个人说吉,就按两个说吉的人的意见做决定。这与我们在各种比赛中实行的“三打二胜”决定比赛结果,有何区别?
        第三,整个占卜活动过程,从未涉及“河图”、“洛书”之说。所以,我说,最初的八卦占卜,与今人大讲特讲的河图、洛书,没有半毛关系。
                           
                                                    2018年3月10日星期六
                                 

                                 
« 最后编辑时间: 2018-03-11 12:50:40 作者 水木罗汉 »

水木罗汉

  • 管理员
  • 超级会员
  • *****
  • 帖子: 16579
Re: 2018再说《易》
« 回复 #13 于: 2018-03-11 10:37:04 »


我在三月六日所写的文字中说:“文王及其后来的玩卦者,按照这种规则思路,把八卦模型越玩越完善,同时越玩越发现仅凭打卦,占卜人事吉凶,回答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甚为不足。”
我前面说过,易经这本书产生后,玩占学易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有了各自不同的理解,站在为人决疑解惑的角度上,力求法之精准,就成了油然而生的追求。西汉焦延寿是当时有名的易学派别,其学生京房氏(公元前77年—前37年),是西汉的经学家,著有《京房易传》等多部研究易的作品,后人称其为“京氏易”。他通过自己玩卦玩出了自己的心得与发明:
第一,将《周易》六十四卦分为乾、震、坎、艮、坤、巽、离、兑八宫。
第二,每宫八卦,运用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纳甲等学说,为每宫每卦确定了五行属性,规定了世和应,并为每爻规定了天干、地支及五行。
第三,起卦的工具不再是灼千年龟甲看兆,采万年蓍草算数,也不是最为简单的竹签起卦。而是用三枚金钱。
这种起卦解卦方法,被称为“火珠林法”,是因为在唐宋年间,流行一本叫“火珠林”的卜筮书。明清学者查其理论源头,则是《京房易传》。民间又将这种筮法叫做“六爻卦法”,或者“文王金钱课”。因为在工具上是以钱代蓍,又被称为以钱代蓍法。

宋代出了一个邵雍,其用八卦占断之神,有史料为证:他一生清贫,但得贵人之助,有一辆由人推送的独轮车为自己的宝马。车上挂了铃铛,当他坐车进洛阳城,洛阳居民听到铃声响起,就会在自家门前排上香案,跪拜迎接(当然也会伺机问事)。
他又将八卦占卜方法进行了更为大胆的改进。这就是史传的《梅花易数》。其改革的最大特点就是起卦方法多样、多途。完全摈弃了沐浴更衣,焚香祷告,全神贯注,意念集中,顶礼膜拜等神秘仪式,也就是到了可以“随意占”的地步。我认定他是破除八卦占卜神秘外衣的第一人,同时也是让八卦占卜更神奇之人。
史料记载他可以凭借任何事物、方位、声音、文字等等“偶然”现象,做出必然性的预测判断。后人以其对梅树上打架的麻雀起卦预测少女折梅花花枝失足摔倒的精妙预判案例,将其发明的八卦预测法称为《梅花易数》。我这里还介绍史料记载了以楷书文字进行人事预测的“一樶金”,也属于邵雍易数。
“一撮金“法,是让求测者随意随心书写两个楷书字,然后一点、一丿地计算其笔画,按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九复起乾、十复起兑,余仿此。上字为内卦,下字为外卦,合二字之画共成一卦。再把两字笔画总数以六除得其余数取动爻。余数为一则初爻动,余数为二则二爻动,余三则三爻动,……,若无余数,则所得之卦为静卦,表明所问、所求之人事,在近期内不会有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求测者即使通过写字所得的是毫无动兆的静卦,也得遵循所断,不可再占。
这种八卦六爻断法,所凭借的爻辞,已不是周易八卦的爻辞,而是邵雍(或者是民间隐者)所写。从其文法看,已是接近现代汉语的古白话。
比如写字占得乾卦九二二爻上上,其爻辞为:得意宜逢贵,前程去有缘。利名终有望,三五月团圆。
若得九四四爻中中,其爻辞为:欲行不止,徘徊不已。藏玉怀珠,片帆千里。
若得上九六爻下下,其爻辞为:心戚戚口鳅鳅。一番思量一番忧,说了休时又不休。

以上进行的八卦预测术的演变梳理,读者应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周易八卦预测术,是从古代预测术演变而来。
第二,成型的周易八卦预测术,在后人的占卜活动中得到了更加深入细密的发展。
第三,作为今人的我们,毋须死记硬背古之周易,更没有必要依样画葫芦。
第四,今人学习周易,应学其自然辩证思维,并从中得出自己的时代感悟。
                                2018年3月11日星期日

« 最后编辑时间: 2018-03-11 13:58:03 作者 越千年 »

万事顺意

  • 高级会员
  • ****
  • 帖子: 1080
Re: 2018再说《易》
« 回复 #14 于: 2018-03-11 13:03:08 »
     每种占卜术都有它的历史由来,现代的周易八卦预测术,是从古代预测术演变而来。前辈淌过的河,走过的路,无疑为后学的占卜术学习找到了很好的方法。想想梅花易数的发明者邵雍,也曾对易经进行过系统化的研究,从声音、方位、时间、动静、天时、地理、人物、文字、颜色、动植物等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的一切感知事物的异相,洞悉其先机找到了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与变数,从而衍生出了新的辩证思维和预测方法。因造化无穷,变幻莫测,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方可理会得透,自能超凡入圣。
« 最后编辑时间: 2018-03-11 13:19:40 作者 万事顺意 »